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處方來源 | 陜西中醫(yī)1984,5(9):15 |
劑型 | 丸劑,湯劑 |
藥物組成 | 黃芪30g,當歸30g,川芎30g,細辛15g,地龍30g。 |
加減 | |
功效 | |
主治 | 內(nèi)傷頭痛。 |
制備方法 | 共為細末,過細羅2遍,煉蜜為丸,每丸重6g。 |
用法用量 | 每次服1-2丸(頭痛嚴重時可服3丸),日服2-3次,白開水或黃酒送服。頭痛寧湯劑:黃芪30g,川芎15g,當歸10g,細辛6g,地龍10g。日1劑水煎服。在有頭痛寧丸劑時,一般只用丸藥;在丸藥缺藥或中斷時,改服頭痛寧湯劑;在頭痛劇烈,發(fā)作頻繁時,湯劑、丸劑并用,一俟癥緩,即改用丸劑。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 | |
臨床應用 | 治療內(nèi)傷頭痛57例中,男性24例,女性33例,男女比約為1:1.38;在各年齡組中,以31-40歲女性發(fā)病率最高,約占總病的20%;病程最短者1月,最長者29年,其中病程1-10年者38例。療效判定標準:近期痊愈:頭痛和伴隨癥狀消失,隨訪1年不復發(fā),或頭痛等癥狀消失4個月以上,腦電圖、腦血流圖、心電圖、X線透視及拍片、各項實驗室檢驗值、甲皺微循環(huán)、血壓、體查等客觀指標原有異常,治療后恢復正常者;顯著好轉(zhuǎn):頭痛和伴隨癥狀明顯減輕,發(fā)作頻率明顯降低,發(fā)作間歇時間明顯延長,或頭痛程度明顯減輕,由劇痛、灼痛、刀割樣痛、電擊樣痛變?yōu)殡[痛或鈍痛,或有輕微發(fā)作,客觀指標部分異常轉(zhuǎn)為正常者;好轉(zhuǎn):頭痛及伴隨癥狀好轉(zhuǎn),但仍有發(fā)作,或發(fā)作頻率降低,或間隔時間延長,或發(fā)作程度減輕,但頭痛改善幅度不及顯著好轉(zhuǎn)者,或自覺癥狀改善,但客觀指標改善不明顯者;無效:頭痛及伴隨癥狀、客觀指標均無改善,或加重者。結果:顯著好轉(zhuǎn)13例,好轉(zhuǎn)37例,無效7例;總有效率為87.72%。 又用本方治療偏頭痛54例中,男16例,女38例;年齡以30-40歲為多;病程1-10年為多。結果:諸癥消失,隨訪1年不復發(fā)為近期治愈,共14例;發(fā)作頻度、持續(xù)時間、疼痛程度,3項中有1項明顯好轉(zhuǎn)為顯著好轉(zhuǎn),共34例;諸癥好轉(zhuǎn)但仍有發(fā)作為好轉(zhuǎn),共3例;連服2個月,癥狀無改善者為無效,共2例;不明1例;總有效率為95%。 |
藥理作用 | |
毒性試驗 | |
化學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生產(chǎn)廠家 | |
各家論述 | |
備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