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站地圖
   名族首頁  |   藏族醫(yī)學  |   蒙古族醫(yī)學  |   維吾爾族醫(yī)學  |   苗族醫(yī)學  |   傣族醫(yī)學  |   瑤族醫(yī)學  |   考試寶典  |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名族醫(yī)藥 >> 蒙古族醫(yī)學 >> 蒙藥 >> 正文:水苦荬 -蒙藥查干-楚瑪塞藥物說明書
    

水苦荬

  
漢語拼音
Shui ku mai
蒙藥名
查干-楚瑪塞
別名
奧森-欽達干-蘇勒
考證
本品載于《無誤蒙藥鑒》。內稱:“莖長,綠色,葉刀狀,花粉紅色,花凋落之痕跡形似止瀉子,味澀者稱為查干-楚馬塞!辈⒏街参镄螒B(tài)圖。上述植物形態(tài)及附圖特征與蒙醫(yī)沿用的水苦荬的形態(tài)特征近似。故根據文獻記載和臨床應用經驗,認定歷代蒙醫(yī)藥文獻所載的奧森-欽達干-蘇勒即查干-楚瑪塞(水苦荬)。
中藥材基原
玄參科植物水苦荬、長果水苦荬的全草。
動物礦物植物形態(tài)
1.水苦荬Veronica anagallis-aquatica L. 一年或二年生草本,全體無毛,或于花柄及苞片上稍有細小腺狀毛。莖直立,高25~90cm,富肉質,中空,有時基部略傾斜。葉對生;長圓狀披針形或長圓狀卵圓形,長4~7cm,寬8~15mm,先端圓鈍或尖銳,全緣或具波狀齒,基部呈耳郭狀微抱莖上;無柄?偁罨ㄐ蛞干,長5~15cm;苞片橢圓形,細小,互生;花有柄;花萼4裂,裂片狹長橢圓形,先端鈍;花冠淡紫色或白色,具淡紫色的線條;雄蕊2,突出;雌蕊1,子房上位,花柱1枚,柱頭頭狀。蒴果近圓形,先端微凹;長度略大于寬度,常有小蟲寄生,寄生后果常膨大成圓球形。果實內藏多數(shù)細小的種子,長圓形,扁平,無毛;ㄆ4~9月。 生長于水田或溪邊。分布于東北及內蒙古、河北、江蘇、安徽、浙江、廣東、廣西、四川、云南等地。 2.長果水苦荬Veronica anagalloides Guss.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根狀莖斜生,節(jié)上有細報。莖直立或基部傾斜,高30~50cm,單一或有分枝,下部光滑或近無毛,中部以上被腺毛。葉對生,無柄,基部半抱莖,條狀披針形,長2~5cm,寬3~8mm,全緣或略有淺鋸齒,兩面無毛?偁罨ㄐ蛞干,多花,除花冠外,被相當密的腺毛;花梗伸直,與花序軸成銳角,果期梗長4~8mm,纖細;苞片狹披針形,約為果梗長的1/3至1/2;花萼4深裂,長約2mm,裂片橢圓形,先端急尖,果期直立,緊貼蒴果;花冠淺藍色,長約3mm,4深裂,筒部極短,裂片寬卵形;雄蕊與花冠近等長;子房無毛,花柱長約1.5mm。蒴果寬橢圓形,頂端微凹,長寬約2.5mm,比花萼長或近等長;種子卵圓形,黃褐色,長寬約0.5mm,半透明狀。花、果期7~9月。 生于溪水邊。分布于黑龍江、內蒙古、山西、陜西、甘肅、青海、新疆等地。
栽培與養(yǎng)殖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帶花或果實的全草,陰干。
藥材鑒別
化學成分
水苦荬全草含苯甲酸(benzoic acid),原兒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咖啡酸(caffeic acid),對-羥基本甲酸(P-hvdroxvbemzoic acid),香草酸(vanillic acid),對-香豆酸(P-coumarlc acid),阿魏酸(ferullc acid),異阿魏酸(isoferulicacid),葉柵瑚苷(aucuboside),(木辛)醇(catalpol),木犀草素-7-葡萄糖苷(luteolin-7-glucoslde),葡萄糖(glucose),果糖(fructose),蔗糖(sucrose)[1],4′-甲基高山黃芩素-7-O-D-葡萄糖苷(4′-methyoxvscutellarein-7-O-D-lucoside),6-羥基木犀草素-7-O-D-葡萄糖苷(6-hydroxyluteolin-7-O-D-glucoside),6-羥基木犀草素-7-O-二葡萄糖苷(6-hydroxyluteolin7-O-D-diglucoside),大波斯菊苷(cosmosiin)和木犀草素-7-O-吡喃哺葡萄糖苷(cynaro-side)[2]。
藥理作用
炮制方法
性味
味酸、澀,性涼。效輕、鈍、柔。
功效
利尿,消水腫,止痛,止吐,燥協(xié)日烏素。
主治
主治腎、膀胱寒癥或熱癥,水腫,水臌,尿閉,協(xié)日烏素病,濕疹。
用法用量
內服:煮散劑,3~5g;或入丸、散。外用;研末,適量,水煎洗患處。
注意事項
附方
1.治協(xié)日烏素病 訶子、大黃、水苦荬、光明鹽、蓽茇各等量。制成煮散制。每次3~5g,每日1次,水煎服。(《蒙醫(yī)藥方匯編》五味水苦荬湯) 2.治皮膚頑疾 紫草茜草、枇杷葉、巴豆(制)、石龍芮毒(制)、水苦荬各等量。制成散劑。取適量用酒攪和敷患處。(《蒙醫(yī)藥方匯編》七味水苦荬散)
制劑
藥物分類
植物藥
參考文獻
化學成分 (1)Komorowski T,et a1.C A,1984,100:20492y (2)Frolova VI,et a1.C A,1985,102:7569fj
蒙藥名出處
《無誤蒙藥鑒》、《蒙藥學》
參考
《中華本草》蒙藥卷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評論加載中...
    網 名: (必填項)
    評論內容:
    沒有相關文章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申明 -誠聘英才 - 網站地圖 - 醫(yī)學論壇 - 醫(yī)學博客 - 網絡課程 - 幫助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12017320號-1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站 中網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