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名 | 藏名:德瑪美多
|
漢語拼音 | DABANSHANDUJUAN
|
拉丁名 | Rhododendron dabanshanense Feng et Wang.
|
英文譯名 | |
銷售地區(qū) | |
保護品種 | |
中藥材基原 | 為杜鵑花科植物大坂山杜鵑的花和葉。
|
動植物形態(tài) | 常綠灌木,高1~1.5m。樹皮灰色或深灰色,常成薄片狀脫落。小枝粗壯,淡黃綠色,無毛。葉革質,長圓形或長橢圓形,長5~7cm,寬2.5~3.3cm,先端鈍尖,基部近圓形,邊緣微反卷,上面深綠色,下面淡黃綠色,兩面均光滑無毛;上面主脈微下凹,下面凸起,兩面?zhèn)让}和網(wǎng)脈均明顯,葉柄粗壯,淡黃綠色。長1~1.2cm,上面扁平,下面圓形,均光滑;ㄐ騻惴繝羁偁,花軸長約1cm,具9~12朵花;花梗長1~1.5cm;花萼短小,長約2mm,萼齒鈍尖,邊緣光滑,花冠漏斗狀,白色,管長約1。2cm,裂片5,圓形;雄蕊9~10枚,花絲長7~15mm,中部以下微被短毛;子房上位,卵圓形,褐色,有縱溝紋,花柱長8~12mm。
|
動植物資源分布 | 產(chǎn)于青海、甘肅南部和四川西部。
|
動植物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海拔2600~3800m的灌叢林帶。
|
藥用動植物的栽培 | 花期5~6月,果期7~8月。
|
藥材的采收與儲藏 | 開花盛期采收花、葉,除去枝和枯葉雜質,晾干。
|
藥用部位 | 以花和葉入藥。
|
生藥材鑒定 | 性狀鑒別:葉革質,卷曲呈圓筒狀或雙卷曲。質脆,易碎;葉柄半圓形,黃綠色,長5~7mm。完整葉片長橢圓形,長5~8cm,寬2.5~3.5cm,先端鈍尖,基部近圓形,邊緣微反卷,上表面綠褐色或褐色,下表面淡黃色或淡褐色,光滑,被黃色或灰白色絨毛。稀有嫩枝,節(jié)間短,圓柱狀,表面淡綠色,有縱皺紋,節(jié)易折,斷面略平坦,內(nèi)面白色。氣香,味苦。 花淡黃色或類白色,管部黃褐色,皺縮,易碎,花絲細長,花藥白色,卵圓形,完整花展開呈漏斗形,長1.2~1.6cm,花冠5裂,裂片圓形,雄蕊9~10;氣清香,味苦、澀。 顯微鑒別:葉橫切面:上表皮細胞1列,扁平長方形,外被角質層,較厚;下表皮細胞1列,扁平長方形,稍小,外被角質層;下皮細胞1~2列;葉肉柵欄組織3~5列細胞。海綿組織細胞約4列,有氣室。主脈明顯向下凸出,維管束外有維管束鞘1環(huán),在主脈為1~4列木化纖維排成斷續(xù)的環(huán)。側脈上方是一束木化纖維。主脈周圍有無色和含內(nèi)含物的薄壁細胞,馬蹄狀,為外韌型,或少見雙韌型,木質部排列整齊,有單列射線,上方是薄壁組織,胞壁加厚,含內(nèi)含物。 粉末鑒別:淡黃色,味澀微苦。葉碎片散在,黃色或淡黃綠色。表皮細胞較常見,淡黃色,多邊形,壁稍加厚,平直。木化纖維少見,淡黃色,多束生,厚壁生少數(shù)單紋孔。 |
中藥化學成分 | |
理化性質 | 理化鑒別:本品粗粉2g,加乙醇15ml溫浸2小時,濾過,取濾液供下述試驗:
1.取濾液2ml,加鎂粉少許,滴入濃鹽酸2滴,顯紅色。
2.取濾液0.5ml, 加三氯化鋁試液2滴,顯黃綠色。
|
中藥化學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構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中藥劑型 | 丸劑。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物作用與藥理效應 | 經(jīng)臨床觀察,大坂山杜鵑的水提物,對慢性氣管炎具有較好的治療 效果。 |
藥代動力學 | |
毒理學 | |
藥物篩選 | |
新藥的臨床評價 | |
實驗動物的品種 | |
方劑組成 | |
藥物和劑量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苦、寒。
|
歸經(jīng) | |
功效 | 清熱解毒,利肺。
|
性味分類 | |
主治 | 肺膿腫、肺病、咽喉疾病、氣管炎、梅毒炎癥。
|
用法用量 | 一次3~6g,一日3次,沖服。
|
用藥忌宜 | |
不良反應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晶珠本草》記載:本品對于胸膿有特效。治胸腔膿瘍。《圖鑒》記載:本品生陰坡。莖堅硬,皮和莖槽狀,黃色,花粉紅色,大而色艷。干膿液。
|
藥物應用鑒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