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處方來源 | 云南中醫(yī)雜志1990,11(5):28 |
劑型 | 湯劑 |
藥物組成 | 升麻15g,龍膽草10g,細(xì)辛4g,黃柏12g,防風(fēng)15g,百合24 g,生地24g,骨碎補15g,磁石60g,赤芍30g,甘草10g。 |
加減 | 兼便秘加番瀉葉3g,兼發(fā)熱口干者加石膏60g,知母12g,氣陰不足夾寒滯齒(絡(luò))者去黃柏、赤芍,龍膽草減半,加白芍30g,麥冬12g,蜂房15g,細(xì)辛增至6-8g。 |
功效 | |
主治 | 牙痛。 |
制備方法 | |
用法用量 | 日1劑水煎服。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 | |
臨床應(yīng)用 | 治療牙痛140例中,男78例,女62例;年齡絕大部分在21-50歲;病程最短1日,最長半年。牙體有齲洞者14例,無齲洞者1.6例。結(jié)果:痊愈(服藥1-6劑,痛腫消失,1個月以上未復(fù)發(fā)者)125例(89.35%);顯效(痛腫基本消失,但咬硬物還有微痛)8例(5.7%),有效4例(2.8%),無效(痛減不顯或反加重者)3例(2%);總有效率98%。 |
藥理作用 | |
毒性試驗 | |
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生產(chǎn)廠家 | |
各家論述 | |
備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