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 | Han xiu yun shi
|
傣藥名 | 芽舊壓
|
別名 | 牙毫苓,牙呆濤
|
中藥材基原 | 為豆科植物臭菜的葉和根。
|
動(dòng)物礦物植物形態(tài) | 臭菜 Caesalpinia mimosoides Lam.
木質(zhì)藤本,有刺,枝條密生短柔毛。二回羽狀復(fù)葉,長20~45cm,羽片對(duì)生,10~16枚;每羽片有小葉12~24枚,橢圓形或長橢圓形,先端圓或急尖,兩面沿中脈有短柔毛,托片錐狀,小?偁罨ㄐ,頂生;花大,排列疏松,多達(dá)50朵以上;萼長約1.3cm,密生黃色絨毛,基部成筒狀,萼齒5;花瓣5,鮮黃色,近圓形,其中4片較大,上面1片較;雄蕊10,花絲下部密被長柔毛;子房密被毛,柱頭截平。莢果,長橢圓形,呈鐮刀狀彎曲,長8~15m,寬約4~5cm,先端有短喙,外面密生針狀刺,有種子4~8粒;ㄆ11~12月,果期翌年2~3月。
生于海拔500~1500m的山坡、林緣、灌叢、路邊。分布于云南南部、西南部。
|
采收加工 | 全年可采,采葉,挖根洗凈,曬干備用。
|
藥材鑒別 | |
化學(xué)成分 | |
藥理作用 | |
性味 | 味微苦,性平。入土、水、風(fēng)塔。
|
功效 | 清火解毒,澀腸止瀉,祛風(fēng)止癢。
|
主治 |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根、葉25~50g;泡酒,根50g。外用:適量,用水磨汁擦。
|
注意事項(xiàng) | |
附方 | |
藥物分類 | 植物藥
|
參考文獻(xiàn) | |
傣藥名與別名出處 | 《西雙版納傣藥志》、《西雙版納》
|
參考 | 《中華本草》傣藥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