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處方來源 | 山西中醫(yī)1986,2(3):32 |
劑型 | 膠囊 |
藥物組成 | 辛夷12g,荊芥穗12g,薄荷6,g白芷10g,川芎l0g,柴胡10g,桔梗l0g,枳殼10g,黃芩l0g,瓜蔞10g,細(xì)辛3g,膽草6g。 |
加減 | |
功效 | |
主治 | 鼻淵。 |
制備方法 | 將柴胡、荊芥穗、黃芩、川芎、膽草、瓜蔞、枳殼、細(xì)辛微火熬煎浸膏,桔梗、白芷、辛夷粉碎,過120目篩后拌勻混合烘干,嗣后入防腐劑1%苯甲酸和薄荷腦攪拌待干過篩即得。裝“0”號膠囊,每丸0.3g。 |
用法用量 | 每服6丸,日3次,連服6日。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 | |
臨床應(yīng)用 | 本組治療鼻淵63例中,男性41例,女性22例;年齡最小5歲,最大64歲;病程最短7日,最長38年。其中慢性化膿性鼻炎19例,單純性鼻炎14例,攝片及穿刺確診為上額竇炎30例。療效標(biāo)準(zhǔn):痊愈:自覺癥狀消失,保持3-6個月不復(fù)發(fā);顯效:能控制癥狀,停藥后1-6個月不復(fù)發(fā)或再發(fā)后癥狀比原來為輕;有效:癥狀、體征有所好轉(zhuǎn)或改善;無效:癥狀、體征無改變。結(jié)果;痊愈11例(17.4%);顯效39例(61.9%);有效9例(14.28%);無效4例(6.3%);有效率為93.65%。 |
藥理作用 | |
毒性試驗 | |
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生產(chǎn)廠家 | |
各家論述 | |
備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