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河柏、水怪柳、西河柳、檉柳、山川柳、溫木卜、水柏枝、臭紅柳。 |
漢語拼音 | weng bo |
英文名 | |
藥材基原 | 為檉柳科植物寬苞水柏枝的嫩枝。 |
動植物形態(tài) | 多分枝灌木,高0.5-3m。多年生枝紅棕色或黃綠色。葉密生于當年生綠色小枝上,卵形,線狀披針形或鋏長圓形,長2-4(-7)mm,寬0.5-2 m?偁罨ㄐ蛎芗仕霠睿诋斈晟敹,長5-18cm;苞片寬卵形或橢圓形,長7-8mm,寬4-5mm,具膜質(zhì)嚙齒狀邊緣,常有尾狀長尖頭;萼片5,橢圓形或卵狀披針形,長約4mm;花瓣5,倒卵狀長圓形,長5-6mm,粉紅色或淡紫色,果時宿存;雄蕊5長5短,相間排列,花絲1/2-2/3部分合生;子房圓錐形。蒴果鋏圓錐形,長8-10mm .tkh bb q ovt ,ta 1-1.5mm ,先端的芒柱一半以上被白色長柔毛;ㄆ6-7月,果期8-9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華北;西北及西藏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河灘;湖邊沙地及沙礫質(zhì)戈壁上。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春、夏兩季采收,剪取幼嫩枝條,陰干或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性狀鑒別:細枝圓柱形,表面褐色,平滑無毛,其上密生小葉,小葉條形,長2-5mm,質(zhì)脆,易折斷,斷面中央有黃白色髓部。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味甘;性溫 |
歸經(jīng) | |
功效 | 升陽發(fā)散;解毒透疹;祛風(fēng)止癢 |
功效分類 | 升陽發(fā)散藥;解毒透疹藥;祛風(fēng)止癢藥 |
主治 | 麻疹不透;高熱;咳嗽;腮腺炎;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風(fēng)疹瘙癢;癬癥;血熱酒毒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3-9g。外用:適量,煎服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Ramulus Myricariae Bracteatae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Myricaria bracteata Royle[M.alo-pecuroides Schreuk] |
科屬分類 | 檉柳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