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處方來(lái)源 | 《圣惠》卷六十三。
|
藥物組成 | |
加減 | |
功效 | 排膿止痛。
|
主治 | 一切癰疽發(fā)背潰后日夜疼痛。
|
制備方法 | 上件藥,先取油,安鐺內(nèi),煉沸;當(dāng)歸等6味細(xì)銼,下入油中,煎白芷赤焦色,綿濾去滓,凈拭鐺中油,卻安入鐺中;依前慢火熬,下蠟并黃丹,不住手以柳木蓖攪,候色黑,次下密陀僧、鹿角膠、鹽花,次下膩粉,次下乳香,次下朱砂、麝香等,慢火熬攪,候藥黑光,即滴入水內(nèi),如硬軟得所,藥成,入鈔鑼中待凝冷,即于凈地上安1宿,以物蓋,出火毒。
|
用法用量 | 每用,故帛上攤貼,日再換之。
|
用藥禁忌 | |
臨床應(yīng)用 | |
藥理作用 | |
各家論述 | |
備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