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大風(fēng)寒草、紅花野芝麻、野薄荷、路邊梢、化骨丹、野芝麻、蜂子草、山卷蓮、野荊芥、黃剌泡、風(fēng)寒草、金線風(fēng) |
漢語拼音 | liu yue han |
英文名 | Herb of Threeflower Bluebeard |
藥材基原 | 為雙子葉植物藥馬鞭草科植物三花蕕的全草。 |
動(dòng)植物形態(tài) | 直立亞灌木,高15-70cm。常自基部分枝。枝四方形,密生灰白色向下彎曲的柔毛。單葉對(duì)生;葉柄長(zhǎng)0.2-1.5cm;葉片紙質(zhì),卵形致工卵形,長(zhǎng)1.5-4cm,寬1-3cm,先端漸尖,基部闊楔形,邊緣具規(guī)則鋸齒,兩面均被柔毛和腺點(diǎn),背面尤密集。聚傘花序腋生,花序梗長(zhǎng)1-3cm;通常3花,偶為1或5花;花柄長(zhǎng)3-6mm,具錐形細(xì)小苞片;花萼鐘狀,5裂,裂片披針形,長(zhǎng)8-9mm,兩面均被柔毛和腺點(diǎn);花冠紫紅色至淡紅色,先端5裂,二唇形,裂片全緣,長(zhǎng)1.1-1.8cm ,下唇中裂片較大,圓形,外面被疏柔毛和腺點(diǎn);雄蕊4,與花柱均伸出花冠管外;子房先端被柔毛。蒴果成熟后四瓣裂,果瓣無翅,倒卵狀舟形,表面密被糙毛及凹凸網(wǎng)紋;、果期6-9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四川、陜西、甘肅、河北、江西、湖北、云南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海拔550-2600m的山坡、平地、水溝邊及河邊。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chǔ)藏 | 夏季采、洗凈、曬干或鮮用。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cè)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dòng)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辛微苦;平 |
歸經(jīng) | 肺經(jīng) |
功效 | 疏風(fēng)解表;宣肺止咳 |
功效分類 | 解表藥 |
主治 | 感冒;咳嗽;百日咳;外障目翳;水火燙傷。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0-15g。外用:適量,搗敷;蜓心┱{(diào)敷。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yùn)用 | |
各家論述 | 1.《天寶本草》:散寒清火,治諸疼,外障目翳,諸般咳嗽。 2.《常用草藥治療手刪》:發(fā)表散寒,宣肺止咳。治風(fēng)寒咳嗽。 |
考證 | 出自《天寶本草》。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Herba Caryopteridis Terniflorae |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 | Caryopteris terniflora Maxim. |
科屬分類 | 馬鞭草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