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白菊花、土柴胡、九龍箭、鉆形紫菀
|
漢語拼音 |
rui lian cao
|
英文名 |
all-grass of Annual Saltmarsh Aster
|
藥材基原 |
為菊科植物鉆葉紫菀的全草。
|
動植物形態(tài) |
鉆葉紫菀,一年生草本,高25-80cm。莖基部略帶紅色,上部有分枝。葉互生,無柄;基部葉倒披針形,花期凋落;中部葉線狀披針形,長6-10cm,寬0.5-1cm,先端尖或鈍,全緣,上部葉漸狹線形。頭狀花序頂生,排成圓錐花序;總苞鐘狀;總苞片3-4層,外層較短,內(nèi)層較長,線狀鉆形,無毛,背面綠色,先端略帶紅色;舌狀花細(xì)狹、小,紅色;管狀花多數(shù),短于冠毛。瘦果略有毛;ㄆ9-11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西南及江蘇、浙江、江西、湖南等地。原產(chǎn)北美洲。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潮濕含鹽的圭壤等地。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秋季采收,切段,鮮用或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全草含芹菜素-7-O-β-D葡萄糖甙(apigenin-7-O-β-D-glucoside),芹菜素-7-O-β-D-半乳糖甙(luteolin-7-O-β-D-glucoside),山柰酚-3-O-β-D葡萄糖甙(kaempferol-3-O-β-D-galactoside)3-O-β-D-半乳糖甙-O-α-L-鼠李糖基山柰酚(3-O-β-D-galactoside-O-α-L-rhamnosyl kaempferol),槲皮素-3-O-β-D-葡萄糖甙(quercetin-3-O-β-D-glucoside)及芹菜素(apigenin),山柰酚(kaempferol),木犀草素(luteolin),槲皮素(quercetin)和綠原酸(chorogenic acid)。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味苦;酸;性涼
|
歸經(jīng) |
|
功效 |
清熱解毒
|
功效分類 |
清熱燥濕藥
|
主治 |
癰腫;濕疹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0-30g。外用:適量,搗敷。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yùn)用 |
|
各家論述 |
《新華本草綱要》:全草:味苦,酸,性涼。有清熱解毒,利濕的功能。用于濕疹。
|
考證 |
始載于《中國植物志》。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Herba Asteris subulati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Aster subulatus Michx
|
科屬分類 |
菊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