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非常感謝各位朋友這幾天對本人的關注和鼓勵。
有一位前輩說瀉水力量的強弱不可以輕斷,我覺得這個說得很好,我之所以說苓桂棗甘湯在三個苓桂湯中瀉水力量最強,是因為在這個方中茯苓用了8兩,是其他兩方的兩倍或以上。
有一位前輩說附子有傷肝的嫌疑,“從其性而衰之”,其實這句話如果理解成“縱其性而衰之”我個人覺得似乎更容易理解一些。
附子那一篇,我個人并不認為是中毒,中毒的感受和我所描述的感受是不一樣的,因為我試吃附子并不止一次,造成摔跤也不止一次。我認為是“附子、桂枝”的組合,把身體腎臟里的能量調動并經(jīng)心臟發(fā)泄了出來,這個能量有多可怕,大家可以看出來,其實。生附子的確是治療各種癌癥和腫瘤的一味好藥。這味藥至少可以把腎臟里的能量合理地調動出來,充分地使用。
有一位前輩對我是否能夠順利從醫(yī)并養(yǎng)活家人表示關心,本人非常感謝,這可能也是很多人都很關心的。本人生活簡樸,雖然家在鄉(xiāng)鎮(zhèn),但早已看破“房市”里面的游戲,根本不打算趟這些渾水,讓他們瘋狂去吧。本人在國有大型企業(yè)工作七年,一直做到中層管理,雖然只是掙些微薄的薪水,但自信積蓄尚可以支撐一家人幾年的生活費用。
至于拿證,算了吧。像我這種情況,拿個證,至少要花十萬。
其實,從始至終我想說的事情都很簡單,只要大家認真讀一讀《傷寒名醫(yī)驗案精選》,一定會從這本書中有所收獲。如果有一天,有人愿意告訴我:“傷寒雜病論”確實理解成一本醫(yī)案更好,我個人會覺得很欣慰。如果某一天有人告訴我:六經(jīng)辯證雖然全面但是有點兒混亂,我會放下手里的一切去找他徹夜長談。古中醫(yī)的確不是這么地難。
是的,我的醫(yī)案并不多,我以后再也不談醫(yī)理,醫(yī)理并不適合這個浮躁的社會。
其實,從這本書里,大家都可以看到這些名家們基本上是三副藥搞定,這是任何一個醫(yī)案都應該有的效果,學中醫(yī)的人當以此為目標。當然,已經(jīng)有部分當今的高手做到了這一點。
如果每位醫(yī)生都能夠做到“一劑知,三劑愈”,相信再也沒有人會花這么多冤枉錢,受這么多不該受的罪了,丟這么多不該丟的命了。
我原本想把每個方子在體內的作用范圍、加減化裁的心得公布出來,甚至對應癥狀都可以作一些思考和探討。但是得知歐美日等國已經(jīng)開始大量注冊中國的藥方,如果他們再知道了這些藥方怎么使用,做成中成藥后投放到中國市場,可能中國的中醫(yī)再也沒有喘息的余地了。
有位朋友說我“恬不知恥”看到這里可能覺得更甚,其實,我可以負責地告訴你,我前面所寫出的理論、心得、感受,一成也不到。如果各位覺得前面的幾篇如果對大家的思考有一點兒沖擊的話,那么就請多從我推薦的這本書里找找更多的沖擊吧。
我本來想花三個月的時間把仲景方、傅青主方都寫一點兒出來。第三個月可以談一下四診,可以談一談辯證。其實中醫(yī)最根本的東西只有五行,沒有六經(jīng)。當然我并沒有說沒有經(jīng)絡。中醫(yī)最根本的東西只有辯證和論治,千萬不可唯條辯是從。從桂林版的《傷寒雜病論》中大家就可以知道張仲景是如何靈活化裁和使用這些藥材的了。只要把中醫(yī)最根本的東西搞得透徹了,一個月學好仲景方根本不在話下。
究竟要多少味藥才夠,我個人覺得,并不是越多越好,仲景方中并沒有多少味藥。而且仲景方中當加當不加的藥,一律不加,多一味藥就會影響整個方子的氣血流動。另外,如果一個方子沒有“君臣佐使”我個人覺得,那要么就是不了解藥材,要么就是診斷不準確。一個方子里不必使用的藥材越多,只能說明越心虛。
各位朋友請相信自己吧,請相信自己是一定能夠學好中醫(yī)的!認真付出吧!
現(xiàn)在不比從前,所有的中醫(yī)資料都可以從網(wǎng)上得到,如果再學不好中醫(yī),那可能就是整個民族的問題了。我個人認為,中醫(yī)是完全可以自學的,包括辯證。當然,我個人認為面相書也可以視為中醫(yī)望診的一部分;而八字斷命,也和五運六氣有些關系。中醫(yī)的哲理是如此深深地植入炎黃子孫的血脈當中,學好中醫(yī)應該是自然而然、理所當然的事情。
網(wǎng)上流傳的脈法也有很多種,這個看各人體會了。但我的確認可中醫(yī)是一種心境的說法。所以我非常感謝說我“浮躁”的那位朋友。但我從來沒有想過“炒作”,有人在中醫(yī)方面炒作么?現(xiàn)在炒作大多為了“名利”。在這個網(wǎng)站上看帖子是不收費的吧,我發(fā)帖子,也沒想收過誰的錢。我實在不愿意看到別人學中醫(yī)再如我前兩年般辛苦。中醫(yī)實在不應該“被”成為一門“神學”。
這是本人最后的一篇貼子,以后就直接拿醫(yī)案出來請大家指正了。為了防止浮躁,本人要踏實讀書、閉關修性半個月,同時也是為了防止以后再被病人的病氣傷到。本人這個月暫時逗留在江蘇,如果哪位朋友方便的話,本人非常高興去學習學習。
再次感謝大家的關注和關心。本人非常感激。本人郵箱:zpmcbo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