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先天一炁
天之道
造化之源
大道無他,一而已。 一者何?即鴻濛未判之元炁,混沌未開之無極,生成萬物之太極。要之,元炁無形,謂之無極。萬物皆從無極而有形,實(shí)為天下之根,謂之太極。即此是道,圣人無可名而名之曰:一。
若無一則無物,得之則生,失之則死。
修道成真,只是此一,無有二也。
性命之道,唯此而已。 【39】
先天一炁懸于太空之中,天地間一切有象者皆有生滅,唯此炁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垢不凈,空而不空,不空而空,至神至妙,故為萬物生生不息之始炁。
知此元炁,長生之道可得,而神仙之位可證。【52】
大道之源,即真一之炁,真一之炁,即大道之根。以先天虛無一炁為本根,長生之道得矣。
真一之炁,是先天性命之源,非后天之精氣神可比。此炁渾渾淪淪,浩浩蕩蕩,雖無形無象,而天下之有形有象者皆從此無形無象中出,誠為大道綱惟,天地人物之根本也。人能認(rèn)得此開天辟地之原始一炁以為一身綱紀(jì),萬事主腦,此體立而用自行,本正而末自端。
若學(xué)人不以原始一炁為本,欲修正道,而反落旁門,可悲也。
何道也?乃原始一炁,人身五官百骸之真宰,得之則生,失之則死。學(xué)人得此原始一炁調(diào)攝官骸,則毛發(fā)晶瑩,肌膚細(xì)膩。
【14】
道者何?即鴻蒙未判前,天地未兆,人物未形,混混沌沌,混然一炁,無邊無際,無量無涯,無極是也。
虛寂中育生機(jī),寥廓而含動意,所謂太極是也。
自太極一動而分陰陽,開天地,四象五行,包含個(gè)內(nèi),人物繁衍。
萬物皆有二,惟太極無二。 【25】
天地未有之先,原是虛虛無無,鴻鴻濛濛,一段氤氳先天太和元炁。醞釀久之,炁化充盈,忽而一覺而動,太極開基。動而為陽,輕清之炁上浮為天。靜而為陰,重濁之炁下凝為地。天地開辟,而人物滋生。
蕓蕓萬生,有幾個(gè)能效天地之功用哉?惟圣人(效大道生萬物之功用),從混沌“一覺”而修成大丹。【41】
先天太和一炁即人未生前懸于天地之命,此即真性真命,與天地人物合而不分之性命,亦即神仙造而為神仙之性命也。先天之性即虛無元炁,要之,一虛而已。
【1-5】
真一之炁,乃鴻濛未判之元炁,混沌初開之始炁,生天生地生人生物,莫不由之,實(shí)可超三界而出六道,不入五行八卦之中,成仙作圣,豈能外此?
【2-8】
惟先天一炁才是我生生之本,存之則生,失之則死,散之為物,凝之為仙。
【13】
人何以能仙?以道而仙。道者何?先天真一之炁!15】
道者何?清空先天一炁,無人不在其造化中。
藥是一炁,丹是練此一炁積累而就。 【4-18】
獨(dú)練一味,先天元炁。 【4-19】
先天元炁非意想作為而可得,故先天一炁名曰“虛無元炁”。
【1-22】
修道即返還我先天一炁而已。
此炁落于人身,變?yōu)殛庩柖䴙,以生五行幻化之身。我于是將陰陽五行仍返而凝成一炁,即丹矣。養(yǎng)之十年之久,必成一個(gè)至圣至靈仙子。要之,無非此元炁結(jié)成。元炁即性,惟能以一元之神,運(yùn)一元之炁,得道矣。 【4-1】
人盜天地之炁以為丹,此命在天即先天清空一炁,在人即太和一炁。
【73】
此元炁,非精非炁非神,然即精即炁即神,是精炁神合而為一者也。要修大道,非得此先天元炁不能。
修道,必以虛靈之元神養(yǎng)虛無之元炁。 【3-8】
道,一而已,二之則不是。如言真性,則空而已!5-16】
太極雖無一物,混混淪淪,無形無象,無思無為,實(shí)為天下萬事萬物之根本。
人能寂而能惺,惺而仍寂,渾渾淪淪,不識不知,氤氤氳氳,既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之際,此正坎離交媾,水火適成一炁,乾坤合體,陰陽仍還太極,純是太和在抱,太極在其中矣。太極在中,即生炁在此中,大藥大丹亦在此中。練丹者,即練此太極也。成仙做圣,亦無非此物。此物在人,即父母生前一點(diǎn)靈是也。
修之于身,豈有他妙,只是混混沌沌,無知無覺無動時(shí),忽而有知有覺有動,即有無相入,天人合發(fā),玄牝之門,生死之竅,要不過自無生有,自死而之生,自陰而及陽,乾坤之合撰,日月之合朔,人物之重生,基于此矣。
性命二者不過由太極之動靜分而出者也;煦缰杏需描泌ぺぶ餅樾裕娚T為命,性命二者,一而二,二而一者。
此陽生,動時(shí)固非,靜時(shí)亦非,惟在靜極動初,陰純陽始,其妙不過一陰一陽之動靜而已。倘不及防,即動后天念慮,迥非太極完成之物,不可以為丹。
【3-25】
此個(gè)虛無一炁,又謂真一之炁,真一之精,天然元炁,清空一炁,種種名目,要無非無聲無臭、無思無慮之真,卻不在內(nèi),不在外,隱在色身之中,謂之法身。
【1-23】
金丹一物,只是先天一炁,古人喻為真鉛,金花,白雪,白虎初弦之炁。白虎首經(jīng),黍米。延命酒,返魂漿,真人長生根。
【52】【59】【43】
不可夾雜后天
清空一炁,豈容渣滓相參雜。 【2-7】
先天清空一炁,原要此人之清空一炁方能吻合,又豈容鄙陋之姿,穢濁之腸,一腔俗慮者所得而參也。若投以昏濁,是猶冰炭之不相入也。
明心見性,立命了道,適于一無所有中立腳!5-22】
金丹即真陽,以無雜之物而成者也。稍夾雜外物,即如刀斧之鐵雜有灰滓,即不中用,何況丹道?第一要收得純清藥物,不雜以人心,始無傾丹倒鼎之患。
【5-23】
——丹經(jīng)印證:——
玄牝玄牝真玄牝,不在心兮不在腎。
窮取生身受炁初,莫怪天機(jī)都泄盡!獏味促e
勸君窮取生身處,返本還原是藥王!獜堊详
受炁之初窮本根。
——李道純
窮取生身受炁初,初者,是原始祖炁,此炁含著一點(diǎn)真陰真陽。真陰,即是自己元神。真陽,即是身中元炁。不知真陰真陽同類,萬萬無成。
(注:這里把幾大家“窮取生身受炁初”集合一處,請各位仔細(xì)思考何為“生身受炁之初”,另注意張三豐把元神元炁說成“同類!)
真陰真陽,產(chǎn)于天地之先,混元之始。此靈明黍米寶珠,于虛空之中,包含萬象,潛藏萬有,發(fā)生萬物,都是這個(gè)。離此一著,都是旁門。此物在道門中,喻真鉛真汞,一得永得,不可著于乾坤、日月、男女上。
任你旁門千萬法,除斯同類總成狂。 ——張三豐
呂洞賓:未曉真黃芽,徒勞游紫陌。妙號一黍珠,延年千萬紀(jì)。先天一炁號虛無,運(yùn)轉(zhuǎn)能教骨不枯。
陳攖寧:攝取先天一炁的功夫,是以混沌為用,乃天人合一之道,上自天仙、神仙、地仙,下至凡人僅為卻病延齡而做功夫,皆不能外此,舍此則不配談(應(yīng)只限于道家)修煉。
心得:大道由先天一炁狀態(tài)混混沌沌一無所有,“一覺”而陰陽分,天地萬物生。所以丹道同理,我返還于混混沌沌一無所有之先天一炁狀態(tài),“一覺”而真陰真陽分,小天地立,我之重生,立基于此。
請務(wù)必精研先天一炁是何狀態(tài)、為何特征,方不至于如我那樣一直錯(cuò)執(zhí)二三四五以為一。
務(wù)必真正思透先天一炁的原理,學(xué)會站在一的高度看問題。不要站在二上看問題。從真一而出的才是真二,抓住真一,真二真三自然在此中,得其一而萬事畢。切勿被二被三而誤你一生。
觀許幾人口口聲聲、引經(jīng)據(jù)典,說“虛、無、空、究竟”等等,然而真正做起功夫來,終不知究竟達(dá)到何等標(biāo)準(zhǔn)才是“虛無空”,以“無念”為真虛,以觀照為真空,以一念不起為真無,正如黃元吉先生云,嘴說放下,而真做起功夫來仍是提著放不下。
二
先天一炁分陰陽
萬物由此而生
人生根本是無極而太極,一點(diǎn)鴻濛初判之始炁。 太極,理也,生生之本。陰陽,炁也,生生之具。 離太極則無生生之本,離陰陽則無生生之具。
【3-24】
太極不存,陰陽雖具而造化失權(quán),萬物之生機(jī)盡滅。修道雖離不得真陰真陽,如無先天一炁,則丹無由結(jié),道亦難成,因道乃先天一炁結(jié)成。
惟以元炁為體,陰陽為用,金丹之道于此得。【42】
道生一炁,一炁分為陰陽,而萬物于此生矣。陰陽分而后天之物成,陰陽合而先天一炁見。 【11】
人之性命神炁,皆乾坤陰陽之所與我者,此性命之源,亦即神炁之所由立也。是玄關(guān)一動,太極開基,判而為陰陽,寄之人身則為性命,為神炁,猶是一而二。
然猶非我練丹之本領(lǐng),修道之真宰。若要真正丹本,必于太極未判之前,鴻鴻濛濛一段太和元炁,非性亦非命,即性亦即命,方洞徹源頭。
【3-9】
養(yǎng)先天之神,謂之修性。養(yǎng)先天之炁,謂之修命!4-24】
天地生生之道,不過一陰一陽往來迭運(yùn),氤氳無間而已,然而此皆是后起之物也。
若論其原,只是無極太極,渾渾淪淪,無可測識,浩浩淵淵,無可名狀。
惟靜極而動,陰陽兆象,造化分形,而陽之升于上者為天,陰之降于下者為地。太極,理也,實(shí)為天地萬物之主宰。兩儀陰陽之發(fā)端無不自太極而來。
當(dāng)其動而為陰陽,是炁機(jī)之蓄極必泄,非太極之有動也。其動也,炁機(jī)之曲而伸也。
靜及而為太極,是炁機(jī)之歸根返本,非太極之有靜也。其靜也,亦其炁之伸而曲也。
要之,炁機(jī)有動靜,而太極無動靜。天地之所以萬古不磨者,由此理此炁之運(yùn)行而已。學(xué)人務(wù)須明得這個(gè)源頭,始不落于形氣之私。
修煉要采陰陽之炁機(jī)以為長生之藥物,尤其要得太極之渾淪才是神仙之根本,二者不容偏廢。
其在人身,父母未生以前,則虛無而已,此時(shí)無動無靜,即太極也。雖無動靜,然而動靜之機(jī)無不包孕于虛無之內(nèi)。及炁機(jī)一動,落在人身,而太極判矣。人物得其理者成性,得其炁者成命。陰陽分,五官百骸從此始矣。一陰一陽往來升降,皆離不得太極之理,理既無存,炁亦因之餒矣。
我效天地之無為而行,務(wù)令百無存想,萬慮全消,即得太極之理。調(diào)其神炁,運(yùn)行周天,即是陰陽之炁。
惟以無思無慮、無作無為為本,其炁機(jī)之流行一聽天道之自然,雖無采練功夫,無作為意想,而總出之以自然,運(yùn)之以無跡,如此即虛合道,道合自然矣。
雖然初下手時(shí),人心起滅不常,氣息往來不定,不得不勉強(qiáng)以息思慮,調(diào)氣息,但不可太為著意,如太著意,皆屬后天之物,非先天之道,縱云有得于身心,亦不過健旺凡體而已,不可以生法身也,知之否? 【1-29】
練丹瑣事,自古圣賢千經(jīng)萬典說不盡金丹妙蘊(yùn),而其的的真宗,只須一言可盡。昔人云“玄關(guān)竅”,可以了結(jié)千經(jīng)萬典之意。
天地未開之前一元真炁宰于一理之中,古人無可名而名之曰無極太極,宇宙間生生化化,有形無形,有聲無聲之物類,無不包括于其中,此實(shí)為天下萬事萬物之大根本、大樞紐也。
所以動而生物,則為陽。靜而歸根,則為陰。一陰一陽,一動一靜之間,為天地人物之最玄最妙者也。
修道練丹,又豈可離此無極太極之理、陰陽動靜之炁而能有成也?學(xué)者必識得此理此炁,返之于身心日用之間,而后有道可修,有丹可練。
在藥物未生時(shí),須如天地未分,鴻濛未判之初,渾渾淪淪,混混沌沌,無可見,無可名,鴻鴻濛濛,杳無朕兆,寂寂無蹤,此殆無無極之極,不神之神者也,此即無極而太極也。此時(shí)雖無陰陽理炁,然此理此炁,為陰為陽皆蘊(yùn)蓄其中,此理炁混合為一之際,即玄關(guān)也。
至一感而動,忽而有知有覺,此玄關(guān)開時(shí),則陽生矣,即如天地初辟一般無二。
天地辟,而萬物叢生。人身開,而毛竅畢露。
此一覺,誠為萬劫之主宰。
待至動極而靜,陰又從此生矣,此陰陽之大端有如此者。學(xué)人識得此旨,金丹之道過半矣。 【5-21】
大道無他,不過一太極而已。天地之間,化化生生,極奇盡變,不可測度,豈后天之炁為之哉,殆先天一元之炁而已。
如今道侶,只練后天之炁,養(yǎng)后天之神,縱然做到極好,亦不過色身健旺耳,仍與凡夫之生死無異,不免生死輪回,六道沉淪。
道只一物,藥止一味,不得太極根源,大藥種子,雖日夜修煉,猶是有形氣之姿,而一點(diǎn)至靈至妙之神絕無也。
天地間至神至妙,至精至粹而變化無方、隱顯莫測者,莫如先天之太虛元炁,此炁渾渾淪淪,無形無象,即無極也。然古今神圣賢豪,及一切有形有象無不各得此元炁而來。
然而第曰太極,猶是虛無之端,不可以神變化。待至炁機(jī)一動,分陰分陽,而太極之功始著。
太極,理也。陰陽,炁也。理炁合一,而天地人物生矣。理炁合一,而圣賢神仙之丹成矣。
修煉必先凝神于虛,合炁于漠,此身此心渾無一物。忽然一覺而動,以我之元神化為真意主宰于二炁之回旋,而后二炁之實(shí)仍不外太極之虛,所謂真陰真陽結(jié)為一黍米之珠,微妙圓通、深不可測之神丹。
雖有水火之交,乾坤之運(yùn),此往彼來,旋轉(zhuǎn)不息,歸爐封固,烹練無遺,總是一個(gè)虛而無朕之(真)意處之,始足盜天地之元炁,此為無上上乘之妙道。
【3-21】
道家修煉始終,惟以虛無為宗。
由虛而實(shí),是謂真實(shí)。由無而有,是謂真有。
虛無者道之體,沖和者道之用。人能如此,道庶幾矣。太上曰:道生一。道何之有?虛而已。無極之先,混混沌沌,只是一虛,然至虛之中,一炁萌動。
一生二。一炁動化為陽,靜化為陰,天地生矣。其在人身,即微茫之中,一覺而動,炁機(jī)往來,動而流行者為陽為炁,靜而凝聚者為陰為精。
二生三。若無真意主之,則陰陽散亂,無由生人而成道?梢婈庩柖䴙胖g,甚賴元神真意主持其中。
三生萬物。由此一陰一陽,一動一靜,炁化流行,主宰如故,而萬物生生不窮。
道為無極,一為太極,二為陰陽,天一地二合而成三。元始虛無一炁化生陰陽,萬物之生即陰陽為之生。
學(xué)者打坐之初,掃除妄念,至虛至靜,此鴻濛未判炁象,所謂道也。
忽而一覺而動,杳冥沖醒,我于此一動之后,只覺萬象皆空,一靈獨(dú)運(yùn),或曰真意、正念,此時(shí)只一心,無二念,抱元守一。
一動為陽,主升。一靜為陰,主降。此陰此陽,皆由一而生者也。至于一呼一吸,一開一合,無不自一炁而分為二炁,此陰陽精炁,無不賴真意為之采取烹練交媾調(diào)和。此即陰陽二炁合真意為三體,皆自然而然,無安排無湊合也。
慎勿多思多慮,自大自強(qiáng),此為要訣中之要訣。否則,滿 雜妄,道將何存?如此而練,是瞎練。似此無藥無丹,空燒空練,遽行采練運(yùn)轉(zhuǎn),必傷性傷精,其為害身心不小!42】
修煉無他妙,只是一個(gè)太極。于虛靜之極,即得真一之炁,即我人未生時(shí)之真元心體在于虛空中是也,盡性而參天地,不過此虛無一點(diǎn)真炁為之感而遂通而已。人于虛無之炁認(rèn)得清楚,不許他雜,方算水源至清,可以練成仙丹。
到得虛無之極,忽然一驚而醒,一覺而動,太極開基矣。天地始判,而人物之生遂于此無窮。
此時(shí)一覺而動,即太極動而生陽,陽炁輕清,上浮為天,如人之有性。及至動極又靜,靜而生陰,陰炁重濁,下沉為地,如人之有命。
此天地一陰一陽,即人身一性一命。
然但只陰陽動靜,而無交合之道,則天地之生機(jī)不能暢遂,人身之生理斷難完成。天地必須一陰一陽相互往來,陰中含陽,陽中抱陰,方能成億萬年不敝之天地。
人身亦必一性一命相為流通,以性攝命,以命歸性,方能成億萬年不死之人身。何也?天地一陰一陽交,而生機(jī)自暢。人身一性一命合,而生炁彌長。未有天地陰陽不交而能生育無窮者,亦未有人身性命不合,而能長生不老者。
總之,性命交會始產(chǎn)本來真種。真種者何?即虛無中一點(diǎn)先天元炁,亦即太和一炁。
求之于冥漠無朕間。
不怕一,只怕積。 【2-30】
道生于鴻濛之始,混于虛無之中,視之不見,聽之不聞。修之者又從何下手?
陰陽分而后天之器成,陰陽合而先天之炁現(xiàn)。道本虛無,非陰陽無以現(xiàn)。炁屬陰陽,非道無以生。陰陽乃后天地而生,有形狀方所,不可為長生之丹。惟求道于陰陽,由陰陽而返太極,則先后混合,而大道得矣。
后之修金丹者,徒服有形之氣,而不知練無形之丹,欲其成仙也,不亦南轅北轍耶?
學(xué)者欲求至道,必先以陰陽為利器,后以虛無為根本,而大道得。自無而有,自有還無,以至于清空一炁,而大道方成。
【11】
學(xué)者欲明道體,請于天地將開未開,未開忽開而揣度之,則得道之源。而下手不患無基矣。 【4】
由太極而陰陽,是真陰真陽,無有渣滓,其去太和元炁不遠(yuǎn)。猶要知此個(gè)元炁,(無形無象)本無朕兆可尋,于何求之見之?
惟我身中真陰真陽發(fā)生時(shí)節(jié),即是元炁來入我身。學(xué)子要知元炁本無形狀,其蓬蓬勃勃者,亦是真陰真陽之炁,非天然元炁。若謂天然元炁,去道遠(yuǎn)矣。要知此中安閑恬靜者,即是元炁來歸。不離陰陽,亦不雜陰陽。 【2-17】
先天真一之炁,在先天而生乎陰陽,落后天而藏乎陰陽。
水中火發(fā),真金出礦,采取先天一味至真之炁出來以為丹本,亦非此個(gè)動炁即元炁也,又非此個(gè)有形者即是真一之炁,而要不過是此真一之炁之所發(fā)皇也。此亦猶如見影知形之意。由此思之,氤氤氳氳者仍是陰陽真炁,而主宰此真炁者,始是至真之元炁也。知否?不以后天陰陽、先天真陰真陽認(rèn)為真一之炁,庶幾近道矣。
【1-23】
先天一炁,渾渾淪淪、無形無聲、無動無靜,其所以云動者,特因后天呼吸往來升降,覺得沖動,豈先天之炁果有動乎?
我恐學(xué)者不明先天炁無有動靜,到得神凝氣調(diào)時(shí),理合歸爐封固溫養(yǎng),猶引之上升下降,如水本靜而風(fēng)之動搖不已,則終無澄泓之一境。
會得此旨,不但呼吸停時(shí)務(wù)令此元炁不動,即不停時(shí)亦當(dāng)令此真炁常凝,然后氤氳不斷,醞釀時(shí)存,以之化精化炁化神不難矣。
【5-1】
人第知一陽來復(fù)乃道之動機(jī),而不知返本還源,有象者仍歸無象。蓋有象者道之跡,無象者道之真也。
知此,則修煉不患無基矣。 【40】
——丹經(jīng)印證——
張三豐:陽里真陰,即是自己元神。陰里真陽,即是身中元炁。不知真陰真陽同類,萬萬無成。(注意同類為真陰真陽。)
須曉得內(nèi)外陰陽,同類的是何物件。不得還丹總是枉然。訪道須要訪先天。
人身造化同天地,故人身亦有真日月,道在邇,人何求之遠(yuǎn)也!
李涵虛:內(nèi)修養(yǎng)性,不能立命,今人以修性為養(yǎng)氣者,而不知其氣正孤陰也。欲要不枯,需以真陰配真陽,乃為同類之物,借問修道人,得了同類否?(注意李涵虛也把真陰真陽說為同類。)
陳攖寧:人所稟之軀體,本來是一是無。一者,先天一炁,太極。無者,天地之始,無極。無極即道,無極生太極,即道生一。一既生,于是元精流布,此一炁即初生之真種子。欲卻死,則必須窮取生身受炁初,以修性命,然后可以不死。
《道德經(jīng)》:“道生一,一生二!钡郎唬礋o極生太極,一生二,即太極生二儀,二儀即陰陽。先天一炁不可見,是謂先天。先天一炁生陰陽,乃有性命、神炁、魂魄、水火、金木之分,是謂后天。
注:此節(jié)為實(shí)修功夫中一與二之分辨,請仔細(xì)思之,切勿把二認(rèn)作一。其實(shí)上一節(jié)也全是一二之別,望讀者能精研、思透此三節(jié)天道丹道原理,大道之理一明白,則主次自知,再無患旁門左道之小術(shù)惑我迷失方向。
一句話,精思先天一炁是什么狀態(tài),什么作用,站在一的高度去看問題。要時(shí)刻知道自己的終極目標(biāo)在哪里,盡力去掉一些招招法法、枝枝節(jié)節(jié),直截了當(dāng)。
功夫越簡單,效果也越容易達(dá)到。名目越繁,步驟越多,我又是觀上,又是照下,又是進(jìn)火,又是退符,時(shí)刻又怕藥老,又思藥還嫩,一會兒該引氣走這個(gè)經(jīng)了,引導(dǎo)周轉(zhuǎn)三圈該換那個(gè)絡(luò)了,如此勞心,哪里會有進(jìn)步。
(不是太懂電腦,復(fù)制格式變形,想看原版,請到豆丁網(wǎng)搜《黃元吉丹法指要精華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