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號 | 0960 |
總例數(shù) | 129例 |
性別例數(shù) | 男78例,女51例 |
治療組例數(shù) | |
對照組例數(shù) | |
年齡區(qū)間 | 61~83歲 |
平均年齡 | |
疾病 | 老年輕中度原發(fā)性高血壓 |
并發(fā)癥 | |
藥品通用名稱 | 培哚普利吲達帕胺片 |
藥品商品名稱 | |
藥品英文名稱 | Perindopril and Indapamide Tablets |
劑型 | 片劑 |
規(guī)格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H20051755,津藥廣審(文)第2O06040165號 |
生產(chǎn)廠家 | 施維雅(天津)制藥有限公司 |
分類 | 化學藥品 |
用藥目的 | 治療 |
用法用量 | 治療組患者每天口服培哚普利/吲達帕胺復方片(2mg/0.625mg),1次/d,每1~2周測量坐位血壓1次,若診室舒張壓<90mmHg且24h舒張壓平均值<80mmHg,試驗結(jié)束。否則,患者劑量加倍(每天服2片);對照組患者口服非洛地平緩釋片,初始劑量為2.5mg,1次/d。若血壓下降不理想時,劑量漸增至10mg,1次/d。 |
聯(lián)合用藥 | |
療效評價標準 | 參照衛(wèi)生部“藥物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規(guī)定:(1)顯效:舒張壓下降≥10mmHg并降至正常,或下降20mmHg以上。(2)有效:舒張壓下降未達10mmHg但降至正常,或下降10~19mmHg。(3)無效:未達上述水平者。 |
治療效果及臨床指征比較 |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降壓效果差異均具有非常顯著性意義(P<0.011 治療前后的ABPM結(jié)果顯示,全天、日間、夜間的收縮壓、舒張壓均較治療前明顯降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 兩組治療后的T/P比值及SI變化:治療8周后,結(jié)果顯示:治療組,收縮壓和舒張壓的T/P比值分別為81.5%和83.4%,收縮壓和舒張壓的SI為4.52和4.83;對照組,收縮壓和舒張壓的T/P比值分別為65.9%和77.6%,收縮壓和舒張壓的SI為4.17和4.47。兩組治療后的T/P比值及SI變化見表2。 ![]() |
本研究報道不良反應(yīng) | 129例患者中治療組有2例出現(xiàn)刺激性干咳,但癥狀較輕,不影響患者繼續(xù)用藥;對照組中有3例出現(xiàn)下肢、踝部水腫,有2例出現(xiàn)面部潮紅,但均未影響患者繼續(xù)服藥。 |
其他報道不良反應(yī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