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wǎng)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wǎng)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語標準中國方劑數(shù)據(jù)庫中醫(yī)疾病數(shù)據(jù)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shù)據(jù)藥學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民間中醫(yī) > 正文:中醫(yī)基礎理論之——燥邪
    

醫(yī)家薈萃:中醫(yī)基礎理論之——燥邪

  作者: 羅大倫
北京早晨的地鐵實在是擁擠,早晨八點左右,在四惠站換乘一號線的時候,人非常多,車門一開,大家一起往上擠,不知道為什么,現(xiàn)在車門開關的時間非常的短,結果大家都想擠上去,都用盡力氣,場面可想而知,我的形容是:非常的暴力。這種很多人在一起肢體沖突的場面,我已經(jīng)很多年沒有見到了,只是在很多年以前,遇到街上打群架的時候才遇到過——那種很多人一起迅速行動、胳膊揮舞、面目焦急驚恐的場面。幾乎每天都可以聽到擠車引起吵架的聲音。這種沖突,讓我很多次都無法接受,心里猶豫著到底是否去擠,經(jīng)常是眼看著很多車過去,我都沒有勇氣上去。后來,看到很多白領女子,斯文而來,當?shù)搅塑囬T口,突然變得暴力,迅速擠入,然后再次變得斯文,我突然明白,可能是這個社會就是要求我們具有多面性吧?于是,也和大家一起擠,這才能揮汗如雨地到達目的地。這種情形,每天都上演,考驗著我們對文明的理解,每天都經(jīng)過這種靈魂的洗禮,我估計,無數(shù)面對地鐵的人們,心里都在想著:等我有了錢,一定買車開,永遠不要擠這個地鐵了。但是,如果都開車,這個城市就會擁擠不堪。其實,我們提倡低碳經(jīng)濟,實際上要給老百姓提供低碳的條件,有關部門應該考慮,在這種大站,地鐵開門的時間應該長一點,一點小的改變,或許可以讓人們方便很多。畢竟,不開車的老百姓是城市的大多數(shù)啊。呵呵,多說了幾句。這兩天,馬上就要立秋了,結果北京的天氣真是配合,居然立刻涼爽了下來,早晚的時候,涼爽的風吹到身上,很是舒服,在北京,秋天是最美好的季節(jié)了,秋高氣爽,馬路似乎變得寬敞,遠山變得清晰,讓人容易想起一些很遙遠的事情。秋天的主氣,為燥氣,本來這是正常的氣候變化,但是,如果太過,或者我們不適應了,它就會變成傷害我們的東西,我們叫邪氣,中醫(yī)把這些外來的邪氣分成六種,分別是風寒暑濕燥火(熱),叫六yin,“yin”,就是太過的意思。燥邪,為六yin之一,是重要的外感致病因素,要找這個燥邪命名的根,還得看《黃帝內(nèi)經(jīng)》,早在《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就有“燥勝則干”的論述,但是《素問至真要大論》病機十九條卻單單沒有寫燥氣,不知道為什么,我們現(xiàn)在也無從搞懂,所以后世對燥邪的關注也不夠,后來,到了金元時期,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劉完素寫了《素問玄機原病式》,里面記載到:“諸澀枯涸……皆屬于燥”,這樣,把燥歸成為六氣之一。關于燥邪的發(fā)病季節(jié),歷代醫(yī)家眾說紛紜,歸納起來有兩種,一種認為是秋天的主氣,主要出現(xiàn)在秋天,另一種認為,各個季節(jié)都會出現(xiàn)燥邪。其實,我個人認為,各個季節(jié)都會出現(xiàn)是對的,這符合客觀情況,我們中醫(yī)從來不死板,隨機應變,冬天如果突然變暖,出現(xiàn)了很多熱證,我們不會一定要認為是寒邪為患的,因為氣候隨時在變化,不能刻舟求劍。所以,這個燥邪,是以秋天為主,所以我們用這個秋天來說事兒,因為秋天燥邪太突出了,但是我們不能認為其他季節(jié)就沒有了,大家要明白這個道理。秋天很容易被燥邪傷到,這是我們熟悉的喻嘉言先生提出的,我在《古代的中醫(yī)——七大名醫(yī)傳奇》這本書里面,寫了喻嘉言先生的故事,他是一位奇人,也是錢謙益的好朋友。喻嘉言看到《黃帝內(nèi)經(jīng)》沒有傷燥一門,古方里面也基本沒有治燥之劑,心想,我們也別什么都是以《黃帝內(nèi)經(jīng)》為準,萬一過去哪位搬運工,在搬動《黃帝內(nèi)經(jīng)》那些竹簡或者帛書的時候,給搞掉了幾條也說不定呢,于是就根據(jù)臨床實際,將“秋傷于濕”改為“秋傷于燥”,自其提出“大意謂春傷于風,夏傷于暑,長夏傷于濕,秋傷于燥,冬傷于寒”(《醫(yī)門法律傷燥門秋燥論》)這個說法以后,后世醫(yī)家無不佩服,從此燥邪在中醫(yī)里面被重視起來。比如溫病四大家之一的葉天士在《臨證指南醫(yī)案》燥篇中說:“夏熱秋燥致傷,都因陰分不足。”溫病四大家中的另一位王孟英則在《重訂通俗傷寒論》秋燥傷寒一節(jié)中說:“秋深初涼,西風肅殺,感之者多病風燥,此屬涼燥……若久晴無雨,秋陽以曝,應之者多病溫燥,此屬燥熱!蓖趺嫌⒍嗦斆鞯娜税。鋵,我要告訴大家,這個燥分為兩種,涼燥和溫燥。以前我們的教材一直寫初秋是溫燥,深秋是涼燥,我讀書的時候就覺得教材寫的不對,我自身體會,初秋天剛涼,人們多被涼氣傷到,應該是涼燥;然后適應涼了,這時候,再曬太陽,就是溫燥了;等到了臨近冬天,天更涼了,就又是涼燥了。并不是簡單的兩個階段,而是三個不同層次的階段。但是這和教材是相反的,我讀書的時候就一直和教材唱反調(diào),后來看到了王孟英的論述,人家分析得非常清楚,“秋深初涼”,王孟英生活在江南,江南的“秋深”和北方的“初秋”是一樣的,這話的重點在“初涼”,天剛剛涼的時候,我們?nèi)菀赘惺艿氖菦鲈。所以,讀書的時候要思考。有的朋友問:你講這么多理論干什么?趕快告訴我們幾個方子吧!其實,學習中醫(yī)必須懂得理論,有了理論,明白了對證,用方才能有效,否則那些方子都是死的方子,用了大多無效,這就是為什么古代那些名醫(yī),都是精通理論,講起來系統(tǒng)全面,這樣人家才能開方必效,因為這些方子是有理論指導的。那么,秋天為什么會燥呢?這個大家可以自己體會一下,夏天,天兒正熱呢,我們身體的孔竅開泄,汗液蒸發(fā),結果到了秋天,涼風立刻就來了,大家會有體會,雖然秋天的太陽也很熱,但是,只要到了樹蔭里面,立刻回感到?jīng)鏊_@樣,涼風來襲,我們的身體立刻就知道了,于是汗液立刻就收了,津液往里面走,就不往外發(fā)泄了,可是,如果收斂得太厲害了,就讓我們的體表感覺干燥,具體的感覺是鼻孔干燥,嗓子干燥,皮膚干燥等。那么,為什么會出現(xiàn)病癥呢?我們大家知道,這些津液是我們身體的防御體系的一部分,我們的防御部隊很多是靠他們運送的,甚至津液本身也參與防御,比如我們的鼻腔,里面的黏膜有沾附各種來外微生物的作用,黏膜的濕潤,就是津液在起作用,如果津液不足了,則黏膜變得干燥,外邪很容易長驅(qū)而入。所以,在我們的身體干燥的狀態(tài)下,是很容易被外邪侵襲的,這種侵襲,是因為干燥引起的,我們中醫(yī)不管到底外邪是什么病毒細菌,我們只抓住發(fā)病的原因,所以,我們統(tǒng)稱這類病因為燥邪。對于涼燥,怎么辦呢?過去一提到燥邪,很多人想到的就是滋補津液,用生地、沙參、麥冬、石斛什么的,但是,他們不知道對涼燥不能這樣,涼燥是因為受涼引起的,根本原因不是津液不足,而是津液不能輸布到全身,所以要用溫熱之藥,要用辛通之品,把津液在生發(fā)出來,讓它正常地流通到全身就可以了。這種情況在生活中常見,前天,有位朋友咨詢我,他就是感覺鼻腔干燥,里面像沒有了任何阻攔一樣,感覺風能長驅(qū)直入,微微要咳嗽,似乎要開始感冒了。他問我怎么辦?一般情況,對于干燥,大家想到的都是用滋補津液的藥物,但是我覺得這個天氣,開始涼了,他應該是初秋的涼燥,于是,告訴他,用蘇葉熬水,然后用這個水泡腳,同時喝一點湯,結果,當天晚上他就告訴我,干燥的狀態(tài)解除了。但是,如果我們適應了秋天的涼,接著,就會出現(xiàn)溫燥了。溫燥的原因是秋天太陽足,因為秋天很多濕氣收斂了,空氣穿透性變得強,很容易出現(xiàn)秋高氣爽,萬里無云的情況,此時的太陽就顯得格外的毒,如果久晴無雨,秋陽以曝,燥與熱合,則發(fā)為溫燥。溫燥則真的會傷人的津液了,它會把我們的津液蒸發(fā)出去,導致津液不足,燥邪有兩個特性,一個是易傷津液,一個是容易傷肺,所以,這種溫燥在秋天,往往會引起肺經(jīng)的病變,比如導致感冒,咳嗽,干咳少痰,痰中帶血,甚至喘息胸痛等熱證。因為肺與大腸相表里,所以還會引起大便干澀不暢等問題。最多出現(xiàn)的,用現(xiàn)代醫(yī)學的分類來說,是上呼吸道感染,最終甚至導致肺炎。對于這種情況的治療,則需要使用溫病的理論,用清熱透熱的方法,但是此時同時必須配合滋補津液之品了,什么生地、玄參、石斛、沙參等,用上以后,津液得以補充,身體才能得以恢復。這個時期,自己也可以用點食療的方法調(diào)理自己,食療要以“滋陰潤肺”為基本原則,可多食芝麻、核、糯米、蜂蜜、雪梨、甘蔗等食物?刹捎檬持喾ㄒ砸嫖干,如百合蓮子粥、銀耳冰糖糯米粥、黑芝麻粥等。這些東西有很多資料告訴大家怎么做,我就不多說了。再到深秋,和冬天接近的時候,天氣更涼了,此時涼燥再次出現(xiàn),這種燥,和寒邪結合得緊密,寒邪的致病特點是收引,其收斂作用使得腠理閉塞,汗液不能外達滋潤體表皮膚,故見無汗而干燥的表現(xiàn)。如《婺源余先生醫(yī)案吐血》中所說:“人但知冬令水冰屬寒,不知實由燥氣釀成,但此燥未化熱爾。”此時如果出現(xiàn)了此類問題,需要先從解除寒邪下手,用溫熱辛散之藥,這樣使得身體氣血流通外達,這樣燥的狀態(tài)就解除了,和初秋時候的涼燥大致相同,只是在用藥方面會稍微分量重一點! ≡镄熬秃痛蠹伊牡竭@里,其實里面還有很多內(nèi)容,以后有機會慢慢地聊,希望能介紹給大家更多的中醫(yī)基礎理論的知識。
...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wǎng)站 中網(wǎng)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