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漢語拼音 | zi jing mu |
英文名 | Wood of Chinese Redbud |
藥材基原 | 為豆科植物紫荊的木部。 |
動植物形態(tài) | 紫荊 落葉喬木或大灌木,栽培的常呈灌木狀,高可達(dá)15m。樹皮幼時暗灰色而有光滑,老時粗糙而作片裂。幼枝有細(xì)毛。單葉互生;葉柄長達(dá)3cm;葉片近圓形,長6-14cm,寬5-14cm,先端急尖或驟尖,基部深心形,上面無毛,下面葉脈有細(xì)毛,全緣。花先葉開放,4-10朵簇生于老枝上;小苞片2,闊卵形,長約2.5mm;花梗細(xì),長約6-15mm;花萼鐘狀,5齒裂;花玫瑰紅色,長約1.5-1.8cm,花冠蝶形,大小不等;雄蕊10,分離,花絲細(xì)長;雌蕊1,子房無毛,具柄,花柱上部彎曲,柱頭短小,呈壓扁狀。莢果狹長方形,扁平,長5-14cm,寬約1-1.5cm,沿腹縫線有狹翅,暗褐色。種子2-8顆,扁,近圓形,長約4mm;ㄆ4-5月,果期5-7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華北、華東、中南、西南及陜西、甘肅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山坡、溪邊、灌叢中。通常栽培于庭園向陽的地方。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全年均可采收,鮮時切片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苦;平;無毒 |
歸經(jīng) | 肝;腎經(jīng) |
功效 | 活血;通淋 |
功效分類 | 活血藥;利尿通淋藥 |
主治 | 婦女月經(jīng)不調(diào),瘀滯腹痛,小便淋瀝澀痛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9-15g。 |
用藥禁忌 | 孕婦忌服。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1.《開寶本草》:主破宿血,下五淋,濃煮服之。 2.《日華子本草》:通小腸。 3.《綱目》:活血行氣,消腫解毒。治婦人血氣疼痛,經(jīng)水凝澀。 |
考證 | 出自《開寶本草》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Cercis chinensis Bunge |
科屬分類 | 豆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