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黑浮柿根 |
漢語拼音 | luo fu shi gen |
英文名 | |
藥材基原 | 為柿科植物羅浮柿的根。 |
動(dòng)植物形態(tài) | 喬木或小喬木,高可達(dá)20m。樹皮黑色,片狀剝落。枝灰褐色,散生長圓形皮孔,嫩枝流生短柔毛。葉互生;葉柄長約1cm,嫩時(shí)疏被短柔毛,先端有很狹的翅;葉薄革質(zhì),長橢圓形,長5-10cm,寬2.5-4cm,先端短漸尖或鈍,基部楔形,邊緣微背卷,上面有光澤,深綠色,下面綠色,干時(shí)上面常呈灰褐色,下面常變棕褐色;中脈下面凸起,側(cè)脈每邊4-6條。雄花序短小,腋生,下彎,生銹色絨毛;雄花帶白色;花萼鐘狀,有絨毛,4裂,裂片三角形;花冠開放時(shí)近壺形,4裂,裂片卵形,反曲;雄蕊16-20,著生在花冠管基部,每2枚合生成對,腹面1枚較短;花梗2mm。雌花腋生,單生;花萼淺杯狀,外面被伏柔毛,內(nèi)面密生棕色絹毛,4裂,裂片三角形;花冠近壺形,長約7mm,內(nèi)面有淺棕色絹毛,4裂,裂片卵形,先端急尖;退化雄蕊6;子房球形,花柱4,通常合生至中部,有白毛;花梗長約2mm。漿果球形,直徑約1.8cm,黃色.有光澤.宿存萼近平展,方形,內(nèi)面生絹毛,4淺裂;ㄆ5-6月,果期11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西南及浙江、江西、福建、臺(tái)灣、湖菊、廣東、海南、廣西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海拔1100-1450m的山坡、山谷疏林下及密林、灌叢產(chǎn),或溪旁、水邊等處。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chǔ)藏 | 夏、秋季采挖,洗凈,切段,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dòng)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微苦;澀;性平 |
歸經(jīng) | |
功效 | 健脾利濕 |
功效分類 | 健脾利濕藥 |
主治 | 納呆;腹瀉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9~15g。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yùn)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 | Diospyros morrisiana Hance |
科屬分類 | 柿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