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樂山市人民醫(yī)院中醫(yī)研究室主任 余國俊
常X,男,56天,1986年2月6日初診。
患兒系8個月早產(chǎn)兒,出生20天即患肺炎;住院14天,好轉出院數(shù)日,咳喘復發(fā)。曾服麻杏石甘湯數(shù)劑病減,但停藥復發(fā),且日漸加重,不發(fā)燒。疊經(jīng)打針、服藥、輸液、輸氧,病情不減,且多次出現(xiàn)病危。西醫(yī)診斷:喘息性肺炎,先天性心臟病(房缺)。不得已,轉來中醫(yī)門診。診見:患兒精神萎靡,面色蒼白,肌膚瘦癟;咳喘氣緊,喉中痰聲漉漉,口唇發(fā)紺;啼哭之際,冷汗淋漓;夜寐不安,時而煩躁驚厥,四肢冰冷;拒進乳食,大便挾乳食殘渣;舌質淡、苔白,指紋淡紅。
考慮為體弱患感,正邪相爭已久,正不勝邪,致陰陽俱傷,風寒羈肺,肺失宣降;加之心陽衰弱,脾運不昌,正氣日衰,故爾纏綿而漸趨危殆。擬化氣調陰陽兼降氣止喘之桂枝加厚樸杏子湯加味:桂枝3g,白芍6g,甘草3g,大棗10g,生姜2片,厚樸10g,杏仁6g,蘇子10g,白芥子5g,炒萊菔子6g,葶藶子6g,黃芪15g,白術6g,茯苓6g。
服1劑,當晚汗出溱溱,喘咳、氣緊、冷汗大減,安臥。服完2劑,納開,大便正常;顏面、口唇轉淡紅。惟仍咳嗽,上方去萊菔子,加旋復花3g(包煎)、桔梗6g、法夏6g。服3劑,諸癥痊愈,精神爽慧,面色紅潤,納增,眠佳,二便正常。后有微咳,左眼眵多,服金沸草散加菊花、連翹、桑葉2劑,以后咳喘未復發(fā)。(本案已載入《桂枝湯類方證應用研究》一書棗筆者)
【進修生甲】奉例早產(chǎn)兒出生20天即患肺炎,住院14天,好轉出院數(shù)日,咳喘復發(fā),疊經(jīng)西醫(yī)藥救治,病情不減,遷延1個月,且payment-defi.com多次出現(xiàn)病危。老師接診時,心中有絕對把握嗎?
【老師】說實話,的確沒有把握,更不要說“絕對”了。雖然開了2劑藥,但心中都不踏實,故特向患兒父母約定:服完1劑即來復診。次日我們在診室里等候至10時,十分焦急,忽見患兒父母面露喜色而來,急詢之,知藥已中病,我們才松了一口氣,乃囑其續(xù)服第二劑。此后均是坦途,不足道矣。
【學員甲】本例喘息性肺炎,癥狀不少,危象畢呈,病機很復雜,稍不謹慎,慮其“動手便錯”。老師是怎樣掌握其病機的呢?
【老師】使用歸納法,就一目了然:第一,患兒早產(chǎn),先天不足;咳喘遷延1個月,疊用西藥乏效,癥見精神萎靡,面色蒼白,口唇www.med126.com發(fā)紺,冷汗淋漓,煩躁驚厥,四肢冰冷,顯系心陽虛憊。第二,肌膚瘦癟,拒進乳食,大便挾乳食殘渣,顯系胃虛不納,脾虛失運。第三,咳喘氣緊,痰聲漉漉,顯系痰氣沖逆犯肺。前二條是正虛,第三條是邪盛。
【進修生乙】基本病機既然是正虛邪盛,基本治則自然是扶正驅邪。但據(jù)此造方用藥,如何好下手?
【老師】從總體上掌握基本病機及治則,可以避免造方用藥時出現(xiàn)原則性的失誤,這是值得臨證時高度重視的。而在具體施治時,還得依據(jù)具體病機,確立具體治則,才能絲絲入扣。本例的具體病機是心陽虛憊,脾胃困頓,痰氣上逆;具體治法應是溫壯心陽,運脾和胃,祛痰降逆。因心陽虛憊顯得急重,故把溫壯心陽作為救治的重心。
【進修生丙】既然以溫壯心陽為救治的重心,為什么要選用桂枝加厚樸杏子湯加味呢?本方只能調和營衛(wèi),祛痰降氣,從未聽說過有溫壯心陽的功效。
【老師】這就要歸功于江爾遜導師的熏陶和啟迪了。大家知道,江老近年來潛心于《傷寒論》基礎方證——桂枝湯方證的理論和臨床研究,發(fā)表了不少獨特的見解。江老確信:古賢關于桂枝湯一方“外證得之解肌和營衛(wèi),內證得之化氣調陰陽”的理論概括,絕不是一句空話。他認為,桂枝湯一方,系由桂枝甘草湯和芍藥甘草湯兩方合成,前者辛甘化陽,后者酸甘化陰,合之便能調和外證及內證的陰陽,是實現(xiàn)整體性調節(jié)的最佳方藥!秱摗分姓f,“喘家,作桂枝湯,加厚樸杏子佳”,乃言平素陰陽(包括營衛(wèi)、氣血)不足而失調之人,若感外邪而誘發(fā)宿喘,宜用桂枝湯調和陰陽,加厚樸、杏仁祛痰降氣。仲景言“佳”,是經(jīng)得起臨床驗證的。但憑心而論,我當時遵循江老的思路借用本方,只符合了本例的基本病機(正虛邪盛),尚未切合其具體病機。于是我當場請教江老,江老思索片刻,添上白術、茯苓、黃芪,便成了本方合苓桂術甘湯加黃芪;這一合,便合出溫壯心陽的功效了。江老復診患兒后,又添上蘇子、白芥子、萊菔子、葶藶子,即再合三子養(yǎng)親湯、葶藶大棗瀉肺湯;這一合,不僅合出了運脾和胃的功效,祛痰降氣的功效也大大增強了。由此可見,本方名曰桂枝加厚樸杏子湯加味,實則是一首復方,內寓桂枝加厚樸杏子湯、苓桂術甘湯、三子養(yǎng)親湯、葶藶大棗瀉肺湯4方,共同發(fā)揮溫壯心陽、運脾和胃、祛痰降氣的功效。
【進修生乙】這個復方用得好,收到了高效,值得借鑒。但是否如俗語說的“只此一家,別無分店”了呢?據(jù)病歷記載,本例曾服麻杏石甘湯數(shù)劑病減,但停藥復發(fā)。
老師為什么不借鑒前醫(yī)的思路呢,何況患兒咳喘氣緊,出冷汗,正是麻杏石甘湯的適應癥!
【老師】《傷寒論》中說,“發(fā)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湯,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以方測證,其喘逆為邪氣閉肺,故用麻黃配杏仁宣肺開閉,其汗出為郁熱壅肺,故用麻黃配石膏宣肺泄熱。全方辛涼宣泄,肅肺平喘,乃為實熱喘咳而設。
本例喘咳初期服之有效時,必具有此等證侯。但停藥復發(fā),且日漸加重;雖仍見咳喘氣緊,但已不僅僅是出冷汗,而是冷汗淋漓,且伴見一派心陽虛憊的證侯,說明已由實喘轉化為虛喘。若見前方有效而步其后塵,再用麻杏石甘湯,必犯“虛虛”之戒。
目前臨床上似乎存在著一種傾向,就是“對號入座”,如一見肺炎咳喘,便首先考慮使用麻杏石甘湯,這種省疾識證時懶于細察精詳,選方用藥時喜用套方套藥的傾向,是違背辨證論治原則的。
附記:本例患兒愈后曾經(jīng)華西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檢查,已否定“先天性心臟病”的診斷,現(xiàn)已5歲,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