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分類 | 常用植物藥
|
二級分類 | |
分類 | 鉗讀
|
年份 | gemh due
|
別名 | |
來源 | |
形態(tài)特征 | 常綠纏繞藤本,草質(zhì)。主根非肉質(zhì)。單葉互生,三角狀卵形或卵形,長8~14厘米,寬與長近等,頂端短尖,基部圓形,全緣或淺波狀,葉背被叢卷毛,葉柄盾狀著生,與葉片近等長;▎涡,雌雄異株,復(fù)傘形聚傘花序腋生;雄花萼片6,兩輪;雌花萼片和花瓣各1輪。核果倒卵狀球形,內(nèi)果皮骨質(zhì),胎座穿孔;ㄆ5~7月,果期6~10月。
|
生態(tài)分布 | 生于疏林中或林緣,常纏繞樹上。產(chǎn)于廣西德保、那坡、百色、西林、隆林、凌云、天峨、金秀等縣市;分布于云南、貴州、四川等省份;菲律賓、馬來群島、澳大利亞、印度、尼泊爾和中南半島也有。
|
采集加工 | 全年可采,洗凈,切片曬干備用。
|
性味 | 味苦,性寒,有小毒。
|
功效 |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祛風(fēng)除濕。
|
傳統(tǒng)應(yīng)用 | |
用法用量 | |
方例 | |
化學(xué)成分 | |
藥理 | |
化學(xué)成分參考文獻 | [1]Il'inskaya T N,et al.C A,1973,78:58647t. [2]Fadelva I I,et al.C A,1967,67:43966v. [3]Fesenko D A,et al.C A,1971,75:49369q. [4]富田真雄等:《藥學(xué)雜志》(日),1959,79(7):973。 [5]富田其雄等:《藥學(xué)雜志》(日),1959,79(7):977。 [6]Amarendra Patra,et al.Phytochemistry,1988,27(2):653. |
藥理參考文獻 | |
附注 | |
出處 | 中國瑤藥學(xué)
|
網(wǎng) 名: | (必填項) |
評論內(nèi)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