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各位老師,黃師的水脹治方有苓桂
浮萍湯和苓桂
阿膠湯,兩方如何區(qū)別應(yīng)用呢?本人的理解是苓桂浮萍湯是治水脹無氣鼓的,而苓桂阿膠湯是治水脹為主兼有氣鼓的,這樣的理解對嗎?
-----------
本帖最后由 xiaodiega 于 2011/6/15 18:13 編輯 www.med126.com苓桂浮萍湯的藥物組成是
茯苓,
澤瀉,
甘草,
桂枝,浮萍,
半夏,
杏仁,可以理解為
五苓散去
豬苓,以甘草代
白術(shù),再加浮萍、半夏、杏仁。
白術(shù)培土燥濕,在五苓散中為補土制水之要藥。然其性偏補偏守偏壅滯,相比茯苓顯得不夠活潑不夠“靈氣”,黃師似乎不太喜歡此藥(所以
黃芽湯與理中湯相比,都是用茯苓替代白術(shù))。
甘草代替白術(shù)坐鎮(zhèn)中州,調(diào)和諸藥之偏性。雖為王道之藥,然其性偏緩,如果
水腫厲害,我覺得可以去掉。五苓散中就沒用甘草(據(jù)有些說法,甘草易加重蓄水?晒﹨⒖肌<词共⒎侨绱,然急則治標,有甘草之存在,方子見效總歸緩了一些)
茯苓利水滲濕而健脾,其作用偏于中焦。澤瀉輔助茯苓之滲利,其作用偏于下焦。桂枝溫通,達乙木以行疏泄。這些都是五苓散中的原藥,比較好理解。
豬苓單純利水,可加可不加。此方中去掉了,但如果水腫厲害,也可以加上。
浮萍與杏仁配合,一宣一破,開肺氣之閉郁,再加半夏降肺胃之逆氣。肺氣順降,水道自通。
這個方子應(yīng)該偏于治療表
氣閉郁,無汗之水腫的(比如急性腎炎的一種情況?西醫(yī)我不懂,瞎猜一下)。從用藥分析或可見惡寒
發(fā)熱之表證(浮萍解表),或喘(杏仁平喘),或見水邪上犯之嘔逆(半夏降逆)。
-----------
本帖最后由 xiaodiega 于 2011/6/15 18:14 編輯 www.med126.com苓桂阿膠湯的藥物組成是茯苓,澤瀉,甘草,桂枝,阿膠。
其中前四味與苓桂浮萍湯同,也是培土滲濕疏達乙木之基礎(chǔ)組合。這個方子加了阿膠,因此比較接近
傷寒論的
豬苓湯(豬苓,茯苓,澤瀉,
滑石,阿膠),有育陰清熱之能,可能比較適合于水腫小便不利兼見發(fā)熱、渴飲、心煩等癥狀,加阿膠以養(yǎng)陰潤燥而清風(fēng)。
-----------
回復(fù) xiaodiega 的帖子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