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經(jīng)方寒熱并用,皆既有寒又有熱之病。不可認為寒熱并用,
乃彼此牽制之意。用藥須于認定著落四字上,求切實之解決。如認
定有寒,干
姜便有了著落。認定不清,則著落不確含糊用藥,必加
病。
此病主因,總是中氣虛寒,不能旋轉(zhuǎn)于中,因而四維的升降停
頓。應當上升下降的火,成了上逆下陷之熱。既成熱,必須清去其
熱,其火乃能升降。又非溫運中氣,四維不能復升降之常。此等病
甚多,將
生姜瀉心湯的理法,玩索有得,應用無窮。
金匱
黃土湯治
便血,用
附子黃芩灶心土
白術(shù)炙草阿膠地黃。既
用附子之熱性,又有黃芩之寒性。既用灶心土白術(shù)之燥性,又用阿
膠地黃之潤性。用附子、因腎水寒不能養(yǎng)肝木也。用白術(shù)灶心土,
因水寒木郁,土氣必濕。土濕則木氣愈郁,愈妄肆疏泄也。用阿膠
地黃,因木郁疏泄,必生風燥、既生風燥,必更疏泄也。各有認
定,各有著落。亦非寒熱燥潤并用,彼此牽制也。人身是五行六氣
所成的。五行六氣是融合的,并不發(fā)現(xiàn)一行一氣的。是圓運動的。
病則六氣分離,各現(xiàn)本氣,故寒熱燥濕風,都發(fā)現(xiàn)也。
有人嗜酒,遂病便血。六年無虛日,服黃土湯病反加。其病面
黃,左腿足熱,左手心熱,左乳部微脹,大腹?jié)M脹,小腹硬脹,均
時脹時消。行動則咳。脈小而短。為處一方,
麥冬白芍法
半夏各三
錢,
川芎一錢,白術(shù)
茯苓苡仁各三錢而愈。此病面黃,土濕也。左
手足熱,血去木枯,又阻于濕,木氣不能左升,則左足熱。木氣不
能右降,則左手熱。木枯氣滯,升降不和,則胸腹脹也。方以術(shù)苓
苡仁,除濕建土。麥冬半夏白芍,由右以潤降廢膽胃三經(jīng)。輕用川
芎,由左以溫升肝經(jīng)。肝膽二經(jīng)升降調(diào)和。風木之氣得潤,中土之
氣運化,故諸病皆愈。脈短為氣滯,故不用
甘草以增滯也。凡黃土
湯證,木氣不枯,氣不滯脈不短小,不熱不脹。此病乃土濕木枯,
熱而又滯之病。認定土濕,苓術(shù)苡便有了著落。認定木枯生熱生
滯,白芍麥冬川芎便有著落。降藥多
升藥少。造化之氣,能降自然
能升,升降自如,脹滿熱咳皆自愈矣。升降的運動圓,血自不下
也。
生姜瀉心湯,治
傷寒壞病痞證。其復雜情形,非學有根底,于
傷寒論下過苦功者,不能辨別出此方用藥之所以然。但自來醫(yī)家,
有幾人能對于傷寒論用過苦功者?醫(yī)家豈有不愿用功學傷寒論,整
個原文次序,愈讀愈不明白,于是只有遂死記之一法。不知整個,
如何能知一章。傷寒一百一十三方,三百九十七法。是內(nèi)傷外感整
個的書。不懂傷寒一病的書。傷寒論無法讀徹底,此中醫(yī)所由壞
也。本書傷寒論六經(jīng)原文讀法篇,與傷寒方解篇,開自來學傷寒論
簡便法門,不可忽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