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分類 | 常用植物藥
|
二級分類 | |
分類 | 骨堆旁
|
年份 | guh dueiv biangh
|
別名 | 水紅花、爆花子
|
來源 | 蓼科植物紅蓼 Polygonum orientale L.的全草。
|
形態(tài)特征 | 一年生草本,高1~3米。莖直立,多分枝,密生長毛。單葉互生,葉片卵形或卵狀長圓形,長10~20厘米,寬6~12厘米,頂端漸尖,基部近圓形,邊全緣,兩面生長毛;托葉鞘筒狀,膜質(zhì),頂端平截;ǖt色;圓錐狀花序腋生或頂生;ㄆ4~6月,果期7~8月。
|
生態(tài)分布 | 生于村邊路旁和水邊濕地。產(chǎn)于廣西邕寧、隆安、隆林、南丹、河池、都安、金秀、藤縣、陽朔、全州等縣市;分布于東北、江西、福建、廣東等省份。
|
采集加工 | 秋季采收,洗凈切段曬干備用。
|
性味 | 味辛,性溫。有小毒。
|
功效 | 祛風(fēng)除濕,活血祛瘀,消腫止痛。
|
傳統(tǒng)應(yīng)用 | |
用法用量 | 15~30克,水煎服;外用適量搗敷或水煎洗。
|
方例 | |
化學(xué)成分 | 地上部分含槲皮甙,3,3',5,6,7,8-六甲氧基-4',5'-亞甲二氧基黃酮,5-羥基-3,3',6,7,8-五甲氧基-4'5'-亞甲二氧基黃酮,3'-羥基-3,4,5',5,6,7,8-七甲氧基黃酮,3,3',5,8-四甲氧基-4',5',6,7-雙(亞甲二氧基)黃酮[3,3',5,8-tetramethoxy-4',5',6,7-bis(methylene-dioxy)flavone],3'-羥基-3,4',5,5',8-四甲氧基-6,7-亞甲二氧基黃酮,3',5二羥基-3',4',5',8-四甲氧基-6,7-亞甲二氧基黃酮,3,3',4',5,5',8-元甲氧基6,7-亞甲二氧基黃酮洋地黃黃酮,月橘素[1]。葉含葒草素,紅草甙A、B[2,3]及大量的葉綠醌[4],牡荊素[5]。
|
藥理 | |
化學(xué)成分參考文獻 | [1]Massanori K,et al.Chem Pharm Bull,1982,30(4):1163. [2]Horhalnmer L,et al.C A,1958,52:17251. [3]Horhammer L.et al.C A,1957,51:14024a. [4]Vilyams V V,et al.C A,1966,65:17373f. [5]郭曉莊:《有毒中草藥大辭典》,第1版,天津科技翻譯出版公司,1992,366。 |
藥理參考文獻 | |
附注 | |
出處 | 中國瑤藥學(xu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