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分類 | 常用植物藥
|
二級分類 | |
分類 | 彭鉗使
|
年份 | buemgv gemh siv
|
別名 | 杜鵑花、映山紅
|
來源 | 杜鵑花科植物杜鵑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的根、葉、花、果實。
|
形態(tài)特征 | 落葉灌木。高1~3米。多分枝,密被黃色或褐色糙伏毛。單葉互生,卵形、橢圓狀卵形或倒卵形,長3~5厘米,寬2~3厘米、頂端急尖,基部楔形,邊全緣,兩面有糙伏毛,下面較密。花兩性,2~6朵簇生枝頂;花萼5深裂,有糙伏毛和睫毛;花冠寬漏斗狀,5裂,鮮紅色,里面有深紅色斑點;雄蕊10,花絲中部以下有毛。子房上位,卵圓形,密被硬毛,柱頭頭狀,無毛。蒴果卵圓形,密被糙毛;ㄆ4、5月,果期10月。
|
生態(tài)分布 | 生于丘陵地疏灌叢中。產(chǎn)于廣西各地縣市;分布于河南、湖北、長江以南各省份。
|
采集加工 | 全年可采根葉,切片曬干備用;花于4~5月盛開時采,果實10月采;曬干備用。
|
性味 | 根,味酸、甘,性溫。葉,味酸,性平。花、果,味酸、甘,性溫。
|
功效 | 根,止痛,止血,調(diào)經(jīng)活血,祛風(fēng)。葉,清熱解毒,消腫,止血,止癢;、果,活血調(diào)經(jīng),止咳止痰,消腫止痛,祛風(fēng)濕。
|
傳統(tǒng)應(yīng)用 | |
用法用量 | 根、花10~30克,水煎或用根浸酒服;果研粉開水送服,每次1~1.5克;外用葉或根適量搗敷。
|
方例 | 1.眼外傷紅腫 彭鉗使(杜鵑花)嫩葉適量搗爛,調(diào)人乳外敷。
|
化學(xué)成分 | |
藥理 | |
化學(xué)成分參考文獻 | [1]De Loose R.Phytochemistry,1970,9(4):875. [2]De Loose R.C A,1980,93:163709x. [3]De Loose R.C A,1980,93:128133h. [4]Heursel J.C A,1976,84:132799m. |
藥理參考文獻 | [1]大西正憲等:《藥學(xué)雜志》, 1973,93(11):1542。
[2]廣州市藥品檢驗所:《新醫(yī)藥通訊》,1971,(6):64。
[3]梁克軍等:《中草藥通訊》,1979,10(3);47。
|
附注 | |
出處 | 中國瑤藥學(xu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