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大蒜傳入中國已有近2000年的歷史。中國古代醫(yī)學文獻《新修本草》(唐)和《名醫(yī)別錄》(梁)就已有大蒜的記載,稱為“葫”、“
胡蒜”;《食物本草》(元)記載:“今人謂葫為大蒜,張騫使西域始得大蒜,大蒜出胡地故有胡名!睋豆沤褡ⅰ泛汀掇r政全書》記載,古代種植的蒜最初叫卵蒜。西漢張騫出使西域,從西域引進的“胡蒜”比中國栽培的卵蒜個頭大,所以稱為大蒜,卵蒜被稱為小蒜。據記載,三國時華佗就曾用大蒜調酒驅蟲。梁代的陶弘景在《名醫(yī)別錄》中指出,大蒜具有“散痛腫匿瘡,除風邪,殺毒氣”等功用。唐《本草拾遺》載:“大蒜去水惡瘴氣,除風濕,破冷氣,爛癬痹,伏邪惡,宜通溫補,無以加之。”唐代蘇恭《新修本草》中說,大蒜可“下氣、消谷、化肉”。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載:“大蒜搗汁飲,治
吐血心痛。煮汁飲,治角弓反張。搗膏敷臍能達下焦、消水、利大小便;貼足心能引熱下行,治
泄瀉暴病干濕
霍亂,止衄血;納肛中能通幽治關絡不通”。《本草綱目》還詳細描述了大蒜解毒、消炎、健脾等作用:大蒜“氣味辛、溫”,“葫蒜入太陰、陽明,其氣薰烈,能通達五臟,達諸竅,去寒濕,辟邪惡,消
癰腫,化徵積肉食……攜之旅途,則炎風瘴雨不能加,食偈臘毒不能害。”大蒜性溫、味辛,有散癰腫、除風邪、殺毒氣、祛風濕、療瘡癬、健脾胃、治腎、止霍亂、止瘟疫等多種功能。
-----------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