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處方來(lái)源 | 《朱氏集驗(yàn)方》卷一。
|
藥物組成 | |
加減 | |
功效 | 行氣降濁,宣化寒濕。
|
主治 | 腳氣。
|
制備方法 | 上為粗末,分作八服。
|
用法用量 | 隔宿用水3大碗,慢火煎,留1碗半,去滓;用水2碗,煎滓取1小碗,2次以煎相和,安頓床頭,次日五更分2-3服,只是冷服,冬月略溫亦得,服了用餅餌壓下。如服不盡,留次日漸漸吃亦可。服此藥至天明,大便當(dāng)下1碗許黑糞水,即是腎家感寒濕毒氣下來(lái)也。至早飯前后,痛住腫消,但只是放遲遲吃物,候藥力過(guò)。
|
用藥禁忌 | |
臨床應(yīng)用 | |
藥理作用 | |
各家論述 | |
備注 | 《景岳全書(shū)》陳皮作橘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