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wǎng)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wǎng)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語標準中國方劑數(shù)據(jù)庫中醫(yī)疾病數(shù)據(jù)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shù)據(jù)藥學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民間中醫(yī) > 正文:本草求真 ※  苦參全收錄
    

本草求真:本草求真 ※ 苦參全收錄

苦參為豆科植物苦參的干燥根。均系野生。主產(chǎn)于山西、河北、河南、湖北等地。原植物生于山地、向陽山坡草叢中或溪溝邊。一般砂壤和粘壤土均可生長。味苦,性寒。歸心、肝、胃、大腸、膀胱經(jīng)。功效清熱燥濕、祛風殺蟲、利尿、止帶。臨床用名有苦參(片)和苦參炭。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味苦,寒。主治心腹結氣,癥瘕積聚,黃膽,溺有余瀝,逐水,除腫,補中明目,止淚。
《名醫(yī)別錄》:無毒,養(yǎng)肝膽氣,安五藏,定志,益精,利九竅,除伏熱,腸澼,止渴,醒酒,小便黃赤,治惡瘡,下部 ,平胃氣,令人嗜食。
《藥性論》:能治熱毒風,皮肌煩燥生瘡,赤癩眉脫,主除大熱嗜唾,治腹中冷痛,中惡腹痛,除體悶,治心腹積聚,不入湯用。
《日華子本草》:殺疳蟲。炒帶煙出為末,飯飲下,治腸風瀉血,并熱痢。
《開寶本草》:味苦,寒,無毒。養(yǎng)肝膽氣,安五臟,定志,益精,利九竅,除伏熱,腸澼,止渴,醒酒,小便黃赤,療惡瘡,下部匿瘡,平胃氣,令人嗜食輕身。
《本草圖經(jīng)》:古今之方用治風熱瘡疹最多。
《本草衍義》:有朝士苦腰重,久坐,旅拒十余步,然后能行。有一將佐謂朝士曰:見公日逐以藥揩齒,得無用苦參否?曰:始以病齒,用苦參已數(shù)年。此病由苦參入齒,其氣味傷腎,故使人腰重。后有太常少卿舒昭亮,用苦參揩齒,歲久亦病腰。自后悉不用,腰疾皆愈,此皆方書舊不載者。有人病遍身風熱細疹,癢痛不可任,連胸頸臍腹,及近隱處皆然,涎痰亦多,夜不得睡。以苦參末一兩,皂角二兩,水一升,揉濾取汁,銀石器熬成膏,和苦參末為丸如梧桐子大,食后溫水服二十至三十丸,次日便愈。
《湯液本草》:氣寒,味苦,氣沉,純陰。
《心》云:除濕。
《本草》云:主心腹結氣,癥瘕積聚,黃疸,溺有余瀝,逐水除癰腫,補中,明目止淚。養(yǎng)肝膽氣,安五臟,定志益精,利九竅,除伏熱腸澼,止渴醒酒,小便黃赤,療惡瘡,下部 ,平胃氣,令人嗜食輕身。
《衍義》云:有人病遍身風熱細疹,癢痛不可任,連胸頸臍腹近陰處皆然,涎痰亦多,夜不得睡。以苦參末一兩,皂角二兩,水一升,揉濾取汁,銀、石器熬成膏,和苦參末為丸,如梧桐子大。食后溫水下二十丸至三十丸,如梧桐子大。食后溫水下二十丸至三十丸,次日便愈。
《時習》云:苦參揩齒,久能病腰。
《本草衍義補遺》:屬水而有火,能峻補陰也。或得之而致腰重者,以其氣降而不升也。升,傷腎之謂。治大風有功,況風熱細疹乎?
《本草發(fā)揮》:潔古云:苦參氣寒味苦,是少陰腎經(jīng)之君藥也,治本經(jīng)須用。《主治秘訣》云:苦,陰,氣沉,逐濕。
《本草綱目》:子午乃少陰君火對化,故苦參、黃柏之苦寒,皆能補腎,蓋取具苦燥濕、寒除熱也。熱生風,濕生蟲,故又能治風殺蟲。惟腎水弱而相火勝者,用之相宜。若火衰精冷,真元不足,及年高之人,不可用之!端亍吩疲何逦度胛,各歸其所喜攻,久而增氣,物化之常也。氣增而久,夭之由也。五冰注云:入肝為溫,入心為熱,入肺為清,入腎為寒,入脾為至陰而兼四氣,皆為增其味而益其氣,各從本臟之氣。故久服黃連、苦參而反熱者,此其類也。氣增不已,則臟氣有偏勝,偏勝則臟有偏絕,故有暴夭。是以藥不具五味,不備四氣,而久服之,雖且獲勝,久必暴夭。但人疏忽,不能精候爾。從正亦云:凡藥皆毒也。雖甘草、苦參,不可不謂之毒。久服則五味各歸其臟,必有偏勝氣增之患。諸藥皆然,學者當觸類而書之可也。至于飲食亦然。
《史記》太倉公淳于意醫(yī)齊大夫病齲齒,灸左手陽明脈,以苦參湯日漱三升,出入慎風,五六日愈。此亦取其左風氣濕熱,殺蟲之義。
《本草經(jīng)疏》:苦參稟天地陰寒之氣而生,其味正苦,其氣寒而沉,純陰無毒。足少陰腎經(jīng)君藥也?嘁栽锲⑽钢疂,兼泄氣分之熱,寒以除血分之熱。熱則生風,風濕合則生蟲,故主心腹結氣,癥瘕積聚,黃疸,溺有余瀝,逐水,除癰腫,明目止淚,利九竅,除伏熱,腸澼,止渴醒酒,小便黃赤,療惡瘡,下部匿瘡。胃家濕熱盛則口淡不思食,食亦不生肌肉,濕熱散則胃氣平和而令人嗜食矣。其曰補中養(yǎng)肝膽氣,安五臟,定志,益精,輕身者,通指熱散濕除,則臟腑氣血安和而致然也。味既至苦,性復陰寒,善能殺蟲,故《藥性論》治熱毒風,皮膚煩躁生瘡,赤癩眉脫,主除大熱嗜睡。
簡誤:苦參雖能泄血中之熱,除濕熱生蟲為癘,然以其味大苦,氣大寒,久服能損腎氣,腎虛而無大熱者,勿服。
《本草蒙筌》:味苦,氣寒。沉也,純陰。無毒。反蘆莫入,惡貝母菟絲。使宜玄參,惟作丸服。不入湯散。治腸風下血及熱痢刮痛難當,療溫病狂言致心躁結胸垂死。赤癩眉脫者,驅風有功;黃疸遺溺腫,逐水立效。掃遍身癢疹,止卒暴心疼。除癰腫,殺疥蟲。破 疒〖KG-*3/4〗徵瘕,散結氣。養(yǎng)肝氣明目止淚,益腎精解渴生津。利九竅通便,安五臟定志。
《本草乘雅》:苦者,言其味;參者,言其功力相上下外也。炎上作苦,故一名陵節(jié)。苦性走下,故一名地槐?嗄苋牍,故一名苦骨,復名水槐,稟水曰潤下之寒化爾。合從至陰,對待火熱為因,積聚為證者也。更觀根生三、五并立,亦若三相,伍相伍,故得自參以上,明目止淚,自參以下,逐水余瀝。自參以外,除癰腫黃疸。自參以內,破結氣癥瘕,蓋心腹居中,積聚火熱,斯成眾眚,對待火熱,所以補中,方能參乘上下,以及內外,參之功用大矣。
《藥性解》:苦參,味苦,性寒,無毒,入胃、大腸、肝、腎四經(jīng)。主結氣積聚、伏熱黃疸、腸風燥渴、溺有余瀝,逐水消癰,明目止淚,去濕殺蟲,療大風及一切風熱細疹。玄參為使,惡貝母、漏蘆、菟絲子,反藜蘆。
按:苦參屬水有火,性下降,本入少陰心,又入手足陽明及足厥陰經(jīng)者,以其善主濕也。蓋濕勝則生熱,熱勝則生風,而結氣等癥,從茲有矣。今以苦參燥濕,治其本也,東南卑濕,尤為要藥。丹溪曰:能峻補陰氣,或得之而腰重者,以其氣降而不升,非傷腎也。
《藥鑒》:氣寒,味苦,無毒,沉也,陰之陰也。主治癰腫,殺疥蟲,消熱毒。破癥瘕,散結滯。養(yǎng)肝氣,安五臟,定諸志。同菊花明目,止目益精。同麥冬解渴,生津利竅。赤癩眉脫者,君諸藥驅風甚捷。黃疸遺溺者,主利藥逐水立效。同槐花除腸風下血,及熱痢刮痛難當。同茵陳療濕病狂言,致心燥結胸垂死。少入麻黃,能掃遍身癢疹。佐以山梔,能止卒暴心疼。使玄參,反藜蘆,惡貝母、菟絲。
《景岳全書》:味苦性寒。反藜蘆。沉也,陰也,乃足少陰腎經(jīng)之藥。能祛積熱黃疸,止夢遺帶濁,清小便,利水,除癰腫,明目止淚,平胃氣,能令人嗜食,利九竅,除伏熱狂邪,止渴醒酒,療惡瘡斑疹疥癩,殺疳蟲及毒風煩躁脫眉。炒黃為末,米飲調服,治腸風下血熱痢。
《本草備要》:瀉火,燥濕,補陰。
苦燥濕,寒勝熱。沉陰主腎,補陰益精,養(yǎng)肝膽,安五臟,濕熱去則血氣和平,而一臟自安。利九竅,生津止渴,明目止淚。淚為肝熱。治溫病血痢,純下清血者,風傷肝也,宜散風涼血;下如豆汁者,濕傷脾也,宜清熱滲濕。腸風溺赤,黃疸酒毒。熱生風,濕生蟲,又能祛風逐水殺蟲。治大腸疥癩。然大苦大寒,肝腎虛而無熱者勿服。張從正曰:凡藥皆毒也,雖苦參、甘草,不可不謂之毒,久服必偏勝為患。經(jīng)曰:五味入胃,各歸其所喜攻,久而增氣,物化之常也。氣增而久,夭之由也。王冰注曰:氣增不已,則臟有偏勝,偏勝則臟有偏絕,故令人暴夭!豆P談》云:久用苦參擦牙,遂病腰痛,由其氣傷腎也。經(jīng)又曰: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養(yǎng)盡之,無使過之,傷其正也。按人參補脾,沙參補肺,紫參補肝,丹參補心,玄參補腎,苦參不在五參之內,然名參者皆補。藥能醫(yī)病,不能養(yǎng)人;食能養(yǎng)人,不能醫(yī)病。玄參為使,惡貝母、菟絲子、漏盧,反藜蘆?鄥⒁粌,或酒煎,或醋煮,能吐天行時毒。
《本經(jīng)逢原》:苦寒,無毒。反藜蘆。
苦參、黃柏之苦寒下降,皆能益腎,蓋取其苦燥濕、寒除熱也。熱生風,濕生蟲,故又能治風殺蟲,惟腎水爍而相火勝者宜之。若脾胃虛而飲食減少,肝腎虛而火衰精冷,及年高之人,不可用也。久服苦參,多致腰重,因其性降而不升也。觀《本經(jīng)》主治,皆濕熱為患為病。詳補中當是補陰之誤,以其能除濕熱,濕熱去而陰自復,目自明矣。然惟濕熱者宜之。沈存中苦腰重,久坐不能行。此因病齒痛數(shù)年,用苦參揩齒,其氣味入齒傷腎所致也。后施昭先亦用苦參揩齒,歲久亦病腰重。自后悉不用之,腰疾皆愈;蛟瓶鄥⒓饶苎a陰明目,何久服反病腰重乎?殊不知苦寒之性,直入心腎,內有濕熱者足以當之,始得之則有輔陰祛邪之力,清熱明目之功;濕熱既去,而又服之,必致苦寒傷腎,腰重腳弱,在所不免,理固然也。疑之有!
《本草崇原》:苦參氣味苦寒,根花黃白,稟寒水之精,得中土之化,水精上與君火相參,故主治心腹結氣,參伍于中土之中,故治癥瘕積聚而清黃疸。稟水精,則能資腎,故治溺有余瀝?嘀飨滦梗手鹚?嗄芮鍩,故除癰腫。得中土之化,故補中。水之精,上通于火之神,故明目止淚。
《本草求真》:[批]清熱除濕殺蟲。
苦參專入腎,兼入脾、胃。味苦至極,古書有云,雖在五參之外,人參、沙參、紫參、丹參、玄參。云參亦屬有補,然究止屬除濕導熱之品,于補其奚濟乎。繡按,五參除人參可以言補,余不得以補名。凡味惟甘為正,惟溫為補,苦參味等黃柏,寒類大黃,陰似樸硝,的解。號為極苦極寒,用此殺蟲除風,逐水去疸,掃疥治癩,開竅通道,清痢解疫,或云有益。若謂于腎有補,縱書立有是說,亦不過從濕除熱祛之后而言,豈真補陰益腎之謂哉。況有用此擦牙,而更見有腰痛傷腎之癥,其可謂之補腎者乎!端貑枴吩疲何逦度胛,各歸其所喜,攻久而增氣,物化之常也。氣增而久,夭之由也。王冰注云:入肝為溫,入心為熱,入肺為清,入腎為寒,入肺為至陰而兼四氣,皆為增其味而益其氣,各從本臟之氣用爾。故久服黃連、苦參而反熱者,此其類也。氣增不已,則臟氣有偏勝,偏勝則臟有偏絕,故有暴夭。是以藥不具五味,不備四氣,而久服之,雖且復勝,久必暴夭,但人疏忽,不能精候耳。張從正云:凡藥皆毒也,雖甘草、苦參不可不謂之毒,久服則五味各歸其臟,必有偏勝、氣增之患,諸藥皆然,學者當觸類而長之可也。至脾胃虛寒,尤為切忌。
《得配本草》:玄參為之使。惡貝母、漏蘆、菟絲子。反藜蘆。
苦,寒。入足少陰經(jīng)。治濕郁伏熱,煩躁口渴,大風癩疾,目痛流淚,癰腫斑疹,腸風瀉血,熱痢腹痛,黃疸遺濁,赤白帶下,小便赤澀,殺疳蟲,解酒毒。
枯礬,治齒縫出血,鼻瘡膿臭;得枳殼,治風癩熱毒。與牡蠣,治赤白帶下;配白術、牡蠣、雄豬肚,治夢遺;配生地、黃芩,治妊娠尿難。佐荊芥,治腎臟風毒。糯米泔浸一宿去腥氣,蒸用,醋炒,治少腹痛。酒炒,治時癥熱結。
肝腎虛而無熱者禁用。苦傷陰水。
久服病腰。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讀》:此以味為治也,苦入心,寒除火,故苦參專治心經(jīng)之火,與黃連功用相近。但黃連似去心臟之火為多,苦參似去心腑小腸之火為多,則以黃連之氣味清,而苦參之氣味濁。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百種錄》:味苦,寒。主心腹結氣,苦入心,以散熱結之氣。癥瘕積聚,苦極則能泄。黃疸,寒能除郁熱。溺有余瀝,心通于小腸,心火除則小腸郁塞之氣通矣。逐水,水腸通則水去。除癰腫,諸瘡皆屬心火,心火清則癰腫自去也。補中,《內經(jīng)》云: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即此義也。明目止淚。寒清肝火,苦除肝濕。
此以味為治也,治入心,寒除火,故苦參專治心經(jīng)之火,與黃連功用相近,但黃連似去心臟之火為多,苦參似去心府小腸之火為多。則以黃連之氣味清,而苦參之氣味濁也。
《本經(jīng)疏證》:苦參能止溺有馀瀝,又能止淚,則是收攝水氣之物,何以又曰逐水?蓋苦參為物,本乎土而受疏于木者也。惟本乎土,故根色黃而三五并生;受疏于木故莖干獨而色青,與脾土之氣結于中而為患于他處不一者,但得肝膽之氣疏而逐之,使攝歸脾土所當輸泄之道,其理毫無以異,是所謂以收攝為流通者也。人身之屬水者血,以流通經(jīng)脈,津以榮養(yǎng)諸竅,液以滑澤骨節(jié),濕以薰膚充身。假使血被火結而成癥瘕,津被火結而為積聚,液被火結而為癰腫,濕被火結而為黃疸,其咎皆在土之不能防水?鄥⑽度魵夂,正除火之附于水者,且復借肝之疏成土之防而為水之治。故美其功曰補中,非補中也,去中土所生之患,則中已受益也。然則苦參究竟為利水乎?為攝水乎?夫苦參非利水亦非攝水,而正與利水攝水同。使不水為患于他處,是功同攝,使水歸脾統(tǒng)領,復其輸瀉之常,是功同利。在仲景書濕熱生蟲者,苦參湯洗之,亦系攝水之效;妊娠小便難,當歸貝母苦參丸主之,則利水之效矣。
《本草新編》:苦參,味苦,氣寒,沉也,純陰,無毒。入心、肝、腎、大腸之經(jīng)。治腸風下血,熱痢刮痛難當,療狂言心燥,結胸垂死;赤癩眉脫者,祛風有功;黃疸遺溺者,逐水立效。掃遍身癢疹,止卒暴心疼,殺疥蟲,破癥瘕,散結氣,明目止淚,解渴生津,利九竅,通大便。第過于迅利,宜少用為佐使,不宜多用為君臣。至稱益腎、安五臟、定心志,不可信之辭也。
或問苦參非益腎之藥,夫人而知之也,但未知其所以損腎之故乎?苦參之不益腎,豈待問哉。沉寒敗腎,必有五更泄利之;苦寒瀉腎,必有少腹作痛之疴?鄥⑽犊喽,氣沉而降,安得不敗腎而瀉腎乎。而五更泄利,小腹作痛,必不能免矣。敗瀉腎氣,而反言益腎,殊不可解,愿吾子勿信也。
《本草分經(jīng)》:大苦,大寒,沉陰主腎,燥濕勝熱,養(yǎng)肝膽,利九竅,祛風逐水,解毒殺蟲。
【現(xiàn)代藥理研究】

1.  苦參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苦參堿體內外均有抗菌作用。體內作用強度與氯霉素相當。體外試驗中1%苦參堿可抑制痢疾桿菌、大腸桿菌、變形桿菌等。苦參總堿可抑制柯薩B病毒,苦參醇浸膏體外有抗滴蟲作用,煎劑保留灌腸對蘭氏賈毛鞭蟲有一定療效。
2.  苦參對腫瘤細胞的體外生長有一定的細胞毒作用,因而起到抗腫瘤作用。
3.  苦參對心血管系統(tǒng)的作用:苦參注射液可使心率減慢,心肌收縮力隨劑量增加而減弱,心輸出量減少?鄥⒖倝A、氧化苦參堿、苦參總黃酮均有抗心律失常作用。
4.  苦參有平喘、祛痰作用?鄥A對乙酰膽堿、氯化鋇興奮離體豚鼠大鼠氣管和腸管有抑制作用。
5.  苦參有鎮(zhèn)靜、鎮(zhèn)痛作用。
6.  苦參有抗炎作用,其主要成分是苦參堿。
7.  苦參有保護胃粘膜作用,其主要成分是黃烷酮類化合物。
8.  苦參有升高白細胞作用。
9.  苦參有降血脂及改變血液流變性的作用。
10.  苦參有保肝和利膽作用,前者主要成分是氧化苦參堿,后者主要成分是苦參堿。
11.  苦參對平滑肌的作用:苦參堿有加強豚鼠乳頭肌收縮的作用,對豚鼠心房也有明顯的正性肌力作用?鄥A能增強鉀離子致輸精管的張力增加作用。氧化苦參堿對離體氣管平滑肌有輕度收縮作用。苦參煎劑對離體豚鼠及腸肌有抑制作用,能明顯對抗組胺、乙酰膽堿等所致體外氣管平滑肌和腸平滑肌的興奮。
12.  苦參有抑精、抗?jié)冏饔茫可抑制磷酸酶活性。
...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wǎng)站 中網(wǎng)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