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螞蟥藤、十丈藤、龍須藤、土白芍、假黃藤、細(xì)綠萎藤、勾華、側(cè)莧
|
漢語拼音 |
xing teng
|
英文名 |
|
藥材基原 |
為鐵青樹科植物赤蒼藤的全株。
|
動植物形態(tài) |
常綠藤本,長5-10m。具腋生卷須;枝纖細(xì),綠色,有不明顯的條紋。單葉互生,紙質(zhì)至厚紙質(zhì);葉柄長3-10cm;葉片卵形、長卵形或三角狀卵形,長8-20cm,寬4-15cm,先端漸尖,鈍尖或突尖,基部變化大,微心形、圓形、截平或?qū)捫ㄐ,上面綠色,下面粉綠色;基出脈3條,稀5條,側(cè)脈2-4對,在背面突起,網(wǎng)脈疏散;▋尚,排成腋生的二歧聚傘花序,花序長6-18cm,分枝及花梗均纖細(xì),花后漸增粗、增長,總花梗長4-9cm;花萼筒長0.5-0.8mm,具4-5裂片;花冠白色。裂齒卵狀三角形,雄蕊5,與花冠裂片對生,花絲極短,花藥2室,縱裂;子房埋于花盤內(nèi),3心皮,1室;花柱極短,圓錐形,頂端3淺裂。核果,熟時為增大成壺狀的花萼所包圍,果熟后包圍果實(shí)的萼筒與果實(shí)分離并裂開成不規(guī)則的3-5片外彎的裂瓣;果梗長1.5-3cm;種子1顆,藍(lán)紫色;ㄆ4-5月,果期5-7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華南及貴州、云南、西藏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海拔280-1500m的低山丘陵或山區(qū)溪邊、山谷、密林或疏林、林緣或灌叢中。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春、夏季采收全株,除去雜質(zhì),洗凈,鮮用或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微苦;性平
|
歸經(jīng) |
|
功效 |
清熱利濕;祛風(fēng)活血
|
功效分類 |
清熱利濕藥;祛風(fēng)活血藥
|
主治 |
水腫;小便不利;黃疸;半身不遂;風(fēng)濕骨痛;跌打損傷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9-15g;或浸酒。外用:適量,搗敷。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yùn)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Erythropelum scandens B1.
|
科屬分類 |
鐵青樹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