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漢語拼音 | bo ing gua zi |
英文名 | |
藥材基原 | 為葫蘆科植物波棱瓜的種子。 |
動植物形態(tài) | 一年生攀緣草本。莖枝纖細,有棱溝;初時具疏柔毛,最后變的無毛。葉互生;葉柄長4-10cm,具有莖枝一樣的毛被,后漸脫落;卷須2歧;葉片膜質(zhì),卵狀心形,長6-12cm,寬4-9cm,先端尾狀漸尖,基部心形,兩面均粗糙,初時被黃褐色長柔毛,后漸脫落;邊緣具細圓齒或有不規(guī)則的角,葉脈在葉背隆起,具長柔毛。雌雄異株;雄花通常單生或與同一總狀花序并生,花梗長10-16cm,具5-10朵花的總狀花序長12-40cm,有疏柔毛;花梗長2-6cm,疏生長柔毛;花萼筒部膨大成漏斗狀,下部成管狀,長2-2.5cm,裂片披針形;花冠黃色,裂片橢圓形,急尖,長2-2.2cm,寬1.2-1.3cm;雄蕊花絲絲狀;退化雌蕊近鉆形;雌花單生,花被與雄花同,有3枚退化雄蕊或無;子房長圓狀,3室。果實闊長圓形,三棱狀,被長柔毛,成熟時3瓣裂至近基部,里面纖維狀,長7-8cm,寬3-4cm,種子淡友色,長圓形,基部截形,具小尖頭,頂部不明顯3裂,長約12mm,寬5mm,厚2-3mm;ā⒐6-10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去南、西藏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海拔2300-3500m的山坡灌叢及林緣。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6-10月采收,成熟的果實,切開取出種子,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性狀鑒別:本品略呈扁長方形,長1-1.5cm,寬4-7mm,厚2-3mm,表面棕褐色至黑褐色,具凸凹不平的雕紋呈類人字形、類圓形、不規(guī)則形溝紋及點狀突起;一端有三角形突起,另端漸薄,略呈楔形,而在中央微凹(種臍);兩側(cè)稍平截,其邊緣稍凸起呈微波狀彎曲,中間有1條縱棱。種皮革質(zhì),種仁外被暗綠色薄膜,內(nèi)有于葉2片,乳白色,富油性。氣微,味苦,有惡心感。 顯微鑒別:種子橫切面:自外向內(nèi)由種皮、頹廢層及子葉構(gòu)成。種皮包括角質(zhì)層、表皮層、下皮層、石細胞層(厚壁組織)和通氣組織層(薄壁組織)組成。角質(zhì)層無色透明,遇蘇丹Ⅲ試液染成橙紅色,厚約10μm,易與其相接的表皮層分離。表皮層由1列類方形或略切向長方形薄壁細胞組成,排列緊密,常含棕色物質(zhì);下皮層(色素層)細胞數(shù)列,細胞類橢圓形切向延長、類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壁有的略呈連珠狀增厚,具大小不等的單紋孔;石細胞層由1列排列緊密徑向延長的長方形石細胞構(gòu)成,壁極厚,層紋明顯,強烈木化,胞腔類長方形,分枝或不分枝,孔溝明顯;通氣組織層為薄壁細胞約10列,外方靠石細胞層的1-2列細胞小而排列緊密,中間幾列細胞大型,形狀不規(guī)則,排列疏松,間隙大小不等,細胞內(nèi)含葉綠體,其最內(nèi)1列細胞較小,其側(cè)壁與內(nèi)壁不規(guī)則。胚乳細胞頹廢狀,多壓縮成1列細胞呈扁平長方形,切向延長。長10-20μm,高約2μm。子葉發(fā)達,其表皮細胞1列,較小,類長方形,切向延長;葉肉組織細胞多徑向延長,內(nèi)含眾多的糊粉粒及脂肪油。 解離組織: 1.角質(zhì)層易大片剝離,可見略平行紋理。 2.表皮細胞呈多角形,直徑20-70μm,排列緊密,內(nèi)含棕色物質(zhì)。 3.下皮層細胞呈類球形或近圓筒形,棕色,長約35μm,寬約15μm,壁厚,木化,具大小不等的單紋孔或呈網(wǎng)狀。 4.石細胞層細胞多角形或類圓形,排列緊密,邊緣以圓齒狀鑲嵌連結(jié),壁厚,強烈木化,具孔溝。 5.綠色通氣組織的細胞呈球形、類圓形、囊狀或呈分枝狀,排列疏松,壁薄,直徑10-80μm,內(nèi)含類圓形的葉綠體,細胞間隙大。 6.胚乳細胞表面觀呈極小類方形或類長方形,薄壁細胞直徑10-20μm。 7.子葉細胞由等徑性薄壁細胞組成,內(nèi)含豐富的脂肪油滴及糊粉粒。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種子含波棱醛(herpetal)[1],松柏醇(coniferylalcohol),波棱瓜三醇(herpetoriol)[2],波棱三醇(herpetriol)及波棱四醇(herpeietrol)[3]。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1.取本品粉末2g,加乙醇30ml,以稀鹽酸酸化,回流30分鐘,濾取濾液15ml,用5%氨溶液調(diào)至中性,置水浴上蒸干,加5%硫酸10ml溶解,于5支試管中,各取濾液1ml,分別加碘化汞鉀試液、碘化鉍鉀試液、硅鎢酸試液、苦味酸試液、鞣酸試液各1-2滴,依次產(chǎn)生白色、紅棕色、灰白色、黃色、棕色沉淀。(檢查生物堿) 2.取本品粉末2g,加乙醚40ml,在水浴上回流10分鐘,濾除醚液,用甲醇40ml溶解殘渣,水浴回流10分鐘,放置后濾過,取濾液3ml,分置3個瓷蒸發(fā)皿中,水浴上蒸干,供下述試驗: 2.1.加醋酥。硫酸(19:1)試液1ml,混勻,顏色由黃-紅-紫-綠,最后顯污綠色。 2.2.加冰醋酸1ml溶解,加乙酰氯5滴和氯化鋅結(jié)晶數(shù)粒,水浴加熱,顯淡紅色。 2.3.用氯仿1ml溶解,轉(zhuǎn)入試管中,加硫酸1ml,氯仿層顯青色,置紫外燈下觀察:氯仿層顯綠色熒光,稍后硫酸層亦顯綠色熒光。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味苦;性寒 |
歸經(jīng) | |
功效 | 清肝利膽;健脾助運 |
功效分類 | 清肝利膽藥;健脾助運藥 |
主治 | 黃疸型傳染性肝炎;膽囊炎;消化不良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5-3g,或入丸、散。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Semen Herpetospermi Pedunculosi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Herpetospermum pedunculosum(Ser.)C.B.Clarke[Bryonia pedunculosa Ser,;Herpetospermun cardi-gerum Wall.;H,grandiflorum Cogn.] |
科屬分類 | 葫蘆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