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 | Qing xuang
|
傣藥名 | 羅來罕馬
|
別名 | |
中藥材基原 | 為莧科植物青葙的根或花序。
|
動物礦物植物形態(tài) | 青葙 Celosla argentea 1.
一年生草本,高30~90cm,全林無毛。莖直立,通常分枝,綠色或紅紫色,具條紋。單葉互生,具柄;葉片紙質(zhì),披針形或橢圓狀披外形,長5~9cm,寬l~3cm,先端尖或長尖,基部漸狹且稍下延,全緣。穗狀花序單生于莖頂或分枝頂端,呈圓柱形或圓錐狀,長3~10cm;花著生甚密,初為淡紅色,后變?yōu)?a class="channel_keylink" href="http://payment-defi.com/mingzu/2009/20090512113406_152175.shtml" target="_blank">銀白色;苞片、小苞片和花被片干膜質(zhì),光亮;花被片5,披針形;雄蕊5,下部合生成杯狀。胞果卵狀橢圓形,蓋裂,上部作帽狀脫落,頂端有宿存花柱。種子腎狀圓形,黑色,光亮。花期夏季,果期秋季。
生于海拔100~2700m的坡地、路邊較干燥的向陽處。全國各地均有分布。
|
采收加工 | 夏、秋季挖取根洗凈曬干備用。夏季采花序,曬干。
|
藥材鑒別 | |
化學(xué)成分 | 全草含草酸(oxalic scid)[1],并含維生素C,二十四烷酸(carnaubic acid),二十八烷酸(octacosanoic acid),三十一烷酸(hentriacontanoic acid),二十六醇(bexacosanol),硬脹酸(stearic acid),棕櫚酸(palmitic acid),豆甾醇(stigmasterol),β-谷甾酸(β-sitosterol),白樺脂酸(hetulic acid),羽扇豆醇(lupe-ol)和木犀草素(luteolin)[2]。
|
藥理作用 | |
性味 | 味苦,性寒。入四塔。
|
功效 | 調(diào)補四塔,養(yǎng)容顏,補益氣血,補土健胃,澀腸止瀉,利水退黃,活血止痛。
|
主治 |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5~10g;泡酒,適量。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煎水洗。
|
注意事項 | |
附方 | |
藥物分類 | 植物藥
|
參考文獻(xiàn) | 化學(xué)成分
[1]江蘇新醫(yī)學(xué)院.中藥大辭典(上冊)上海;上?茖W(xué)技術(shù)出版社,1977.1226
[2]江蘇省植物研究所.新華本草綱要(第二冊).上海:上?茖W(xué)技術(shù)出版社,1991.59
|
傣藥名與別名出處 | 《西雙版納傣藥志》
|
參考 | 《中華本草》傣藥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