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囊炎有急性和慢性之分。
急性膽囊炎是因結石梗阻膽囊管,并直接損傷受壓部位的黏膜,或細菌感染所引發(fā)的炎癥。約70%一95%的患者合并有
膽囊結石,稱
結石性膽囊炎。
慢性膽囊炎是急性膽囊炎反復發(fā)作的結果。膽囊炎的臨床表現(xiàn)常為突然發(fā)作右上腹疼痛(膽結石則常為陣發(fā)性絞痛),放射至右肩胛部。其急性發(fā)作常伴有惡寒、身熱、血中白細胞增高、惡心、
嘔吐、或出現(xiàn)
黃疸等癥狀。慢性者常時發(fā)右上腹疼痛、口苦、泛惡、納果等。
一、病因病機根據(jù)膽囊炎臨床表現(xiàn),慢性膽囊炎應屬中醫(yī)之“
脅痛”、“黃疸”、“肝脹”、“膽脹”等病范疇。早在兩千余年前《靈樞·脹論篇》中就有:“膽脹者,脅下脹痛,口中苦,善太息”及“肝脹者,脅下滿而痛引少腹”的記載。
其發(fā)病多由飲食無節(jié),情志失調(diào),或外邪感染,導致濕熱蘊結,肝氣郁滯,升降失司,膽汁阻滯而致;驘嶙颇懸,久而成石,發(fā)為膽結石病證。
二、治則治法對本病的治療應本著腑以通為用的原則(因膽為六腑之一),多以清熱利膽、疏肝利膽、和胃降逆為大法。對膽結石的治療,如果是膽結石、膽囊炎合并發(fā)病,在上法的基礎上,再輔以通腑瀉濁、利膽排石之品。
膽囊炎處方:
柴胡9g,
黃芩9g,山
梔子9g,
茵陳30g,
板藍根20g,
虎杖20g,
金錢草30g,敗
醬草20g,
赤芍20g,
丹參20g,
郁金15g,
枳殼9g。水煎服。
方藥淺析:研究發(fā)現(xiàn),茵陳、金錢草、黃芩、
山梔子、郁金、
大黃均有較明顯的利膽作用。山梔子和茵陳具有促進膽囊收縮作用。本方重用赤芍,對瘀膽型肝炎退黃有顯效。
根據(jù)病情,濕熱積滯較重者可加
生軍9g(后下);嘔吐加
半夏9g,
竹茹9g;
腹痛重加
元胡20g,
川楝子9g;若出現(xiàn)黃疸,茵陳、赤芍均可加至60g。
膽石癥處方:柴胡30g,茵陳40g,
青皮30g,郁金,
檳榔30g,大黃9g(后下),元胡15g,
香附15g,川楝子9g,
枳實20g,
雞內(nèi)金20g,金錢草30g,赤芍20g。水煎服,1個月為1個療程。
方藥淺析:本方主要具有疏肝理氣、利膽通腑的作用。
經(jīng)驗證明,疏肝理氣、利膽通腑之品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排石作用。其中尤以破氣藥青皮、枳實、檳榔最為明顯。實驗證明,檳榔能加強膽囊收縮,有利于促進結石排出。本方所用的赤芍、郁金、元胡等活血祛瘀藥有祛瘀利膽排石之功。柴胡、茵陳、金錢草等均有較明顯的利膽作用。但排石中藥主要適用于分布在膽囊、膽總管、肝管中的直徑不超過且不伴有粘連、嵌頓等情況的小結石。至于雞內(nèi)金,是取其化石的作用。目前所采用的化石藥主要有
黃芪、
白術、
薏苡仁、金錢草、茵陳、
防己、
威靈仙、
烏梅、雞內(nèi)金、
山甲片等。其實排
石化石作用是互為交叉的,故在具體應用上,須加以配合。唯對粘連、嵌頓之結石,應慎用理氣之品。
三、病案舉例案1:王某,女,38歲,19q7年4月19日來診。右脅及后背脹痛1月余,口苦,納呆,時惡心嘔吐。4月15日做B超查為膽囊慢性炎癥。右上腹壓痛及叩擊痛明顯,小便黃赤,舌苔黃膩,脈弦滑數(shù)。證屬濕熱蘊結于肝膽,肝絡失和,膽不疏泄,濕熱交蒸而發(fā)病。治宜清熱利濕,疏肝利膽,和胃降逆。處方:柴胡9g,黃芩9g,山梔子9g,茵陳,板藍根20g,虎杖20g,金錢草20g,赤芍20g,丹參,郁金20g",元胡20g,香附9g,川楝子20g,枳實20g,竹茹9g。水煎,日服3次,輔以舒肝消癮丸,每次服1丸,日3次。服藥5天,右脅、后背脹痛減輕。4月25日2診:
原方繼服。服藥3天后證除病愈。囑續(xù)服舒肝消癮丸1個月.以鞏固療效。
案2:趙某,女,58歲,1996年4月25目初診;颊哂1996年4月16日B超檢查為
肝內(nèi)膽管結石(泥沙型)。
半月來常有脅肋疼痛,連及肩背,口干口苦,納差,膽囊區(qū)壓痛明顯,曾有黃疸病史,舌紅苔黃膩,脈弦有力。證屬
肝膽濕熱,日久煎熬成石,阻滯膽道,發(fā)為本病。治宜疏肝利氣,祛瘀利膽,通腑排石。處方:柴胡15g,茵陳30g,青皮20g,郁金20g,檳榔20g,大黃9g(后下),元胡20g,香附9g,川楝子20g,枳實20g,雞內(nèi)金20g,金錢草20g,赤芍20g,丹參20g。水煎服。1個月為1療程,輔以舒肝消癮丸,每次l丸,日服3次。連續(xù)服藥1周后,膽囊疼痛減輕。服藥1個月,疼痛未再復發(fā)。再服舒肝消瘕丸1個月,以鞏固療效。
案3:吳某,男.76歲,2006年3月30日初診。患者兇膽結石于2003年行膽囊切除手術。1月前患者因胃脘及右脅肋部脹痛,在某醫(yī)院檢查,B超示:膽總管結石,大小為lOmm×’7mm。醫(yī)院建議手術,因患者年老體弱,家屬及本人均想作保守治療,隨來我處就診。時患者鞏膜及全身皮膚發(fā)黃,色亮,上蝮部脹痛,精神差,口苦,舌淡苔黃膩,脈弦長。中醫(yī)辨證屬肝膽濕熱,久熬成石,阻滯氣機,氣滯血瘀,成痛成黃。治宜清熱利濕退黃,疏肝理氣排石,行氣活血止痛。處方:茵陳:30g,板藍根20g,柴胡9g,郁金,檳榔20g,赤芍40g,丹參20g,元胡20g,香附9g,川楝子20g,枳實20g,
砂仁9g,金錢草20g,赤芍20g,半夏9g。水煎服,并輔以舒肝消癮丸。服藥l周后,患者復診,述自從服藥后,未再出現(xiàn)過脅、腹脹痛,皮膚發(fā)黃也逐日消退,唯疲乏。于上方加yin羊藿20g,
黨參20g,黃芪繼續(xù)服用。半月后,黃疸完全消退,疼痛未再復發(fā),食欲漸增,精神日佳。囑其繼續(xù)服藥以鞏固療效。
按:以上病例均無有明顯的血瘀脈證,但對于慢性膽囊炎、膽結石患者,由于肝郁氣滯,肝的疏泄功能減弱,可出現(xiàn)濕濁不化、濕聚痰生、濕熱蘊結、阻滯脅絡、不痛則痛之證。另外,久病可致瘀,肝膽氣滯,日久必及于血,而成氣滯血瘀證,如葉天士所云:“久發(fā)、頻發(fā)之恙,必傷及絡,絡及聚血之所,久病必瘀閉”。現(xiàn)代病理研究亦表明,慢性膽囊炎膽囊壁增厚,或有疤痕組織纖維化,囊腔變窄,囊壁淋巴細胞浸潤等“血瘀”的表現(xiàn),故在治療本病時加用活血化瘀藥,療效更為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