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雪里花、寒草、金線吊葫蘆、雪里開花、小紅娘、漫水草、文集草、 鵝兒腸、蘭衣參、麻絲菜、黃瓜草 |
漢語拼音 | tian peng cao |
英文名 | |
藥材基原 | 為石竹科植物雀舌草的全草。 |
動植物形態(tài) | 越年生草本,高15-30cm。莖纖細,叢生,下部平臥,上部有稀疏分枝,綠色或帶紫色。單葉對生;無柄;葉片長圓形或卵狀披針形,長5-20mm,寬2-3mm,先端漸尖,基部漸狹,全緣或淺波狀,兩面無毛;ㄐ蚓蹅銧,頂生或腋生;花柄細冬長如絲;苞片和小苞片較。惠嗥5,披針形,先端尖,邊緣膜質,光滑;花 瓣5,白色,與萼片等長或稍短,2深裂幾達基部;雄蕊5;子房卵形,花柱2-3。蒴果較宿存的萼稍長,成熟時6瓣裂,內(nèi)有多數(shù)種子。種子腎形,褐色,表面具皺紋突起;ㄆ4-11月,果期6-12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東北、華東、華中、西南 及陜西、甘肅、青海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田間、溪岸或潮濕地區(qū)。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春至秋初采,洗凈,鮮用或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性狀鑒別 全草長15-30cm,污綠色。葉對生,完整葉片長圓形或卵狀披針形,長5-20mm,寬2-3mm,先端漸尖,全緣或淺波狀。聚傘花序頂生或腋生;萼片5,披針形, 先端尖,光滑;花瓣5,白色,2深裂;雄蕊5;花柱2-3。蒴果,較 宿等長,熟時6瓣裂。氣微,味淡。 |
中藥化學成分 | |
理化性質 | |
中藥化學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構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 | |
藥代動力學 | |
毒理學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辛;性平 |
歸經(jīng) | 肺;脾經(jīng) |
功效 | 祛風除濕;活血消腫;解毒止血 |
功效分類 | 解表藥;清熱燥濕藥 |
主治 | 傷風感冒;泄瀉;痢疾;風濕骨痛;跌打損傷;骨折;癰瘡腫毒;痔漏;毒 蛇咬傷;吐血;衄血;外傷出血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0~ 609。外用:適量,搗敷;或研 末調(diào)敷。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1.《綱目拾遺》:敷痔漏。 2.《福建民間草藥》:祛風散寒,發(fā)汗解表。 |
考證 | 出自《植物名實圖考》 |
藥物應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Herba Stellariae Uliginosae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Stellaria uliginosa Murr.[S. alsine Grimm.」 |
科屬分類 | 石竹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