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昏倒,不醒人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偫▉碚f,中風屬危急重證,臨床極為常見。中風一病,既大且重,尤其中臟腑,死亡率高,雖幸回蘇,亦多留后遺癥,往往遷延日久,不易恢復(fù);如不慎重,又有復(fù)中之可能。
依據(jù)有無神智改變而分為中經(jīng)絡(luò)與中臟腑兩大類。中經(jīng)絡(luò)又分外風與內(nèi)風兩證。外風多無先兆癥狀而有外感表現(xiàn),治宜疏風解表,和營通絡(luò),扶正祛邪;內(nèi)風常有先兆癥狀而無六經(jīng)形證,治宜滋陰潛陽,鎮(zhèn)肝熄風。中臟腑主要表現(xiàn)為卒然昏仆,不省人事,須注意有閉脫之分。閉證又依其熱象的有無分為陽閉與陰閉。脫正則為元氣衰敗、陰陽即將離絕之證,治宜回陽救逆,扶正固脫。
中風類證鑒別表(p457)
共同特點 | 病名 | 發(fā)病年齡 | 昏仆特征 | 昏仆時間 | 后遺癥狀 | 預(yù)后轉(zhuǎn)歸 |
---|---|---|---|---|---|---|
突然昏倒 不醒人事 | 中風 | 多在40歲以上 | 口眼喎斜半身不遂 | 較長 | 口眼喎斜失語偏癱 | 昏迷程度深者可死亡 |
厥證 | 任何年齡 | 面色蒼白四肢厥冷 | 較短 | 無 | 嚴重者可一厥不復(fù) | |
癇證 | 任何年齡 | 畜叫跌仆,抽搐吐涎, 面肌抽動,目睛上視 | 較短 | 無 | 如常人 |
共同點 | 病名 | 肢體特征 | 疼痛 | 肌肉萎縮 | 伴有癥狀 | 起病 | 病史 |
---|---|---|---|---|---|---|---|
肢體 運動 功能 障礙 | 中風 | 半身不遂多痿軟 無力或拘急僵硬 | 多無 | 有 | 口眼歪斜, 舌強語塞 | 較急 | 多有卒仆昏迷、眩暈、頭痛病史 |
萎證 | 軟弱弛緩呈對稱性 | 無 | 有 | 多見于下肢 | 實證較急 虛證較緩 | 多先有肝脾腎虧損或感受外邪 | |
痹證 | 關(guān)節(jié)肌肉疼、 麻腫沉不對稱 | 有 | 有 | 可見表證 | 較緩 | 外感風寒濕熱之邪 | |
痙證 | 四肢抽搐角弓反張 | 無 | 無 | 項背強直 | 較急 | 較多見感受外邪所致 |
中風辨證論治簡表(p466)
分類 | 中經(jīng)絡(luò) | 中臟腑 | |||
---|---|---|---|---|---|
脈絡(luò)空虛 風邪入中 | 肝腎陰虛 風陽上擾 | 閉證 | 脫證 | ||
陽閉 | 陰閉 | ||||
癥狀 | 肌膚不仁,手足麻木,突然口眼歪斜,言語不利口角流涎,甚則半身不遂。或兼見惡寒,發(fā)熱肢體拘急,關(guān)節(jié)酸痛等證。舌苔薄白脈象浮數(shù)無力 | 平素頭暈頭痛,耳鳴目眩,少寐多夢,突然發(fā)生口眼歪斜,舌強語謇,或手足重滯甚則半身不遂等癥,舌質(zhì)紅或苔膩,脈弦細數(shù)活弦滑 | 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牙關(guān)緊閉,口噤不開,兩手握固,大小便閉,肢體強痙,面赤身熱,氣粗口臭,躁擾不寧,舌苔黃膩,脈象弦滑而數(shù) | 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牙關(guān)緊閉,口噤不開,執(zhí)業(yè)藥師兩手握固,大小便閉,肢體強痙,面白唇暗,靜臥不煩,四肢不溫,痰涎壅盛,舌苔白膩,脈象沉滑緩 | 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目合口張,鼻鼾息微,手撒肢冷汗多,大小便自遺,肢體癱軟,舌痿,脈細弱 |
病機 | 正氣不足,脈絡(luò)空虛,風邪入中經(jīng)絡(luò),氣血痹阻 | 腎陰虧虛,肝陽上亢,陽動化風,風痰走竄經(jīng)絡(luò),脈絡(luò)不暢 | 肝陽暴張、陽升風動、氣血上逆,挾痰火上蒙清竅 | 濕痰偏盛,風挾濕痰,上蒙清竅 | 元氣衰微,陽浮于上,陰竭于下,陰陽將離,心神頹敗 |
治法 | 活血祛風,通經(jīng)活絡(luò) | 育陰潛陽,鎮(zhèn)肝熄風 | 清肝熄風,辛涼開竅 | 豁痰熄風,辛溫開竅 | 扶正固脫,益氣回陽 |
方 藥 | 牽正散加味 | 鎮(zhèn)肝熄風湯 | 局方至寶丹, 安宮牛黃丸, 羚羊角湯加減 | 蘇合香丸, 滌痰湯加減 | 參附湯加減 |
中風恢復(fù)期(p466)
半身不遂 | 言語不利 | ||
---|---|---|---|
氣虛血瘀脈絡(luò)痹阻 | 肝腎虧損筋骨失養(yǎng) | 風痰阻絡(luò) | 腎虛精虧 |
患肢痿軟無力,縱緩不收,面色萎黃,口眼歪斜,語言謇澀,口角流涎,或見肢體麻木,小便頻數(shù)或遺尿不禁,舌淡紫或有瘀斑苔白,脈細澀或弱 | 偏廢不仁,患側(cè)筋骨萎軟足難任地,伴見眩暈耳鳴,虛煩失眠,面赤唇紅,舌喑不語,舌質(zhì)紅絳,苔少脈弦細數(shù) | 舌體短胖,強硬不靈,語言謇澀,口角流涎,伴見肢體麻木,肌膚不仁,脈象弦滑,舌苔黏膩 | 舌體瘦小,萎軟不用,甚者音喑失語,并見腰膝酸軟,足痿,不任履地,心悸氣短舌淡紅苔少,脈細弱 |
正氣虧虛,脈絡(luò)瘀阻,筋脈肌肉失養(yǎng),固攝失職 | 肝腎虧虛,陰虛陽亢,脈絡(luò)瘀阻,筋骨失養(yǎng) | 風痰上阻,舌絡(luò)失和 | 腎精虧虛,不能上床 |
益氣活血,化瘀通絡(luò) | 滋補肝腎,壯筋起痿 | 祛風除痰,宣竅通絡(luò) | 滋補肝腎,利竅開音 |
補陽還五湯 | 地黃飲子加減 | 解語丹加減 | 地黃飲子加減 |
陰閉陽閉鑒別表(p461)
共有癥 | 區(qū)別 | 面色 | 神志 | 四肢 | 口唇 | 呼吸 | 舌像 | 脈像 |
---|---|---|---|---|---|---|---|---|
突然昏仆,不省人事 牙關(guān)緊閉,口噤不開 兩手握固,大小便閉 肢體強痙,舌喑不語 | 陽閉 | 顏面 潮紅 | 煩躁 不寧 | 手足 溫熱 | 紅而 干燥 | 氣粗 口臭 | 舌質(zhì)紅, 苔黃膩 | 弦滑或 弦數(shù) |
陰閉 | 面醫(yī).學(xué)全在線白 無華 | 靜臥 不煩 | 四肢 欠溫 | 黯而 濕潤 | 痰聲 漉漉 | 舌質(zhì)暗, 苔白膩 | 沉滑或 沉緩 |
閉、脫二證鑒別表(p463)
共有癥 | 區(qū)別 | 四肢 | 五官 | 二便 | 汗液 | 脈像 | 舌像 | 病機 | 類屬 | 治法 |
---|---|---|---|---|---|---|---|---|---|---|
突然昏倒, 不省人事, 舌謇語澀, 口眼歪斜 | 閉證 | 兩手握固, 肢體強痙 | 牙關(guān)緊閉, 口噤不開 | 大小 便閉 | 為無 汗多 | 弦滑數(shù) 或弦 | 苔黃膩 或白膩 | 邪實 內(nèi)閉 | 實證 | 袪邪 開閉 |
脫證 | 手撒肢冷, 肢體癱軟 | 目合口開, 鼻鼾息微 | 二便 自遺 | 汗多 不止 | 微細欲絕 | 苔萎軟 或短縮 | 陽氣 欲脫 | 虛證 | 扶正 固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