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處方來源
    《傷寒論》。
    

  



  

    藥物組…" />
網(wǎng)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wǎng)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wǎng)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語標準中國方劑數(shù)據(jù)庫中醫(yī)疾病數(shù)據(jù)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shù)據(jù)藥學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中國方劑數(shù)據(jù)庫 >> 正文:甘草瀉心湯功效主治藥物組成
    

甘草瀉心湯

別名
處方來源
傷寒論》。
藥物組成
甘草4兩(炙),黃芩3兩,干3兩,半夏半升(洗),大棗12枚(擘),黃連1兩。
加減
功效
益氣和,消痞止嘔。
主治
傷寒痞證,胃氣虛弱,腹中雷鳴,下利,水谷不化,心下痞硬而滿,干嘔心煩不得安;惑;常用于急慢性胃腸炎癥、白塞氏綜合癥等;產后口糜,瀉痢。
制備方法
用法用量
以水1升,煮取6升,去滓,再煎取3升。溫服1升,日3次。
用藥禁忌
臨床應用
1.急性胃腸炎:用本方不予加減,只按比例加重其劑量;甘草60g,干姜45g,大棗30g(去核),黃連15g(搗),半夏10Og,黃芩45g,共治療60例急性胃腸炎。其中未經西藥治療者49例,經西醫(yī)治療無效者11例;病程最短者4小時,最長者15天。全部用本方治愈。其中服1劑而愈者8例,2劑而愈者23例,3劑而愈者18例,4劑而愈者忘例,5劑而愈者6例。
2.狐惑:郭某某,女,36歲,口腔及外陰潰瘍半年,在某醫(yī)院確診為口、眼、生殖器綜合征,曾用激素治療,效果不好。據(jù)其脈癥,診為狐惑病,采用甘草瀉心湯加味,方用:生甘草30g,黨參18g,生姜6g,干姜3g,半夏12g,黃連6g,黃芩9g,大棗7枚,生地30g,水煎服12劑。另用生甘草12g,苦參12g,4劑煎水,外洗陰部。復診時口腔及外陰潰瘍已基本愈合,仍按前方再服14劑,外洗方4劑,患者未再復診。
3.慢性泄瀉:劉某某,男,36歲。1979年10月23日初診。4年前因傷食引起腹瀉,治后獲愈。但遇進食稍多或略進油膩即復發(fā)。發(fā)時脘腹脹悶,腸鳴漉漉,大便稀溏,挾有不消化物或粘液,日2-3次;并有心悸,失眠,眩暈,脈沉細,舌苔白而微膩,腹平軟,臍周輕度壓痛。予甘草瀉心湯白術、厚樸。服3劑,大便成形,納增,睡眠轉佳,尚有腸鳴,心悸。原方去厚樸加桂枝,續(xù)服6劑,大便正常。23個月后隨訪,未復發(fā)。使用此法治療22例慢性泄瀉,均獲較好效果。其病程有自5個月-6年,1-3年為多,計15例。治后18例癥狀消失未再復發(fā),2例半年后出現(xiàn)反復,2例無效。
4.胃虛便秘:郭某,女,21歲。主訴:便堅難解,4-5日一行,已5-6年,每次均需用通便藥,大便仍燥結如羊糞;心下痞塞不通,不知饑,不欲食,夜寐欠安,口不渴,小便正常;舌淡紅,苔薄白根微黃,脈滑。遂投甘草瀉心湯。炙甘草12g,半夏10g,干姜5g,川連3g(沖服),黃芩10g,黨參12g,大棗10枚。5劑,水煎服。藥后大便暢通,腸鳴增多。再予5劑,大便通暢,納增,心下痞塞除,諸癥悉愈。
5.白塞氏綜合癥:作者根據(jù)該病以口腔潰瘍、前陰或肛門潰瘍、發(fā)冷發(fā)熱、皮膚損害等主要癥狀,認為即是《金匱》狐惑病。用本方治療60例,均有效。其加減為:不欲食,加佩蘭;咽喉潰瘍,加升麻、犀角;口渴,去半夏,加花粉;目赤,加赤芍夜明砂;口鼻氣熱,加石膏知母;胸脅滿痛,加柴胡;濕偏盛者,加赤苓、木通;熱偏盛者,以生姜易干姜;便秘,加大黃;五心煩熱,加胡黃連。同時用《金匱》苦參湯外洗,雄黃散燒熏肛門。
6.口腔糜爛:陳某某,男,48歲,農民?谏嗝訝已20余天,尿赤,脈洪數(shù),予導赤散2劑無效,大便3日未解,于原方加涼膈散2劑。大便解,口舌糜爛遂愈。半月后復發(fā),癥狀較前為劇,舌紅絳,邊有膿瘡,尿黃。先后用二冬甘露飲、六味地黃湯加肉桂均無效。出現(xiàn)滿唇白腐,舌膿瘡增多,不能食咸味,以食冷粥充饑,口內灼熱干痛,喜用冷水漱口。于是因思日人《窗書影》所載口糜爛治驗二則,認為本證屬胃中不和所致,用甘草瀉心湯。炙甘草12g,干姜5g,半夏、黃芩、黨參各9g,川連6g,大棗6枚,2劑。藥后口內灼熱糜爛減輕,已不須漱水,仍予原方2劑而愈。
藥理作用
各家論述
1.《古方選注》:甘草瀉心,非瀉結熱,因胃虛不能調劑上下,致水寒上逆,火熱不得下降,結為痞。故君以甘草、大棗和胃之陰,干姜、半夏啟胃之陽,坐鎮(zhèn)下焦客氣,使不上逆;仍用芩、連,將已逆為痞之氣輕輕瀉卻,而痞乃成泰矣。
2.《醫(yī)宗金鑒》:方以甘草命名者,取和緩之意。用甘草、大棗之甘溫,補中緩急,治痞之益甚;半夏之辛,破客逆之上從;芩、連瀉陽陷之痞熱,干姜散陰凝之痞寒。緩急破逆,瀉痞寒熱,備乎其治矣。
3.《金匱要略釋義》:濕熱肝火生蟲而為狐惑證,故宜清濕熱,平肝火;由于蟲交亂于胃中,又當保胃氣,因人以胃氣為本,故選用甘草瀉心湯。君甘草以保胃氣;連、芩瀉心火,去濕熱。蟲疾之來也非一日,其臟必虛,臥起不安,知心神欠寧,故用人參補臟陰,安心神;大棗以和脾胃;用姜、夏者,蟲得辛則伏也。
備注
《金匱》有人參三兩。
...
評論加載中...
網(wǎng) 名: (必填項)
評論內容: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申明 -誠聘英才 - 網(wǎng)站地圖 - 醫(yī)學論壇 - 醫(yī)學博客 - 網(wǎng)絡課程 - 幫助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12017320號-1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wǎng)站 中網(wǎng)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