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分類 | 常用植物藥
|
二級分類 | |
分類 | 求跛
|
年份 | jiouh mbuov
|
別名 | 黑木耳、云耳
|
來源 | 木耳科植物木耳 Auricularia auricula(L.ex Hook.)Underw.的子實體。
|
形態(tài)特征 | 子實體形如人耳,徑約10厘米。內(nèi)面為暗褐色,平滑;外面為淡褐色,密被短柔毛。濕潤時呈膠質(zhì),干燥時帶革質(zhì)。子實體簇生一叢,大小不一,上表面子實層中的擔(dān)子埋于膠質(zhì)中,擔(dān)子分隔,常由4個細胞組成,每個細胞有1孢子梗伸出,孢子梗頂端各生1擔(dān)孢子。
|
生態(tài)分布 | 寄生于陰濕或腐朽的樹干上,可人工栽培。產(chǎn)于廣西大部分省份;分布于四川、云南、貴州、廣東、福建等縣市;越南也有。
|
采集加工 | 夏秋季采,曬干或烘干備用。
|
性味 | 味甘,性平。
|
功效 | 潤肺止咳,涼血止血,降血壓。
|
傳統(tǒng)應(yīng)用 | |
用法用量 | 15~對克,水煎或蒸服或研粉開水沖服。
|
方例 | 1.高血壓、腦血管硬化 求跛(木耳)15克,清水泡開,加冰糖蒸1~2小時,睡前連湯一起服。
|
化學(xué)成分 | 1.木耳 含木耳多糖[1]。從子實體分離的一個多糖,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155000,由L-巖藻糖,L-阿拉伯糖,D-木糖,D-甘露糖,D-葡萄糖,葡萄糖醛酸等組成,其摩爾比為0.14:0.045:0.17:1.00:0.61:0.44[2]。菌絲體含外多糖[3]。還含麥角甾醇,原維生素D2[4],黑刺菌等[5]。生長在棉子殼上的木耳含總氨基酸11.50%,蛋白質(zhì)13.85%,脂質(zhì)0.60%,糖6622%,纖維素1.68%,胡蘿卜素0.22ms/kg,維生素A1.76u/g,維生素B10.88mg/kg,維生素B211.4mg/kg及各種無機元素:鉀1.98%,鈉0.055%,鈣0.28%,鎂0.23%,鐵0.0017%,銅6.3×10-6,鋅12×10-6,錳26×10-6,磷392mg%等[6]。
2.毛木耳 含植物血凝素,相對分子質(zhì)量約23000[7]。含木耳毒素Ⅰ、Ⅱ,系蛋白結(jié)合多糖[8]。從子實體中得到2個多糖,APPA和APPB,前者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約12000,后者約70000[9]。
3.皺木耳 在液體培養(yǎng)中生長,產(chǎn)生膜復(fù)合體,其中有地衣酚,荔枝素,苔色酸,藻紋苔酸,紅粉苔酸和反丁烯二酸原冰島農(nóng)酸酯[10]。
|
藥理 | 1.對免疫功能的促進作用 黑木耳多糖能增加小鼠脾指數(shù)、半數(shù)溶血值(HC50)和玫瑰花結(jié)形成率,促進巨噬細胞吞噬功能和淋巴細胞轉(zhuǎn)化等。木耳菌絲體250mg/kg,連續(xù)7d小鼠腹腔注射能明顯提高外周血T淋巴細胞百分率;400mg/kg、800mg/kg皮下注射,共7d,使環(huán)磷酰胺引起的半數(shù)溶血值HC50減少恢復(fù)正常[2]。 2.降血酯及抗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 木耳煎劑30g/kg,連續(xù)灌服20d,木耳多糖28mg/kg連服8d,均可明顯降低高脂血癥大鼠血清三酰甘油(甘油三酯)和血清總膽固醇(TC)含量,提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與總膽固醇比值,且有降膽固醇作用。木耳多糖180mg/kg灌服可防止高膽固醇引起的小鼠高膽固醇血癥的形成[3,4]。每日在喂膽固醇同時,加喂黑木耳2.5g/只,共90d,有降低兔血漿膽固醇、過氧化脂質(zhì)(LPO)、血栓素A2(TXA2)的含量,提高前列環(huán)素/血檢索A2(PGI2/TXA2)比值,減輕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5]。 3.延緩衰老作用 每日給家兔黑木耳25g/只,共90d,可降低動脈粥樣硬化家兔氧自由基,肝、心腦組織脂褐質(zhì),血漿過氧化脂質(zhì),血漿膽固醇含量及減輕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的作用。提示黑木耳可能通過降血漿膽固醇,減少脂質(zhì)過氧化產(chǎn)物脂褐質(zhì)的形成,以維護細胞的正常代謝,顯示有延緩衰老作用[6]。 4.抗?jié)冏饔?nbsp; 黑木耳多糖以每日70mg/kg灌胃,連續(xù)2d,能明顯抑制大鼠應(yīng)激型潰瘍的形成;以每日165mg/kg灌胃,連續(xù)12d,能促進醋酸型胃潰瘍的愈合,對胃酸分泌和胃蛋白酶活性無明顯影響[7]。 5.抗菌作用 木耳中分離的黑刺菌素有抗真菌作用[8]。 6.毒性 黑木耳多糖小鼠腹腔注射LD50為789.60mg/kg±92.19mg/kg[1]。 |
化學(xué)成分參考文獻 | [1]周慧萍等:《中國藥科大學(xué)學(xué)報》,1989,20(5):303。 [2]夏爾寧等:《生物化學(xué)與生物物理學(xué)報》,1988,20(6):614。 [3]Cavazzoni V,et al.Ital J Food Sci,1992,4(1):9(C A,1993,118:18929z). [4]Huang Buban,et al.Mycologia,1985,77(6):959(C A,1986,104:106239r). [5]丁恒山:《中國藥用孢子植物》,第1版,上海科學(xué)技術(shù)出版社,1982:41。 [6]Yin Cuiling,et al.Shipin kexue,1985,72:54(C A,1986,105:59660e). [7]Yagi Fumia,et al.Agric Biol Chem,1988,52(8):2077. [8] Kim Ha Won.Arch Pharmacol Res,1993,16(1):36(C A,1993,119:175620e). [9]吳春敏等:《中國藥科大學(xué)學(xué)報》,1991,22(2):97。 [10]Xavier Filho L,et al.Phyton(Buenos Aires),1985,45(2):187(C A,1985,103:210556g). |
藥理參考文獻 | [1]夏爾寧等:《中國藥科大學(xué)學(xué)報》,1989,20(4):227。
[2]曾雪瑜等:《中國中藥雜志》,1994,19(7):430。
[3]汪培清等:《福建中醫(yī)學(xué)院學(xué)報》,1993,3(4):230。
[4]申建和等;《中國藥科大學(xué)學(xué)報》,1989,20(6):344。
[5]肖瑛等:《同濟醫(yī)科大學(xué)學(xué)報》,1990,19(5):328。
[6]肖瑛等:《同濟醫(yī)科大學(xué)學(xué)報》,1993,22(3):167。
[7]薛惟建等:《中國藥科大學(xué)學(xué)報》,1987,18(1):45。
[8]丁恒山等;《中國藥用孢子植物》,第一版,上?茖W(xué)技術(shù)出版社,1982:41。
|
附注 | |
出處 | 中國瑤藥學(xu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