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崇仲圣堂主人 于 2011/3/7 20:17 編輯 payment-defi.com/yishi/予治一嫗,患美尼埃綜合癥,時發(fā)頭暈,發(fā)則惡心
嘔吐,如坐舟船,不能起身,神疲乏力,余無不適,治以
澤瀉湯,疏方澤瀉30g、
白術(shù)12g,后本想書5劑水煎服,余光觀察其微蹙眉,予不露聲色,在方后書
天麻6g、
法夏12g,其轉(zhuǎn)憂為喜,續(xù)加生
姜6片、
陳皮12g、
茯苓12g、
炙草6g,5劑愈之十之八九,復(fù)診告之曰:予初方為仲圣圣方,藥簡廉而效宏,后方乃合后賢
半夏白術(shù)天麻湯,效恐不如前方而價高,予慮汝不信加之,實不得己耳,信之,再服
澤瀉湯而愈,十劑藥值30余元
-----------現(xiàn)在是病人指導(dǎo)醫(yī)師處方,為之一嘆!
-----------有時候是有點無奈
-----------
劉渡舟大醫(yī):
水眩: <金匱要略方論> 說:"心不有支飲, 其人苦冒眩"支飲"為四飲之一。 它好象水之有派, 木之有枝, 鄰于心下, 偏結(jié)不散, 故名曰支飲。 若支飲之邪上犯頭目, 則出現(xiàn)冒眩的癥狀。 冒, 指頭如物冒, 昏冒而神不清爽; 眩, 指目眩而見黑花撩擾。 除此之外,支飲。本身也有獨立的證候, 據(jù) <金匱>記載:"咳逆倚息, 短氣不得臥, 其形如腫", 乃是支飲的證候。
根據(jù)以上的診斷, 當(dāng)用澤瀉湯, 急滲在上之水勢, 兼崇中州之土氣。 因土能制水, 脾又能運濕故也。
<金匱> 澤瀉湯: 澤瀉30克、 白朮 15克。
為了理論結(jié)合實踐起見, 茲舉澤瀉湯治驗三例, 藉以推廣臨床應(yīng)用, 以補(金匱) 記載之略。
其一: 1967年在湖北潛江縣, 治一朱姓患者, 男, 50歲,因病退休。 患病己兩載, 百股治療無效。 其所患之病, 為頭目冒眩, 終日昏昏沉沉, 如在云霧之中。 且兩眼懶睜, 兩手發(fā)顫, 不能握筆寫字, 頗以為苦。 切其脈弦軟, 視其舌肥大異常, 苔呈白滑, 而根部略膩。
[辨證]: 此證為澤瀉湯的冒眩證。 因心不有支飲, 則心陽被遏, 不能上煦于頭, 故見頭目冒眩證; 正虛有飲, 陽氣不充于筋脈, 則兩手發(fā)顫; 陽氣被遏, 飲邪上冒, 所以精神不振、 懶于睜眼。 至于舌大脈弦, 無非支飲之象。
[治法]: 滲利水邪, 兼崇脾氣
[方藥]: 澤瀉24克, 白朮 12克
[方義] 澤瀉氣味甘寒, 生于水中, 得水陰之氣, 而能制水。 一莖直上、 能從下而上, 同氣相求, 領(lǐng)水飲之氣以下行。 然猶恐水氣下而復(fù)上, 故用白朮之甘溫, 祟土制水, 必筑堤防也。 或間, 此證為何不用苓桂朮甘湯溫藥以化飲? 蓋澤瀉湯乃單刀直人之法, 務(wù)使飲去而陽氣自達; 若苓桂朮甘湯, 則嫌其甘緩而戀濕, 對舌體碩大, 苔又白膩, 則又實非所宜。 若服澤瀉湯后, 水濕之邪已減, 而苓桂朮甘之法, 猶未可全廢, 亦意在言外矣。
患者服藥后的情況, 說來亦頗耐人尋味。 他服第一煎, 因未 見任何反應(yīng), 乃語其家屬曰:"此方僅兩味藥, 吾早已慮其無效,今果然矣。孰料第二煎后, 覆杯未久, 頓覺周身與前胸后背濈濈 汗出, 以手拭汗而粘, 此時身體變爽, 如釋重負, 頭清目亮, 冒 眩立減。 又服兩劑, 繼續(xù)又出些微汗, 其病從此而愈。
其二: 1973年曾治一黃姓婦, 32歲。
患
頭痛兼頭重, 如同鐵箍勒于頭上, 其病一年有余, 而治療無效。 切其脈沉緩無力, 視其舌體則碩大異常, 舌苔則白而且 膩。
[辨證]: 此證為水飲挾濕, 上冒清陽, 所謂.因于濕, 首如裹"。
[治法]: 滲利水濕, 健脾化飲
[方藥]: 澤瀉18克, 白朮 10克, 天麻6克
此方共服四劑, 一年之病, 從此漸漸而愈。
其三: 魏x x, 男, 60歲, 河南人。
患頭暈?zāi)垦#?兼有
耳鳴, 鼻亦發(fā)塞, 嗅覺不靈。 病有數(shù)載,屢治不效, 頗以為苦。切其脈弦, 視其舌則胖大無倫, 苔水滑而白。
【辨證】: 此證心下有飲, 上冒清陽, 是以頭冒目眩; 其耳鳴, 鼻塞, 則為濁陰踞上, 清竅不利之所致。
【治法】:滲利水濕
【方藥】:澤瀉24克, 白朮 12克
此方服一劑而有效。 又服五劑, 則頭暈、 目眩、 耳鳴‧ 鼻等證衰其大半, 轉(zhuǎn)方用
五苓散溫陽行水而收全功;騿: 朱案服澤瀉湯后, 為何汗出? 答曰: 此證為水濕之邪郁遏陽氣而不得伸, 今用澤瀉湯量大而為專, 利水行飲為捷。 葉香巖說:"通陽不在溫, 而在利小便", 今小便一利, 使水濕邪氣有路可出, 而三焦陽氣同時得通, 故能表里和暢汗出而使病解。澤瀉湯證, 原文過略, 難以掌握辨證要點, 通過五十年實踐觀察, 指出此方之脈‧ 舌特征以推廣澤瀉湯臨床之用。
-----------
回復(fù) 悟宙 的帖子謝先生加注,予受益于大醫(yī)劉渡舟先生頗多
-----------此婦,為予之近鄰,美尼埃綜合癥每年必發(fā)作一二次,發(fā)則痛苦不堪,精神疲乏,服用澤瀉湯后,“隨訪”數(shù)年,未見其復(fù)發(fā)
-----------
本帖最后由 susuy 于 2011/8/13 16:27 編輯 www.med126.com--
-----------
本帖最后由 崇仲圣堂主人 于 2011/8/13 10:58 編輯 payment-defi.com/rencai/回復(fù) susuy 的帖子卒嘔吐,心下痞,膈間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湯主之。
小半夏加茯苓湯方
半夏一升 生姜半斤 茯苓三兩(一法四兩) 右三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五合,分溫再服
仲圣行文,嘔吐為先,半夏之用多在于嘔,本證主訴頭暈,嘔吐在后
仲圣論痞,多在脾胃,小半夏加茯苓湯治濁陰不降(本)而至膈間有水、清陽不升,小半夏加茯苓湯降濁陰治本之法也
心下有痰飲,胸脅支滿,目眩,苓桂術(shù)甘湯主之。
苓桂術(shù)甘湯方
茯苓四兩桂枝三兩 白術(shù)三兩甘草二兩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小便則利
予之理解,病位主要在脾,脾主升精失司,水停心下而治目眩,苓桂術(shù)甘湯升清陽治本之法也
仲圣云:咳逆倚息,短氣不得臥,其形如腫,謂之支飲
心下有支飲,其人苦冒眩,澤瀉湯主之。
澤瀉湯方
澤瀉五兩 白術(shù)二兩 右二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溫再服。
澤瀉 味甘寒。主治風(fēng)寒濕痹,乳難,消水,養(yǎng)五臟,益氣力,肥健。久服耳目聰明,不饑,延年輕身,面生光,能行水上。一名水瀉,一名芒芋,一名鵠瀉。生池澤
澤瀉湯治濁陰不降、清陽不升(本)之眩冒,重用澤瀉降濁,佐以白術(shù)升清,仲圣言心下有支飲(咳逆倚息,短氣不得臥,其形如腫,謂之支飲——周揚俊謂:“宗氣不利,陽不得升,陰不得降”,腎為氣之根也——仲圣借支飲喻理也,非支飲之重證)而眩,經(jīng)曰:“諸風(fēng)掉眩,皆屬于肝”、 “諸病水液,澄徹清冷,皆屬于寒”,似與肺、脾、肝、腎有涉,本經(jīng)治水之藥,唯有澤瀉“養(yǎng)五臟”,舍澤瀉取誰?心下有水,而心不受邪,蓋心為君主,心具火德,無水氣凌心之支飲輕證,澤瀉甘寒,一名水瀉,其瀉腎消水之意具矣,降濁可任之,白術(shù)苦溫,升清可任之,何必用桂、附
真武湯治腎陽虛衰、水邪泛濫之證,于此證明顯不切
-----------
回復(fù) susuy 的帖子不知先生對4樓之案有何評價?
-----------崇仲圣堂兄,好案子,要多發(fā)一些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