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名 | 一名金鈴子。又名川楝子。 |
釋名 | |
產(chǎn)地 | |
生境 | |
性味 | 味苦。性寒。有小毒。稟天之陰氣。得地之苦味以生。降也。陰也 |
歸經(jīng) | 甄權(quán))入心及小腸。入肝心包小腸膀胱四經(jīng)。兼入肺脾胃三經(jīng)。 |
藥物形態(tài) | |
品種考證 | |
養(yǎng)殖栽培 | |
采收 | |
加工 | |
鑒別 | |
貯藏 | |
炮制 | 雷公曰。凡使。酒拌。令透蒸。待皮軟。去皮去核。取肉用。凡用肉不用核。用核不用肉。如用核。捶碎。漿水煮一伏時(shí)。曬干。 |
質(zhì)量鑒定 | 出川蜀者佳。 |
主治 | 主溫瘧傷寒。大熱煩狂。殺三蟲疥瘍。利小便水道。(本經(jīng)) 主胸中大熱狂。失心躁悶。止上下部腹痛。(東垣) 瀉膀胱。好古 治諸疝。蟲痔。(大明)元素曰。熱厥暴痛。非此不能除。故心腹痛及疝氣為要藥。 |
功用 | 為泄熱之品。 安常曰。能入肝舒筋。導(dǎo)小腸膀胱之熱。因引心包相火下行。 |
用法 | 作湯浴。 |
用量 | |
毒副作用 | |
臨證應(yīng)用 | |
配伍應(yīng)用 | 茴香為使。 |
配伍禁忌 | |
妊娠禁忌 | |
食忌 | |
使用注意 | 經(jīng)疏曰。脾胃虛寒者忌用。 |
附方 | |
醫(yī)案 | |
藥用機(jī)理 | |
全文 | 苦楝子 一名金鈴子。出川蜀者佳。又名川楝子。味苦。性寒。有小毒。稟天之陰氣。得地之苦味以生。降也。陰也。茴香為使。 【主治】主溫瘧傷寒。大熱煩狂。殺三蟲疥瘍。利小便水道。(本經(jīng)) 主胸中大熱狂。失心躁悶。作湯浴。(甄權(quán))入心及小腸。止上下部腹痛。(東垣) 瀉膀胱。好古 治諸疝。蟲痔。(大明) 【歸經(jīng)】入肝心包小腸膀胱四經(jīng)。兼入肺脾胃三經(jīng)。為泄熱之品。 【前論】元素曰。熱厥暴痛。非此不能除。 安常曰。能入肝舒筋。導(dǎo)小腸膀胱之熱。因引心包相火下行。故心腹痛及疝氣為要藥。 【禁忌】經(jīng)疏曰。脾胃虛寒者忌用。 【炮制】雷公曰。凡使。酒拌。令透蒸。待皮軟。去皮去核。取肉用。凡用肉不用核。用核不用肉。如用核。捶碎。漿水煮一伏時(shí)。曬干。 |
語(yǔ)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