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刺單穴三陰交治療
跟痛癥25例
資料來源:中國中醫(yī)藥信息雜誌 所屬地區(qū):中國大陸
霍俊杰
(河北省廊坊市中醫(yī)院 廊坊 065000)
跟痛癥是以足跟部疼痛而命名的一種常見病、多發(fā)病,尤以中老年發(fā)病率最高,根據(jù)病因、病理及發(fā)病部位之別,在臨床上分為三型。I型:後跟型,發(fā)病部位及疼痛局限於足跟部,主要見於跟骨滑囊炎、後跟腱止點撕裂傷、跟骨骨骺炎等。II型:跟下型,發(fā)病部位及疼痛多局限於足跟底部,多見於跖肌腱起點筋膜炎(X光片多呈現(xiàn)跖腱骨化,俗稱跟骨骨刺)、跟骨下滑囊炎、跟骨下脂肪墊炎、腎虛性跟骨痛等。III型:全跟型,其特徵多為全跟骨疼痛,病因為跟骨硬骨質(zhì)的損害,如
跟骨骨髓炎、骨結核等。筆者近年來採用針刺單穴三陰交治療跟下痛,取得了明顯的效果,現(xiàn)介紹如下。
1 臨床資料
本組25例病人中,男13例,女12例;年齡最小者40歲,最大者72歲,50~60歲者16例(佔64%),61歲以上者6例(佔24%),50歲以下者3例(佔12%);病程最短者1週,最長者7個月,平均患病2個月。
2 治療方法
取1.5寸針灸針垂直刺入患者的患側三陰交穴1.2寸,得氣後再行重插輕提的補法,針尖部略朝向足跟部,使針感達到最大強度,以人所能耐受為度,此時患者自覺有一股向足跟部的沖脹感,針法持續(xù)1min後留針20min,每日1次,5次為一療程,休息2d再行第2次療程。治療期間患者最好適當休息,少負重走路,互相配合效果更佳。
3 療效觀察
痊癒:臨床癥狀完全消失,隨訪3個月無復發(fā)。好轉:足跟部疼痛明顯好轉,唯走長路後尚覺有輕度疼痛。無效:針刺2個月後無明顯改觀。
4 結果
25例中痊癒18例,好轉5例,無效2例,療程最短2次,最長2個療程,有效率92%,痊癒率為72%。
5 典型病例
患者,女,60歲,退休幹部,患間斷性右足跟痛3年有餘,最近3個月明顯加重,晨起疼痛尤甚,稍活活動後雖略有緩解,但休息後站立時疼痛復發(fā),走路過長則跟不履地,嚴重時累及右下肢酸痛無力,先後曾在某醫(yī)院採用過封閉療法,曾口服壯腰健腎丸、壯骨關節(jié)丸等2個月無效,而來本科求治。查:右跟下廣泛疼痛,尤以正中偏前內(nèi)側有硬結節(jié)可捫及,且壓痛最為明顯,無明顯囊性感,X光平片雙跟骨對照位示雙跟骨跖肌腱起點處明顯鉤狀骨質(zhì)增生。根據(jù)《中醫(yī)骨傷科學》診斷標準診為右跖肌腱起點筋膜炎及腎虛性跟痛癥。經(jīng)本法治療,1次後右下肢酸痛減輕,足跟痛亦去之若半。3次後諸癥消失,數(shù)月後偶遇之喜稱“再未犯病”。
6 體會
跟下痛,現(xiàn)代醫(yī)學認為多因慢性勞損及退行性所致跟部周圍軟組織的一種慢性炎性反應,對此治療方法頗多,例如局部封閉法、捶擊法,均有一定療效。筆者根據(jù)中醫(yī)學“肝主筋”、“腎主骨”、“乙癸同源”的辨癥原則,認為此癥屬肝腎不足,腎精虧損、筋失濡養(yǎng)、骨髓失充,治之當以填精益髓、滋補肝腎。三陰交乃肝、脾、腎三陰經(jīng)在下肢交會之所,經(jīng)氣匯通之處,針刺三陰交“補可扶弱”、“精血互生”,骨健筋強自無虞恙。一穴治病乍看極易,但針刺手法之運用至關重要。正如《靈樞》云:“氣至病所……”,“凡刺之要,氣至而有效”。
本法對跟下型效果好,其他型不甚理想,其原因尚待進一步探討。
(收稿日期:2002-06-11)
摘自《中國中醫(yī)藥信息雜誌2002年12月 第9卷 第12期》
-----------何不太溪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