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經脈
十二經脈是經絡系統(tǒng)的主體,具有表里經脈相合,與相應臟腑絡屬的主要特征。包括手三陰經(手太陰肺經、手厥陰
心包經、手少陰心經)、手三陽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少陽三焦經、手太陽小腸經)、足三陽經(足陽明胃經、足少陽膽經、足太陽膀胱經)、足三陰經(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也稱為“正經”。
十二經脈的體表分布規(guī)律:十二經脈在體表左右對稱地分布于頭面、軀干和四肢,縱貫全身。
六陰經分布于四肢內側和胸腹,六陽經分布于是四肢外側和頭面、軀干。
十二經脈在四肢的分布規(guī)律是:三陰經上肢分別為手太陰肺經在前、手厥陰心包經在中、手少陰心經在后,下肢分別為足太陰脾經在前、足厥陰肝經在中、足少陰腎經在后,其中足三陰經在足內踝以下為厥陰在前、太陰在中、少陰在后,至內踝8寸以上,太陰交出于厥陰之前。
三陽經上肢分別為手陽明大腸經在前、手少陽三焦經在中、手太陽小腸經在后,下肢分別為足陽明胃經在前、足少陽膽經在中、足太陽膀胱經在后。
十二經脈在軀干部的的分布是:足少陰腎經在胸中線旁開2寸,腹中線旁開0.5寸處;足太陰脾經行于胸中線旁開6寸,腹中線旁開4寸處;足厥陰經循行規(guī)律性不強。足陽明胃經分布于胸中線旁開4寸,腹中線旁開2寸;足太陽經行于背部,分別于背正中線旁開1.5寸和3寸;足少膽經分布于身之側面。
十二經脈表里屬絡關系:十二經脈在體內與臟腑相連屬,其中陰經屬臟絡腑,陽經屬腑絡臟,一臟配一腑,一陰配一陰,形成了臟腑陰陽表里屬絡關系。即手太陰肺經與手陽明大腸經相表里,手厥陰心包經與手少陽三焦經相表里,手少陰心經與手太陽小腸經相表里,足太陰脾經與足陽明胃經相表里,足厥陰肝經與足少陽膽經相表里,足少陰腎經與足太陽膀胱經相表里;楸砝锏慕浢}在生理上密切聯系,在病理上相互影響,在治療時相互為用。
十二經脈的循行走向:手三陰經從胸走手,手三陽經從手走頭,足三陽經從頭走足,足三陰經從足走腹(胸)。
十二經脈的交接規(guī)律:陰經與陽經(互為表里)在手足末端相交,陽經與陽經(同名經)在頭面部相交,陰經與陰經在胸部相交。
十二經脈的
流注順序:十二經脈的流注是從手太陰肺經開始,陰陽相貫,首尾相接,逐經相傳,到肝經為止,從而構成了周而復始、如環(huán)無休的流注系統(tǒng)。將氣血周流全身,起到濡養(yǎng)的作用。
奇經八脈
奇經八脈即別道奇行的經脈,包括督脈、任脈、沖脈、帶脈、陰維脈、陽維脈、陰蹻脈、陽蹻脈共8條。
奇經八脈的分布規(guī)律:奇經八脈的分布部位與十二經脈縱橫交互,八脈中的督脈、任脈、沖脈皆起于胞中,同出于會陰,其中督脈行于背正中線;任脈行于前正中線;沖脈行于腹部會于足少陰經。奇經中的帶脈橫行于腰部,陽蹻脈行于下肢外側及肩、頭部;陰蹻脈行于下肢內側及眼;陽維脈行于下肢外側、肩和頭項;陰維脈行于下肢內側、腹和頸部。
奇經八脈的作用:一是溝通了十二經脈之間的聯系,將部位相近、功能相似的經脈聯系起來,起到統(tǒng)攝有關經脈氣血,協(xié)調陰陽的作用;二是對十二經脈氣血有著蓄積和滲灌的調節(jié)作用,奇經八脈猶如湖泊水庫,而十二經脈之氣則猶如江河之水。
奇經八脈中的任脈和督脈,因有其所屬的腧穴,故與十二經全稱為“十四經”。十四經均具有一定的循行路線、病候和所屬腧穴。
-----------請關注本人分享的十二經脈、奇經八脈網址,觀看經脈動態(tài)走向。
-----------建議看看 內證觀察筆記一書
-----------不知“78肖”提到的網址在哪?
本人感覺奇經八脈、十二正經在中醫(yī)理論和中醫(yī)治療中很重要。要認真學習。
-----------陰經屬臟絡腑,陽經屬腑絡臟 這句話我怎么也不理解啊,請幫我解釋一下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