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產權專家:保護中草藥應健全法律機制
本報訊(記者 何輝 孫明)購買一罐
銀杏茶,竟然花掉數(shù)十美元,而制作銀杏茶的原料,在中國是極普通的中草藥!昨日,在非物質文化遺產國際研討會上,多名知識產權專家稱,保護我國傳統(tǒng)中草藥已刻不容緩。
國際中藥市場,我國只占3%
“我買一罐銀杏茶要花幾十美元,產品來自美國、日本等。要知道,銀杏可是我們中國特有的東西。”昨日,來自美國亞太法學研究院中國臺灣政治大學知識產權研究所的劉江彬教授,談起我國的中草藥的保護,甚為惋惜。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校長吳漢東更是一針見血地指出,目前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最需要得到保護的就是中草藥,這其中還包括藏藥、苗藥等少數(shù)民族的特有藥材。
吳漢東說,目前中藥面臨著來自國際競爭的強大壓力。據(jù)統(tǒng)計,在國際中藥市場每年160億美元的銷售額中,我國僅占3%左右,其中70%還局限在亞洲市場。在這極為有限的出口額中,絕大多數(shù)還是原料初級品。更令人擔憂的是,占有國際市場絕大部分份額的日本,憑借的不過是來自中國漢代中醫(yī)著作的210個漢方制劑,而中國卻擁有4000種中藥制劑。
中藥傳統(tǒng)配方不利于申請專利
中藥技術在我國歷史悠久,中草藥原料也相當豐富,為什么我國沒有實行有效的知識產權保護呢?
“中藥配方的傳統(tǒng)性,導致很多中藥難以申請到專利!北本┖娇蘸教齑髮W法學院常務副院長孫國瑞說。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校長吳漢東也認為,很多中草藥配方已是公開的秘密,目前對中草藥的操作方法依然是靠火煎,技術相當落后。而國外一些廠家就正好利用這些公開的配方,再利用先進的技術,將中藥做成適合服用的片劑或膠囊,再配以精美的包裝,馬上就可以打入國際市場。
專家呼吁健全法律機制
“對我國中草藥的保護,我認為可以從兩個方面著手。”吳漢東說,首先要不斷創(chuàng)新中藥技術,并對新的技術申請專利。同時對于傳統(tǒng)中醫(yī)的配方,我們也要團結發(fā)展中國家,共同推進國際專利法律條例制度改革,爭取得到國際的承認。
重慶大學法學院博士田曉玲認為,目前我國對中藥實行保護主要依靠《中藥品種保護條例》和《藥品注冊管理辦法(試行)》等條例,存在保護效力只限于國內、沒有排他性等不足,急需建立特別的中藥專利審查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