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名 | 蛇銜(《本經》)、威蛇(大明)、小龍牙(《綱目》)、紫背龍牙。 |
釋名 | 時珍曰:按劉敬叔《異苑》云:有田父見一蛇被傷,一蛇銜一草著瘡上,經日傷蛇乃去。田父因取草治蛇瘡皆驗,遂名曰蛇銜草也。其葉似龍牙而小,背紫色,故俗名小龍牙,又名紫背龍牙。 |
產地 | 《別錄》曰:蛇含出益州山谷,弘景曰:蛇銜處處有之。頌曰:出益州,今近處亦有。 |
生境 | 生土石上,或下濕地。蜀中人家亦種之, |
性味 | 苦,微寒,無毒。權曰:有毒。頌曰:紫背龍牙:辛,寒,無毒。 |
歸經 | |
藥物形態(tài) | 一莖五葉或七葉。 |
品種考證 | 有兩種,并生石上,亦生黃土地。當用細葉有黃花者。時珍曰:此二種:細葉者名蛇銜;大葉者名龍銜。龍銜亦入瘡膏用。 |
養(yǎng)殖栽培 | |
采收 | 八月采,陰干。 八月采根陰干。《日華子》云:莖葉俱用。五月采之。又曰:紫背龍牙,采無時。 |
加工 | 斅曰:蛇銜只用葉曬干,勿犯火。根莖不用。 |
鑒別 | |
貯藏 | |
炮制 | |
質量鑒定 | |
主治 | 驚癇。寒熱邪氣,除熱,金瘡疽痔,鼠瘺惡瘡頭瘍(《本經》)。療心腹邪氣,腹痛濕痹,養(yǎng)胎,利小兒(《別錄》)。治小兒寒熱丹疹(甄權)。止血協(xié)風毒,癰腫赤眼。汁敷蛇虺蜂毒(大明)。 紫背龍牙:解一切蛇毒。治咽喉中痛,含咽之便效(蘇頌)。 |
功用 | 辟蛇。藏器曰:蛇含治蛇咬。 |
用法 | |
用量 | |
毒副作用 | |
臨證應用 | 今以草納蛇口中,縱傷人亦不能有毒也。種之,亦令無蛇。頌曰:古今治丹毒瘡腫方通用之。《古今錄驗》治赤疹,用蛇銜草,搗極爛敷之即瘥。產后瀉。盒↓堁栏晃眨瑵饧宸跣,即蛇含是也。(《斗門方》)金瘡出血:蛇含草搗敷之。(《肘后方》)身面惡癬:紫背草,入生礬研。敷二、三次斷根。(《直指方》)蜈蚣蝎傷:蛇銜,挼敷之。(《古今錄驗》) |
配伍應用 | |
配伍禁忌 | |
妊娠禁忌 | |
食忌 | |
使用注意 | 勿誤用有蘗尖葉者,號竟命草,其味酸澀。誤服令人吐血不止,速服知時子解。 |
附方 | |
醫(yī)案 | |
藥用機理 | |
全文 | 蛇含 (《本經》下品) 【校正】并入《圖經》紫背龍牙。 【釋名】蛇銜(《本經》)、威蛇(大明)、小龍牙(《綱目》)、紫背龍牙。 恭曰:陶氏本草作蛇合,合乃含字之誤也。含銜義同。見古本草。 時珍曰:按劉敬叔《異苑》云:有田父見一蛇被傷,一蛇銜一草著瘡上,經日傷蛇乃去。田父因取草治蛇瘡皆驗,遂名曰蛇銜草也。其葉似龍牙而小,背紫色,故俗名小龍牙,又名紫背龍牙。蘇頌《圖經》重出紫背龍牙,今并為一。 【集解】《別錄》曰:蛇含出益州山谷,八月采,陰干。 弘景曰:蛇銜處處有之。有兩種,并生石上,亦生黃土地。當用細葉有黃花者。 頌曰:出益州,今近處亦有。生土石上,或下濕地。蜀中人家亦種之,辟蛇。一莖五葉或七葉。有兩種。八月采根陰干。 《日華子》云:莖葉俱用。五月采之。又曰:紫背龍牙,生蜀中,春夏生葉,采無時。 時珍曰:此二種:細葉者名蛇銜;大葉者名龍銜。龍銜亦入瘡膏用。 斅曰:蛇銜只用葉曬干,勿犯火。根莖不用。勿誤用有蘗尖葉者,號竟命草,其味酸澀。誤服令人吐血不止,速服知時子解。 【氣味】苦,微寒,無毒。權曰:有毒。頌曰:紫背龍牙:辛,寒,無毒。 【主治】驚癇。寒熱邪氣,除熱,金瘡疽痔,鼠瘺惡瘡頭瘍(《本經》)。療心腹邪氣,腹痛濕痹,養(yǎng)胎,利小兒(《別錄》)。治小兒寒熱丹疹(甄權)。止血協(xié)風毒,癰腫赤眼。汁敷蛇虺蜂毒(大明)。 紫背龍牙:解一切蛇毒。治咽喉中痛,含咽之便效(蘇頌)。 【發(fā)明】藏器曰:蛇含治蛇咬。今以草納蛇口中,縱傷人亦不能有毒也。種之,亦令無蛇。頌曰:古今治丹毒瘡腫方通用之。《古今錄驗》治赤疹,用蛇銜草,搗極爛敷之即瘥。赤疹由冷濕搏于肌中,甚即為熱,乃成赤疹。天熱則劇,冷則減是也。 時珍曰:按:葛洪《抱樸子》云:蛇銜膏連已斷之指。今考葛洪《肘后方》載蛇銜膏云:治癰腫瘀血,產后積血,耳目諸病,牛領馬鞍瘡。用蛇銜、大黃、附子、芍藥、大戟、細辛、獨活、黃芩、當歸、莽草、蜀椒各一兩,薤白十四枚。上為末,以苦酒淹一宿,以豬膏二斤,七星火上煎沸,成膏收之。每溫酒服一彈丸,日再服。病在外,摩之敷之;在耳,綿裹塞之;在目,點之。若入龍銜藤一兩,則名龍銜膏也。所謂連斷指者,不知即此膏否? 【附方】舊三,新一。 產后瀉。盒↓堁栏晃,濃煎服之甚效,即蛇含是也。(《斗門方》) 金瘡出血:蛇含草搗敷之。(《肘后方》) 身面惡癬:紫背草,入生礬研。敷二、三次斷根。(《直指方》) 蜈蚣蝎傷:蛇銜,挼敷之。(《古今錄驗》) |
語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