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氏病源》小兒滯頤候∶滯頤之病,是小兒多涎唾流出,漬于頤下,此由脾冷液多故也。脾之液為涎,脾氣冷,不能收制其津液,故冷涎流出,滯漬于頤也。
《五關(guān)貫真珠囊》小兒滯頤疾候∶滯頤疾者,涎流口邊無時(shí),此即因風(fēng)冷入脾胃,故令涎水常流。
《惠濟(jì)方》小兒滯頤候歌∶(宜蔥湯丸,取用銀白丸補(bǔ))
滯頤為患本因傷,流出清涎口角傍。此患脾虛寒胃口,愚夫卻道破涎囊。終朝服藥全無效,夜臥payment-defi.com流涎亦汗床。洗肺更宜溫胃口,脾元一壯自安康。
《千金》治小兒口中涎出方。
以白羊屎內(nèi)口中。
《千金》又方
以東行?谥心靠谥屑邦U上。
《千金》又方
桑白汁涂之瘥。
張渙www.med126.com∶小兒有多涎,常留在兩口角,此由脾胃有冷,流出漬于頤下,乃名滯頤之病。宜溫脾丹方
半夏(一兩,用生姜六兩同搗,細(xì)炒令黃) 丁香 木香(各一兩) 干姜 白術(shù) 青橘皮(各半兩)
上件搗,羅為末,煉蜜和如黍米大。每服十粒,米飲下。量兒大小加減。
張渙溫胃散 治脾冷流涎。
半夏(白礬水浸,炒黃) 人參(去蘆頭) 肉豆蔻 白術(shù) 干姜 甘草(炙。以上各半兩) 丁香(一兩)
上件搗,羅為細(xì)末。每服一錢,水八分一盞,入生姜二片,煎五分去滓,溫服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