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漢語拼音 |
man li yu gu
|
英文名 |
Japanese eel bone
|
藥材基原 |
為鰻鱺科動物鰻鱺等的骨。
|
動植物形態(tài) |
鰻鱺,體細長,呈蛇形,長約40cm左右,最長可達130cm左右。頭尖長,兄長短鈍,平扁。眼小,位于口角上方? 大,口裂微斜,伸達眼的后緣。下頜稍長于上頜,唇發(fā)達。鱗細小,埋于皮下,呈度紋狀排列。體表多粘液。背鰭長而低,起點距臀較距鰓孔為近,鰭條235,與尾鰭相連。臀鰭低平,鰭條215,與尾鰭相連。胸鰭短圓形,無腹鰭,體背灰黑色,側(cè)上緣暗綠色,腹部白色。
|
資源分布 |
我國沿海及江、湖均有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為降河性回游魚類,平時棲息于江河、湖泊、池塘的土穴、石縫內(nèi)。以小魚、蟹、蝦、螺、蜆、蚯蚓、沙蠶及水生昆蟲等為食。晝伏夜出,能游上陸地以皮膚呼吸。雄魚常在河口生長;雌魚在江河等淡水中成長。生長育肥期5-8年。親魚在秋末冬初,于江口相互纏繞成魯球,隨流出海進行降河產(chǎn)卵回游。0.5kg重的雌鰻?wèi)崖蚜繛?0余萬粒。受精卵具油球,半浮性,在22-27℃時經(jīng)36h孵化出膜,最初為葉狀幼體,柳葉狀,體透明,以海洋浮游生物為食,2-3年后長至7-8cm左右時,成為鰻線。3-4月間成群進入江河。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捕后,除去內(nèi)臟,洗凈,去肉取骨,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咸;平
|
歸經(jīng) |
大腸;肝;腎經(jīng)
|
功效 |
殺蟲;斂瘡
|
功效分類 |
解毒藥;收澀藥
|
主治 |
疳;腸風(fēng);崩帶;惡瘡;痔漏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炙,研末,適量。外用:適量,燒灰研末外敷;或燒煙熏。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治惡瘡:蛇魚骨杵末,人諸色膏藥中相和合敷上,紙花子貼之。(《經(jīng)驗方》)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綱目》:治疳痢,腸風(fēng),崩帶。燒灰敷惡瘡,燒熏痔瘺,殺諸蟲。
|
考證 |
出自《本草綱目》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Os Anguillar japonica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Anguilla japonica Temminck et Schlegel
|
科屬分類 |
鰻鱺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