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處方來源 | 《中國藥典》(2000年版)。 |
劑型 | 丸劑 |
藥物組成 | 川芎20g,菊花240g,黃芩120g,梔子30g,蔓荊子(炒)30g,黃連20g,薄荷20g,連翹30g,荊芥穗30g,羌活20g,藁本20g,桔梗30g,防風(fēng)30g,甘草20g,白芷80g。 |
加減 | |
功效 | 清熱解表,散風(fēng)止痛。 |
主治 | 用于外感風(fēng)邪引起的惡風(fēng)身熱,偏正頭痛,鼻流清涕,牙疼喉痛。 |
制備方法 | 粉碎成細(xì)粉,過篩,混勻,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
用法用量 | 每次6g,日2次口服。 |
用藥禁忌 | 體虛者慎用。 |
不良反應(yīng) | 偶有惡心、胃腸不適等反應(yīng)。 |
臨床應(yīng)用 | |
藥理作用 | 主要有解熱,鎮(zhèn)痛,抗菌及抗炎等作用。 1.解熱:本品方中黃芩、黃連、連翹、菊花、梔子等有解熱作用。 2.鎮(zhèn)痛:本品方中川穹、羌活、防風(fēng)、藁本、薄荷、白芷、蔓荊子有鎮(zhèn)痛作用。 3.抗菌:本品方中黃芩、黃連、連翹、菊花等有抗菌作用。 4. 抗炎:本品方中黃芩、黃連、連翹、菊花、甘草等有抗炎作用。 |
毒性試驗 | |
化學(xué)成分 | 取本品6g,研細(xì),過四號篩,取1g,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鹽酸-甲醇(1:100)的混合溶液25ml,稱定重量,浸泡過夜,超聲處理45分鐘,放冷,稱定重量,用上述溶劑補足減失的重量,濾過,取續(xù)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另精密稱取鹽酸小檗堿對照品適量,加鹽酸-甲醇(1:1O)的混合溶液制成每1ml含0.06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試驗,精密吸取供試品溶液l-2μl,對照品溶液1μl與1μl,分別交叉點于同一以羧甲基纖維素鈉為黏合劑的硅膠GF254。薄層板上,以苯-醋酸乙酯-甲醇-異丙醇-濃氨試液(12:6:3:3:1)為展開劑,置氨蒸氣飽和的展開缸內(nèi),展開約8cm,取出,揮干溶劑后,照薄層色譜法進行熒光掃描,激發(fā)波長λ=366nm,測量供試品與對照品熒光強度的積分值,計算,即得。本品每1g含黃連以鹽酸小檗堿(C20H17NO4·HCl)計,不得少于0.97mg。 |
理化性質(zhì) | 本品為棕黃色至棕褐色的水丸;味苦。應(yīng)符合丸劑項下有關(guān)的各項規(guī)定。 (1)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纖維淡黃色,梭形,壁厚,孔溝細(xì)。種皮石細(xì)胞黃色或淡棕色,多破碎,完整者長多角形、長方形或形狀不規(guī)則,壁厚,有大的圓形紋孔,胞腔棕紅色。宿萼表皮非腺毛2-3細(xì)胞,頂端細(xì)胞的基部稍粗,壁有疣狀突起,頂端細(xì)胞較密。木纖維鮮黃色,成束,較細(xì)長,壁稍厚,紋孔明顯。內(nèi)果皮纖維上下層縱橫交錯,纖維短梭狀。果皮石細(xì)胞淡黃棕色、淡黃色或無色;多成片,細(xì)胞界限不明顯,垂周壁稍厚,深波狀彎曲,紋孔稀疏。油管含金黃色分泌物,或多從油管內(nèi)脫出,直徑約30μm,其周圍無色薄壁細(xì)胞多皺縮。纖維束周圍薄壁細(xì)胞含草酸鈣方晶,形成晶纖維。 (2)取本品4g,研碎,加甲醇20ml,超聲處理20分鐘,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少量乙醇使溶解,加中性氧化鋁1g,在水浴上拌勻,干燥,裝在氧化鋁柱(100-200目、中性氧化鋁2g,內(nèi)徑1cm,干法裝柱)上,以乙醇30ml洗脫,收集洗脫液,蒸干,殘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梔子苷對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2μl,分別點于同一以羧甲基纖維素鋼為黏合劑的硅膠G薄層板上,以氯仿-醋酸乙酯-甲醇-水(15:4O:22:1)10℃放置的下層溶液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必要時加熱至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yīng)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3)取本品3g,研碎,加乙醚20ml,回流30分鐘,濾過,取藥渣,揮去乙醚,加甲醇20ml,超聲處理20分鐘,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上清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黃芩苷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于同一以含4%醋酸鈉的羧甲基纖維素鈉溶液為黏合劑的硅膠G薄層板上,以醋酸乙酯-丁酮-甲酸-水(5:3:1: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5%三氯化鐵乙醇溶液。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
生產(chǎn)廠家 | |
各家論述 | |
備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