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gnwd 于 2012/5/8 22:17 編輯 去年底病后,拉肚子,胃也不舒服。吃了很多藥,
到現(xiàn)在腸胃基本上好了,雖然沒有徹底好,但是正常生活沒有什么感覺了。頭暈是一直存在,本來前個把月頭暈也好多了。但是其中有方子服用不適(見方1),加之服用幾顆
諾氟沙星。當天中午飯后,
嗜睡然后頭暈厲害,人是飄的,有明顯的搖擺感,晚上發(fā)現(xiàn)近處視力不能對焦,取了眼鏡好一點。第二天減輕(諾氟沙星副作用開始消退),然后頭暈消退就不明顯了。
這付方子(方子1)吃了兩天停了。服用中口干口苦,唾液很粘很粘,停藥后不再口干口苦,唾液也不粘了。視力對焦問題是緩慢減退的,大概一周多才覺得看近處正常起來。所以,我不知道是方子1的問題還是諾氟沙星。但是我現(xiàn)在很畏懼諾氟沙星(氟哌酸)。
想治療頭暈。頭昏重,覺得頭不爽基本診斷:脾
腎陽虛。
現(xiàn)在的情況:大便溏,早起一次。
胃痞(心下有東西的感覺),有時候不打嗝就不舒服。早上起來頭暈比晚上厲害。
鍛煉身體(慢跑、八段錦、偶爾站樁)效果不明顯。好像晚上跑步后第二天頭暈還稍稍厲害一些。前段時間,一到下午覺得身體是淤的,總想大汗一把。早上起來嗓子有點干,平時不大想喝水。舌苔見圖。
服用白芍會導致腰冷酸,大便溏泄加重,曾經因為這個導致站立困難(
腰痛不支),緩了很久才慢慢恢復。為了治療頭暈,服用過方2,共8付,以及自己圍繞制首烏+龍眼開具的方子,可能治腰痛有點用,但是頭暈改善不明顯。當?shù)蒯t(yī)生一般都會給我開具白芍,認為沒有什么,但事實上不行。
方1:
川斷15
杜仲15 寄生15
蒼術30
茯苓30
黨參30 焦術15
元胡25
紅棗6 肉
豆蔻15
甘草6
防風15
澤瀉15 (以前也用過杜仲寄生的方子,覺得改善腰酸有用。因為我覺得腰酸不改善就想拉肚子。不過有用的那付方子中有
半夏、
厚樸之類的。也用過
補骨脂,覺得效果不如杜仲寄生,作用部位也有點不同)
方2:
川芎15 制首烏25
天麻15 黨參30 茯苓30 蒼術15
雞血藤25 元胡25
柴胡15 防風15 甘草6
后來自己嘗試配了一些方子。感覺柴胡、
黃芩(不敢用
芍藥)之類配半夏、厚樸對頭暈似乎有點幫助。例如,方3。
方3:
法夏12
五味子3,研
桔梗12 黃芩3
元參9
桂枝9 制首烏15
龍眼肉12 茯苓15 澤瀉9
丹皮9 干
姜9
附子9 甘草6 蒼術15 黨參20 柴胡9 (沒有什么思路,就是看到黃元御用桂枝
阿膠 附子治腰痛,替換阿膠為首烏+龍眼, 五味子,元參降肺氣,桔梗理大腸滯氣)
搜索了部分帖子,
想試試澤瀉白術湯。舌象見http://note.sdo。com/u/xiang/n/sOrY1~jWAEu9nM044003Oj
密碼是一個z
-----------頭暈通常是清陽不升,濁陰不降。運脾胃,化痰濁,因為中焦運化失司,才導致清陽不升,濁陰不降。而你又有打嗝后舒服,更應該運脾胃,化痰濁。
-----------
本帖最后由 gnwd 于 2012/5/11 22:20 編輯 payment-defi.com/hushi/我用了兩付
澤瀉湯(澤瀉20 白術10),的確感覺汗出,頭暈有減。
但是不知道是不是澤瀉性寒,整天常常帶點“想要”大便的感覺。大便較前略稀。
原方是(澤瀉5兩 白術2兩),
1. 我是不是應該降低澤瀉用量,例如澤瀉15,白術10(或蒼術),或者加點
干姜,不知道是否有用
2. 考慮到便溏,一般原因是肝木不疏,那么增加桂枝。或者干脆用
五苓散算了
3. 如果再考慮理中,便溏。方子可能就是:生曬參6 白術10 干姜10 茯苓10 桂枝10 澤瀉15
豬苓10 (不要
炙甘草了,感覺會增加一些滋膩。其實
人參我也拿不準)
4. 用了澤瀉湯,眼睛有點澀。習慣上我會考慮制首烏、龍眼。我也拿不準是不是要加到方子中去。
鑒于自己閱讀量和經驗不足,希望大家給出一些用藥意見,謝謝!
我想將煩人的頭暈給搞定。
-----------要是非得套用方子的話,用
半夏白術天麻湯試試。臨床是我看到好多都是上面我說的那種,療效非常好用。
-----------
本帖最后由 gnwd 于 2012/5/11 23:00 編輯 payment-defi.com/jianyan/我搜索一下看到這個半夏白術天麻湯方子不一。您能給出一個確切的原方嗎?
而且,我看http://baike.baidu。com/view/289922.htm#4中的用量,都很輕。
我有點拿不準。
-----------
本帖最后由 gnwd 于 2012/5/11 22:56 編輯 payment-defi.com/kuaiji/我看這個和
香砂六君丸差不多,只是半夏用量可能有別。當然,香砂六君丸中黨參我個人覺得有點滋膩,不大適合體內有濕的病人
-----------
本帖最后由 gnwd 于 2012/5/11 23:22 編輯 www.med126.com我前段時間自己根據(jù)各種癥狀組了一個方子:柴胡15 人參9 茯苓12 澤瀉12 蒼術15 法夏12 甘草6 干姜9 附子9 丹皮9 桂枝9 首烏12 龍眼12 桔梗12 五味6 厚樸6
還有一個方子,基本同前,但是去了柴胡,不小心忘記了甘草。結果嗓子有點干,治頭暈效果也沒有加柴胡的好。不用柴胡是因為自己感覺還是有點寒腰(伐少陽相火)。
-----------黃元御對
蔓荊子的批評:
蔓荊子 味苦,微溫,入足厥陰肝經。瀉風濕,清頭目。
蔓荊子發(fā)散風濕,治麻痹拘攣、眼腫
頭痛之證。
頭目疼痛,乃膽胃逆升,濁氣上壅所致,庸醫(yī)以為頭風,而用蔓荊子發(fā)散之藥,
不通極矣!
諸家本草,皆出于下士之手,此等妄言,不勝其數(shù)。-----------如果沿襲黃的思路,天麻,蔓荊子一去,剩下的半夏白術天麻湯就類似于理中湯+
陳皮、半夏了。自己說不準,感覺這個效果可能不如澤瀉湯(因為我吃過一段時間香砂六君丸),不過也說不準,香砂六君丸中有黨參(我不喜)。
有點亂……
-----------先用
元胡止痛片臨時止下痛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