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香港站站長 彭琳
對許多內地人而言,“香港衛(wèi)生署”恐怕是比同仁堂還閃亮的中藥“金字招牌”:嚴格的進口標準,嚴密的市場監(jiān)控,讓游客在香港購買中藥遠比在內地放心。港府和業(yè)界也致力于推動中藥的檢測和認證,希望將香港建設為具有高透明度、藥物成分療效一目了然的新型國際中藥市場。
上周二,內地最負盛名的老字號同仁堂子公司國藥在港上市,市場蜂擁追捧,股價飆升一倍。香港衛(wèi)生署卻潑上一盆冷水——當天宣布市面上出售的“同仁堂健體五補丸”查出
水銀超標5倍,須強制回收,甚至“不排除檢控相關公司”。
當然,沒有人會認為這是衛(wèi)生署有意讓同仁堂“難堪”,這類藥物回收消息,只是隔三差五就會發(fā)布的市場監(jiān)控信息。對許多內地人而言,“香港衛(wèi)生署”幾乎是比同仁堂還閃亮的中藥“金字招牌”:嚴格的進口標準,嚴密的市場監(jiān)控,讓游客在香港購買中藥材和中成藥遠比在內地放心。各類內外用中藥,和化妝品、嬰兒用品一樣,都是“自由行”旅客最愛購買的商品門類。
來香港買藥當然是有理由的。以中藥的重金屬限量標準為例,香港就比內地要嚴格得多。內地《中國藥典》中藥材內
鉛的含量限制是不能超過5mg/kg,而香港《中醫(yī)藥條例》規(guī)定僅為0.179mg/kg;水銀(汞)的限度內地為0.2mg/kg,香港僅為0.036mg/kg;常見作為毒藥的砷,內地最高限度是2mg/kg,香港則規(guī)定不超過1.5mg/kg,各項標準可相差最高數(shù)十倍。
有些人說中藥講究相生相克,不應以近似食品的嚴格標準來限制藥材中的重金屬,但這并非全部事實。至少我們祖先的中藥絕非如此。浸會大學中醫(yī)學博士崔紹漢指出,中藥受重金屬污染早已成為備受關注的課題,它們大都來自現(xiàn)代社會嚴峻的污染問題,例如砷超標常常源自水源污染,汞污染也來自于水中生態(tài)系統(tǒng),鉛則來自汽車排放廢氣等人類活動。
香港對中藥材中重金屬含量的法定標準,則與目前國際藥物的通用標準更為接近。不僅如此,目前香港市場上的中藥對于中藥材、中成藥產地GAP(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guī)范)以藥物炮制包裝中的GMP(生產質量管理規(guī)范)等多種標準上,都更接近于國際標準。
對于售賣中藥的藥品成分、藥效及毒副作用的清晰度,港府都有嚴格的要求。例如出售的中成藥說明書必須列明超過半數(shù)的有效成分種類以及每種成分的份量、功能和藥理作用、毒副作用和禁忌、成藥時須采取的預防措施等。
盡管部分內地同行不以為然,但醫(yī)療體系長期西化的香港,一直在為中藥努力建立更接近西式的標準化品質規(guī)范。
不少游客來香港都會光顧的本地中藥老字號余仁生,就采用西方植物學“指紋圖譜”用于中藥材及中成藥的品質檢測,從來源地、品種、采收期、加工炮制、毒性等方面來鑒定中藥材,建立一套質量控制標準,保證藥材素質的穩(wěn)定。另一家老字號位元堂,也嘗試從產品功能性、安全性和方便性三方面來訂立量化標準。
嚴格的中藥品質標準和精密的檢測技術,為并不出產中藥的香港在中藥市場上帶來巨大的商機。1997年香港首任行政長官董建華曾頗具前瞻性地提出,香港應該建立“中藥港”,事情雖不了了之,但隨著在港售賣的中藥品質越來越受消費者信任,香港事實上正在這一方向上邁進。
2010年,港府成立“香港檢測和認證局”,下設“推動中藥行業(yè)檢測和認證服務小組”,目的是為中藥建立一套“客觀”的評價體系,并為產品在檢測認證后頒發(fā)資質證書。小組的召集人賴福明醫(yī)生指出,香港中藥檢測和認證服務的新商機,是鑒定中藥的“真?zhèn)蝺?yōu)劣”。
香港衛(wèi)生署不斷擴充的《香港中藥材標準》到去年底已經涵蓋200種常見中藥材,每種藥材都詳細列出了性狀和鑒別方式,包括大量顯微圖片以及測定成分的方法細節(jié),F(xiàn)香港共有11家獲得認可的中藥測試實驗機構,可以為公眾提供藥材檢測服務。
有香港中藥業(yè)界人士認為,未來可大力發(fā)展經過認證的“標記藥材”,擺脫中藥數(shù)百年來僅僅依靠“老字號”口碑或內行人的介紹,“
盲目交易”的狀況!熬退銉r錢較高,只要來源清晰、質量明確、物有所值,相信港人是愿意花錢買的,‘自由行’人士何不如是?”香港現(xiàn)代化中醫(yī)藥國際協(xié)會創(chuàng)始人黃伯偉和董事胡恩權認為,以香港的技術實力和消費者對香港市場的信任度而言,發(fā)展“中藥港”條件已綽綽有余。
與香港中藥在質量、安全性上精益求精形成對照的,則是內地中藥品質日益令人憂慮。如今內地關于中藥材造假、摻入雜質、熏硫磺、漂白、用重金屬加重量等等消息時常見諸報端,消費者普遍缺乏信心。去年媒體還曾引述江蘇常州市中醫(yī)院院長張琪透露,在國家標準中明確炮制標準的藥材僅占全部藥材的2.7%;尤其濃縮沖劑類中藥飲片不合格率居高不下,藥品稽查查出的案件中,48%都涉及中藥飲片。
盡管中藥的原材料大多來自內地,但未來香港若能率先讓經過檢測認證、成分療效一目了然的優(yōu)質中藥材成為市場的主流,則有望建成一個以透明度高為特色的新型國際中藥市場,贏得全球消費者的青睞,相關的標準和經驗更可成為內地中藥市場的模范。
來源:新浪財經
-----------
本帖最后由 澤靈 于 2013/5/14 22:28 編輯 www.med126.com梁知行 發(fā)表于 2013/5/14 15:03
文/新浪財經香港站站長 彭琳
對許多內地人而言,“香港衛(wèi)生署”恐怕是比同仁堂還閃亮的中藥“金字招 ...
不論在哪,人們寧可多花些錢買品質好的商品,中藥乃人命所系,更不需說,藥品沒有品質,就沒有商業(yè)生命,也會誤人性命。-----------香港的中藥用西藥的元素分析來判斷,錯了,
有時候就要用那點汞和鉛來治病,對癥就不是毒嘛
香港的中藥長得太漂亮了,估計沒有原始的藥力強
無非是先用泡干凈,再烘干,多泡幾次,藥力就弱了
象
傷寒論都是用野生的生藥,除了
附子要炮制
-----------香港是人畜不分的社會
-----------國人意識根深蒂固:自己的孩子,別人的媳婦就是好。。。。!
-----------因為我們的Z*F沒有管理能力,所以連我們的食物和藥物都不安全,這是我們民族的悲哀。我不贊成前面幾位的說法,文章里已經說了,汞和鉛是環(huán)境和水源污染導致的,并不是藥材的本來面目。
人家的Z*F有這個管理能力,那我們就買他們的。我買附子都是買臺灣的科學中藥,非常放心,還省得煎那么長時間。
-----------祖國的東西假的太多
-----------同仁堂,這個大門頭,當年的藥,的確很值得信賴,否則,不會有后來的大名聲?涩F(xiàn)在,他的靈魂人物,還在嗎?到過亳州的同仁堂,看了藥柜里面的中藥,也在我的常住地買過這個牌子的中成藥,實話說,不敢恭維。港府當局認真負責、實事求是的做法,是港民的福氣。
-----------
本帖最后由 飆魂 于 2013/5/28 19:14 編輯 www.med126.comvirgn 發(fā)表于 2013/5/14 22:49
香港的中藥用西藥的元素分析來判斷,錯了,
有時候就要用那點汞和鉛來治病,對癥就不是毒嘛
香港的中藥長 ...
哪來的野生中藥,而且市面上的附子都有有毒的膽巴炮制的,你不知道的?
重金屬污染跟中藥鉛和汞無關,說的是大氣污染嚴重,在這種環(huán)境下種植的中藥會吸收土壤和空氣中的重金屬,造成重金屬超標,重金屬在體內無法代謝,積少成多導致器官衰竭。
古代沒化工廠,所以沒這方面的顧慮
不是說你
麻黃湯里的麻黃里加點重金屬鉛就能治好病,不加就治不好。
-----------這個跟制度執(zhí)行力有關系,就像法律,他是窮人的枷鎖,有錢有權人的救命草一樣。有的地方當官執(zhí)政為民,有的地方當官執(zhí)政為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