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jí)分類 | 常用植物藥
|
二級(jí)分類 | |
分類 | 緊老
|
年份 | qimgv hlauv
|
別名 | 刺竹、車筒竹、霸楠竹、刺竹筍
|
來源 | 禾本科植物車角竹Bambusa sinospinosa Me Clure的葉、筍。
|
形態(tài)特征 | 高大竹類。地下莖為合軸型;稈高10~24米,叢生,直立,粗5~15厘米,節(jié)間圓筒形,中空甚細(xì);X環(huán)密生棕色刺毛;籜鞘厚革質(zhì),除背面基部有刺毛外,余均無毛;籜耳近相等;籜葉三角形,宿存,正面被棕黑色小刺毛,背面無毛。稈的每節(jié)分枝常為3枚,枝條每節(jié)上均生有2~3刺;小枝上有葉6~8枚。葉片細(xì)長(zhǎng)披針形,長(zhǎng)6~20厘米,寬6~20毫米。小穗密集簇生花枝的各節(jié),每穗有花4~12朵,黃綠色或淡綠色,各花外稃近等長(zhǎng),卵形,內(nèi)稃具2脊;鱗被3片。筍期5~6月,花期8~12月。
|
生態(tài)分布 | 常栽培于向陽山坡或河流沿岸的較高處。產(chǎn)于廣西蒼梧、陽朔、桂林、金秀、河池等縣市;分布于我國華南、西南各省份。
|
采集加工 | 全年可采竹葉、竹茹,夏季采竹筍,曬干備用。
|
性味 | 竹葉,味甘,性涼;竹茹,味微苦,性涼。竹筍,味甘、酸,性平。
|
功效 | 竹葉,清熱解毒,涼血。竹茹,清熱利尿。竹筍,涼血止痢,清熱生津。
|
傳統(tǒng)應(yīng)用 | |
用法用量 | 竹葉9~30克,竹茹3~9克,竹筍30~60克,水煎服。
|
方例 | 1.竹木刺入肉不出 緊老(刺竹)筍適量,搗爛敷患兒
|
化學(xué)成分 | |
藥理 | |
化學(xué)成分參考文獻(xiàn) | |
藥理參考文獻(xiàn) | |
附注 | |
出處 | 中國瑤藥學(xu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