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珍國醫(yī)國藥 2000年第3期第11卷 文獻(xiàn)綜述
作者:甄永梅 楊虎
單位:甄永梅(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炮兵總醫(yī)院,北京 100088);楊虎(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炮兵總醫(yī)院,北京 100088)
關(guān)鍵詞:
半夏瀉心湯;臨床應(yīng)用
提要 對近4年來
半夏瀉心湯臨床治療綜述了腸易激綜合征、胃炎、慢性萎縮性胃炎、糜爛性胃炎、返流性胃炎、慢性非特異性
潰瘍性結(jié)腸炎、非潰瘍性消化不良、慢活肝轉(zhuǎn)氨酶異常、重證惡阻、
肺炎、口瘡及小兒
黃疸、
乳蛾、頓咳等概況進(jìn)行了綜述。
中圖分類號:R289.5 文獻(xiàn)標(biāo)識碼:B 文章編號:1008-0805(2000)03-0275-01
半夏瀉心湯出自張仲景的《
傷寒論》,為治痞證要方。其方功用苦辛通降,開結(jié)散痞,調(diào)和腸胃;是臨床治療脾虛濕熱型“心下痞”“
胃脘痛”等消化道疾患的主要方劑之一。近年來該方的臨床應(yīng)用更為廣泛,F(xiàn)將臨床應(yīng)用概況綜述如下。
1 腸易激綜合征
陳新開[1]用半夏瀉心湯治腸易激綜合征52例。以制半夏10 g,
黃連3.5 g,
黃芩10 g,炮
姜10 g,
黨參20 g,
甘草3 g,
陳皮10 g 為主方,大便粘液增多者加
馬齒莧30 g;脾虛癥狀較重者加焦
白術(shù)10~20 g,
茯苓10 g;有輕度里急后重者或有氣滯證者加
木香10 g,
大腹皮20 g,
萊菔子5~10 g。1劑/d,15 d 為1療程。52例患者服藥時間最短10 d,最長30 d,痊愈38例,好轉(zhuǎn)11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94.3%。
2 胃炎
曾福海[2]用黨參20 g,半夏10 g,黃連7 g,黃芩9 g,
干姜9 g,白術(shù)12 g,陳皮10 g,
川樸10 g,
枳實10 g,
云苓15 g,
炙草6 g,
大棗3枚。治療胃炎療效頗佳。
3 慢性萎縮性胃炎
麥燕芳[3]用本方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以半夏9 g,黃芩9 g,
柴胡9 g,黨參12 g,茯苓12 g,
炙甘草6 g,黃連6 g,干姜6 g,
白芍15 g,
丹參15 g,
香櫞9 g,大棗6 g為主方,脾
胃氣虛為主者加白術(shù)9 g,
黃芪15 g;肝氣郁滯為主者加
川楝子9 g,
郁金9 g;
胃熱者加
薏苡仁9 g,
虎杖9 g;胃陰不足加
天花粉9 g,
麥冬9 g。1劑/d,分2次服,3個月為1療程,可連服1~3個療程。結(jié)果治愈15例,有效23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5.24%。曾福海[2]用本方加減法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其組方為:黨參18 g,黃芪15 g,黃連5 g,半夏10 g,白術(shù)15 g,云苓15 g,陳皮10 g,
香附10 g,干姜6 g,枳實9 g,白芍15 g,郁金10 g,川楝子10 g,
蒲黃10 g,
五靈脂10 g,焦三仙9 g,炙草6 g。取得滿意療效。
4 糜爛性胃炎
曾福海[2]用本方加減治療糜爛性胃炎。組方為:黨參20 g,半夏10 g,黃連10 g,黃芩5 g,陳皮10 g,
蒲公英30 g,香附10 g,云苓15 g,白芍12 g,枳實10 g,川楝子10 g,郁金10 g,炙草6 g。療效頗佳。
5 返流性胃炎
張盈春[4]用本方治療返流性胃炎36例。以半夏12 g,
人參10 g,黃連12 g,黃芩12 g,干姜12 g,
吳茱萸6 g,
代赭石30 g,甘草6 g,大棗3枚,
生姜3片為主方,胃中
嘈雜、燒心嚴(yán)重者加煅瓦楞15 g,
烏賊骨12 g;口干渴加
玉竹、
沙參各20 g;大
便秘結(jié)加
大黃10~15 g;心胸?zé)崦黠@者加
梔子12 g,
薄荷6 g。經(jīng)胃鏡及胃粘膜活檢,治愈9例,好轉(zhuǎn)23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88.9%。
6 慢性非
特異性潰瘍性結(jié)腸炎 張國梁[5]用本方治療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jié)腸炎32例,其組方為:黨參,黃芩,制半夏各9 g,干姜3~6 g,制大黃3 g,黃連,炙甘草各6 g,1劑/d,水煎分2次服,20 d 為1療程,每療程間歇3~5 d,連用2~3療程。其中17例患者治愈,顯效8例,有效7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96.9%( P<0.01)。
7 非潰瘍性消化不良
林則杰[6]用本方加減治療非特性消化不良60例。以法半夏,黃芩,干姜,石
菖蒲,
地榆,白芍,黨參各10 g,黃連5 g,甘草3 g 為主方,反胃者加
沉香,
砂仁各5 g;噯氣者加
海螵蛸,浙
貝母各10 g;
嘔吐者加川
厚樸,枳實各10 g。臨床觀察,療效顯著。
8 慢活肝轉(zhuǎn)氨酶異常
李平[7]用本方加減治療慢活肝轉(zhuǎn)氨酶持續(xù)異常81例。以法半夏,黃芩,干姜,
蒼術(shù)各10 g,云茯苓,
茵陳,黨參各15 g;黃連8 g,炙甘草6 g 為主方。隨證加減:口苦咽干,尿黃舌苔黃膩加
山梔 ,
車前子;納呆,腹脹加厚樸,
雞內(nèi)金;五心煩熱,舌口少苔,腰膝酸軟加
生地,
枸杞子,麥冬;脅肋疼加
延胡索、制香附。1劑/d,分2次服。1個月為1療程,3個月內(nèi)谷丙轉(zhuǎn)氨酶復(fù)常,臨床證狀消失,其中41例治愈,19例好轉(zhuǎn),谷丙轉(zhuǎn)氨酶下降30%,16例無效。
9 重證惡阻
姚秀琴[8]用本方加砂仁9 g,陳皮6 g,川
續(xù)斷、炒
杜仲各15 g,
柿蒂7個治療重證惡阻。1劑/d,寒重者減黃芩、黃連同量,加吳茱萸、生姜;熱重者去干姜加生姜2 g;嘔吐痰涎者加茯苓。36例患者,服藥3劑治愈12例,服藥6劑治愈15例,服藥7劑治愈9例,總有效率達(dá)100%。
10 肺炎
曾廣琥[9]用
四逆散合半夏瀉心湯采用兩方合用,宜郁泄熱治肺炎,還利用此方泄郁開痞治胃病,利膽泄熱治膽病,都取得了滿意療效。
11 復(fù)發(fā)性口腔潰瘍
吳邁青[10]用半夏瀉心湯治療復(fù)發(fā)性口腔潰瘍療效頗佳,其組方為:法半夏10 g,干姜6 g,黃連5 g,炒黃芩10 g,潞黨參12 g,炙甘草5 g,淮
山藥20 g,大棗5枚。朱躍民[11]以本方合
四物湯和
全蝎為主治療復(fù)發(fā)性口瘡,療效顯著。
12 兒科方面應(yīng)用
趙登科[12]用本方治療小兒黃疸、乳蛾、頓咳療效顯著。
12.1 黃疸:其組方為半夏6 g,茯苓10 g,黃芩4 g,黃連3 g,黨參6 g,炒白芍10 g,干姜3 g,
白蔻6 g,砂仁6 g,茵陳10 g,大棗2枚。服藥5劑,15 d 黃疸消失。
12.2 乳蛾:其組方為半夏3 g,雞內(nèi)金6 g,
山楂3 g,黃芩3 g,黃連3 g,黨參3 g,蒲公英3 g,
桔梗5 g,
山豆根3 g。2劑后大便調(diào)和,咽痛減輕,飲食增加,繼予上方5劑諸癥皆除。
12.3 頓咳:其組方為半夏6 g,炙
麻黃2 g,陳皮6 g,白術(shù)6 g,黃芪8 g,茯苓6 g,
百部6 g,干姜6 g,黃連3 g,木香4 g,砂仁6 g,炙
桑葉6 g。連服3劑嘔吐漸止,飲食增加,咳減轉(zhuǎn)。再用此方增減調(diào)治,旬日而愈。
13 其它
半夏瀉心湯除治以上病證外,據(jù)報道臨床還用于治療
頭痛、
眩暈、
失眠、
心悸、
高血壓、病毒性
心肌炎、急性
食管炎、胰頭腫瘤、經(jīng)前眩暈證[13]、黃帶[14]等多種病證,且用于管癌化療中減毒作用[15]。
14 小結(jié)
綜上所述,近年來半夏瀉心湯臨床應(yīng)用更為廣泛,并且超出了原來主治范圍。但目前尚未見從該方中尋找有效單體或探索該方中起主要作用的藥物成分的報道。為促進(jìn)古方新用,對其中藥機(jī)理作用確有深入探索的必要。
作者簡介:甄永梅(1970-),女(漢族),吉林省長春市人,現(xiàn)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炮兵總醫(yī)院藥劑師.
參考文獻(xiàn):
[1]陳新開.半夏瀉心湯治腸易激綜合征52例[J].河南中醫(yī)藥學(xué)刊,1996,15(3)∶107
。2]曾福海.
半夏瀉心湯加減治療胃炎的經(jīng)驗[J].
陜西中醫(yī)學(xué)院學(xué)報,1996,19(3)∶15
[3]麥燕芳.半夏瀉心湯加味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42例[J].山西中醫(yī)雜志,1997,13(6)∶13
。4]張盈春.半夏瀉心湯加減治療返流性胃炎36例[J].河南中醫(yī)雜志,1996,16(2)∶16
。5]張國梁.半夏瀉心湯治療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jié)腸炎32例[J].新中醫(yī)雜志,1997,29(6)∶14
。6]林則杰.半夏瀉心湯加減治療非潰瘍性消化不良60例[J].新中醫(yī)雜志,1996,28(1)∶51
[7]李 平,梁 勇.半夏瀉心湯加減治療慢活肝轉(zhuǎn)氨酶持續(xù)異常[J].新中醫(yī),1996,28(10)∶49
。8]姚秀琴.半夏瀉心湯加味治療重證惡阻[J].山東中醫(yī),1997,16(9)∶405
[9]曾廣琥.四逆散合半夏瀉心湯臨床應(yīng)用體會[J].四川中醫(yī),1998,16(3)∶55~56
。10]吳邁青.半夏瀉心湯臨證治驗舉隅[J].江蘇中醫(yī),1996,1(9)∶31
。11]朱躍民.半夏瀉心湯合四物湯和全蝎為主治療復(fù)發(fā)性口瘡[J].寧夏醫(yī)學(xué),1998,20(2)∶138
。12]趙登科.半夏瀉心湯兒科運(yùn)用舉隅[J].江蘇中醫(yī),1998,19(9)∶42
。13]賈玉梅.半夏瀉心湯臨床應(yīng)用與研究概況[J].河南中醫(yī)藥學(xué)刊,1995,10(4)∶16~18
[14]宋先仁.半夏瀉心湯治療黃疸[J].新中醫(yī),1996,28(10)∶19~20
。15]趙國華.半夏瀉心湯在
食管癌化療中減毒作用的臨床觀察[J].四川中醫(yī),1998,16(3)∶55~56
本文來自:大眾醫(yī)藥網(wǎng)
http://www。51qe。cn/pic/30/15/15/18/14/03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