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分類 | 常用植物藥
|
二級分類 | |
分類 | 古路茶
|
年份 | guh luh zah
|
別名 | 扎腰草、牛蟲草、迫頸草、百勞舌、田刀柄、釗板茶、咸魚草
|
來源 | 碟形花科植物葫蘆茶Tadehagi triquetrum(L.)Ohashi的全草。
|
形態(tài)特征 | 直立落葉半灌木,高40~100厘米。小枝有四棱,有短硬毛。單葉互生,狹披針形至披針形,卵狀,長6~15厘米,寬1.2~3.5厘米,頂端急尖,基部微心形或圓形,邊全緣;葉柄有寬翅,翅寬4~8毫米,托葉大,披針形,脫落;ㄗ霞t色;總狀花序頂生或腋生。莢果條狀長圓形,長20~30毫米,寬約5毫米,密被柔毛,莢節(jié)5~8節(jié),頂端有喙;ㄆ7月,果期8~10月。
|
生態(tài)分布 | |
采集加工 | 全年可采,最好夏秋季采,曬干備用。
|
性味 | 味微苦、澀,性涼。
|
功效 | 清熱解毒,利濕消積,化痰止咳,除煩止嘔,收斂生肌,殺蟲防腐。
|
傳統(tǒng)應(yīng)用 | |
用法用量 | 15~60克,水煎服;外用適量水煎洗。
|
方例 | |
化學(xué)成分 | 葉含鞣質(zhì),二氧化硅,氧化鉀[1]。
|
藥理 | |
化學(xué)成分參考文獻(xiàn) | [1]Boorsma W G.C A,1913,7:2991.
|
藥理參考文獻(xiàn) | |
附注 | |
出處 | 中國瑤藥學(xu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