品名 | 藏名:都仔岡先巴
|
漢語拼音 | DUZIGANGXIANBA
|
拉丁名 | 1.Saxifraga atrata Engl.;2.Arenaria pezewalskii Maxim.
|
英文譯名 | |
銷售地區(qū) | |
保護(hù)品種 | |
中藥材基原 | 為虎耳草科植物黑虎耳草和石竹科植物高原蚤綴的全草。
|
動植物形態(tài) | 1.黑虎兒草:多年生草本,高6~13cm。莖單生,直立,具灰白色卷曲疏柔毛。基生葉具柄,柄扁,長1~2cm,僅腹面具疏毛;葉片寬卵形、橢圓形至卵形,先端急尖或鈍,邊緣具圓齒,稀有據(jù)齒,基部截形,長約2~4cm,寬約1~2cm,背面光滑,腹面具疏柔毛;莖生葉少或無,葉片披針形,小;ㄐ蚩偁顖A錐形,花軸具灰白色卷曲長柔毛;苞片披針形,長約7mm,寬約2mm,先端漸尖,過緣具疏毛,兩面近光滑;萼5齒裂,裂片在花期反折,披針形,長約6mm,寬約2mm,萼筒外被稀疏柔毛;花瓣5,白色,基部成爪,爪長1mm;雄蕊10,短于花瓣,花藥小,黑紫色,長約1mm,花絲白色或淡紫色,扁,基部漸擴(kuò)大呈錐形,長約3mm;子房焦茶色,光滑,基部與萼筒連合,闊卵形,長約5mm,寬約4mm,花柱極短,2裂。蒴果卵形,長約7mm。種子多數(shù),倒圓形,暗黃色,光滑。 2.高原蚤綴:多年生草本,高15~20cm。主根纖細(xì),側(cè)根呈須根狀。莖叢生或單生,直立或基部稍斜伸,被宿存的葉鞘,莖上部密被淡褐色腺毛;~密集,葉片線形,長2~8cm,寬約2mm,先端鈍,基部漸寬,連合成鞘,膜質(zhì),邊緣稍反卷,并具細(xì)小突起,兩面無毛,中肋顯著;莖生葉披針形,長約1~2cm,寬2~3mm,先端鈍,基部稍窄,邊緣稍反卷并具小突起。花序聚傘狀,通常由3朵花組成;苞片卵狀橢圓形,長4~7mm,寬約2mm,先端鈍,基部漸狹,背面被腺毛;花梗長3~5mm,密被腺毛;萼片5,紫色,寬卵形,長4~5mm,寬2~3mm,先端鈍圓;基部較寬,邊緣具寬膜質(zhì),下部具綠毛,背面密生腺毛;花瓣5,白色,倒卵形,長8~10mm,寬4~5mm,頂端鈍圓或微凹, 基部漸狹,呈楔形;花盤碟形,具5個橢圓形腺體;雄蕊10,花絲扁線形,長約5mm,花藥黃色,橢圓形,子房上位,長圓狀倒卵形,花柱3,線形,長約3mm,柱頭扁平,長圓形。 |
動植物資源分布 | 1.黑虎兒草:產(chǎn)于西藏、青海、甘肅等省區(qū)。
2.高原蚤綴:產(chǎn)于青海、甘肅南部。
|
動植物生態(tài)環(huán)境 | 1.黑虎兒草:生于海拔2500~4100m之灌叢、亞高山草甸、高山草甸及高山碎石中。
2.高原蚤綴:生于海拔3000~4200m的高山草甸、灘地。
|
藥用動植物的栽培 | 1.黑虎兒草:花期7~3月。 2.高原蚤綴:花期6~7月,果期7~8月。 |
藥材的采收與儲藏 | 7月采集全草,除凈枯葉,雜質(zhì),洗凈,曬干。
|
藥用部位 | 以全草入藥。
|
生藥材鑒定 | 性狀鑒別:高原蚤綴:本品卷縮,淡綠色。根纖細(xì),卷曲,淡黃色,質(zhì)脆,易折,斷面平整。莖扭曲,基端有宿存葉鞘纖維和密集的葉,上部被褐色腺毛,有2~3對呈鱗片狀的葉,頂端常有3朵花組成聚傘花序;葉皺縮,完整葉展開呈線形,長2cm左右;氣淡,味微苦。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中藥劑型 | 散劑。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物作用與藥理效應(yīng) | |
藥代動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篩選 | |
新藥的臨床評價 | |
實(shí)驗(yàn)動物的品種 | |
方劑組成 | |
藥物和劑量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微苦、甘、寒。
|
歸經(jīng) | |
功效 | 清熱,利肺。
|
性味分類 | |
主治 | 肺病。
|
用法用量 | 常配方用,稀單用。每次6~9g。
|
用藥忌宜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yùn)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本品藏文藥名系相連莫保的異名!端牟酷t(yī)典》記載:“相連莫保治肺病”。《晶珠本草》記載:“相連莫保生于高山碎石帶,味甘、苦。功效治肺病!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