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文〈傷寒論73條〉 傷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湯主之。方三十六。 茯苓(二兩)桂枝(去皮,二兩)甘草(炙,一兩)生姜(切,三兩) 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
2,原文〈傷寒論356條〉 傷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當服茯苓甘草湯,卻治其厥,不爾,水漬入胃,必作利也。茯苓甘草湯。方八。 茯苓(二兩)甘草(炙,一兩)生姜(切,三兩)桂枝(去皮,二兩) 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
-----------瀉腎湯:救誤用汗法。其人陽氣素虛,致令陰氣逆升,心中悸動不安,冒,汗出不止方。茯苓 甘草 桂枝 生姜
五味子各三兩(《傳承集》注:各三兩:此下抄本中有新補小字按語:“按:《金匱》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湯加生姜,治飲證!贝税捶欠冻舅逃,乃抄閱者據(jù)《敦煌古醫(yī)籍考釋》127頁【按語】化裁人此。)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溫分再服。
-----------壽氏 女 69歲 山東陽谷人, 2006年7月7日,
發(fā)熱38度,惡寒身冷
頭痛,肌注安痛定,輸液菌必治,
利巴韋林,大汗熱退.第二日,不發(fā)熱,出汗,
咳嗽,身乏無力,撤肌注,按上方輸液4天 ,燒退,惡寒身冷解,汗出不解,咳嗽,胸悶,極度乏力. 2006年7月12日, 病深難受,來我處求中藥治療.診見:面黃發(fā)黑,無光澤,脈松軟無力;咳嗽,有慢支史,心慌
失眠,出汗不止,手身濕潤,無力無神.診為:氣陽兩虛,誤汗不止.疏方:茯苓15克甘草15克桂枝15克生姜15克五味子15克水煎一次頓服,兩劑.7月13日下午回診,病人述,汗止,咳嗽去,漸有氣力.再兩劑痊愈. 按:方出<<輔行訣臟腑用藥法要>>之(六)五臟瀉方..".陶曰:又有瀉方五首,以救諸病誤治致生變亂者也...........瀉腎湯救誤用汗法,其人陽氣素虛,致令陰氣逆升,心中動悸不安,冒汗出不止方." 一劑知,二劑已...雖一病例也足見<<輔行訣臟腑用藥法要>>這部道家經(jīng)典之偉大處,愿學人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