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實在是一個讓我非常
頭痛的問題,因為產后三個月得了中滲,全名中心滲出性視
網膜炎,救助西醫(yī)只能做激光靶向手術,我不太愿意采取這種治療方法,只能轉投中醫(yī)。
發(fā)病在08年8月,產后三個多月,由于母乳喂養(yǎng),孩子晚上一直我在帶,休息不好,而且經常看書,上網查資料,可能用眼過度,再說我懷孕以前的身體狀況,從小到大體重沒有超過90斤,157CM,大毛病沒有,小毛病不斷,常年
便秘,整天都不知道喝水,有將近十年的
神經性皮炎的病史(但皮炎在懷孕時全部消失,在鎖骨右上方脖子處起了一個
黑豆大的瘤子,快生孩子時最大,又黑又亮,但產后自己就消了,皮炎又復發(fā)),以前不懂,估計激素類的藥物沒少用,記得98年我18歲時一位中醫(yī)號脈告訴我腎虛,自己并沒有在意,倒是從初中開始就有
白發(fā),發(fā)黃易分岔。
產后開始一直反復上火,流過鼻血,上下牙都痛過,耳根也痛過,嗓子痛,反正基本上都是這個不痛那個痛,沒消停過,一直都沒有吃藥治療。發(fā)病時還伴有兩種癥狀,雙手手心發(fā)癢,起小水泡,擠出為透明色液體,干后退皮;另外左腳腳心(涌泉穴內側位置)皮膚發(fā)癢,后來變成周長為一寸大的皮損,抓后有干皮。這兩種癥狀在09年初的時候也發(fā)生過一次,當時是雙手情況和上次一樣,左腳底前掌著力點(涌泉穴左上方)有大赤豆大的皮損。現在基本上都已經恢復正常,但皮損部皮膚略厚。手上的病變自自己感覺對洗衣粉過敏,再沒用洗衣粉手洗過衣服就沒事。
從今年年初開始在本地一位挺有名氣的中醫(yī)那里調理身體,初診,告之病情,大夫說我
氣血虛,血液到不了頭上,不能滋潤眼睛才導致問題出現,斷斷續(xù)續(xù)吃了半年的藥,大便由開始的吃藥就好,不吃就不正常,到后來停藥也能正常,但三個月之后又開始了。那個大夫的藥偏甜,藥在六七味的樣子,多是
枸杞(最多時用過50克每副),巴齊天,
黨參,
熟地之類的藥物,后面兩味是我憑印象記得,前面兩味基本上次次都有。
后來我又找過一些藥店的坐堂中醫(yī),有人說我
陰虛火旺,需要補腎涼血;有人說我肝
腎陰虛。本月7日,專程去了
上海中醫(yī)藥大學*大夫那里看眼,醫(yī)生說是由于黃斑結構不好造成的,病歷實在不好看,寫的好象脈細數,舌前質紅,后面的看不清了,反正當時的情況舌紅苔厚,上面還有紅點。開方如下:
2009年12月7日:
生
地黃 12G
當歸 12G
玄參 12G
金銀花 12G
蒲公英 30G
甘草 6G
薏苡仁 15G 軟
滑石 15G
豬苓 12G
白
茯苓 12G
澤瀉 12G 制
大黃 9G
楮實子 12G 復盆子 12G
雞內金 9G
瓦楞子 15G
黃芪 12G
開了14付,藥很苦,由于前7副是機器煎的,服后大便色黃質軟成條狀,因為是小藥店抓的,而且擔心機器煎不如自己煎,在服藥四付之后改同仁堂的藥,由于瓦楞子要先煎30分鐘,再加泡好的草藥和布包的軟滑石同煎,七付藥沒煎完,煎壞了三只沙鍋。自煎藥服后有時候大便發(fā)黑,有時色黃,基本上很散,一次由于服藥后沒穿襪子,三十分鐘內開始
腹痛腹瀉,一次是服了涼藥,
咳嗽了半天,感覺自從8號回來服藥后,早晨起床后嗓子眼里痰多,不易咳出,咳出有白色粘痰也有略黃的。睡眠情況不好,因為老公最近忙得都是后半夜才下班,自己也休息不好。本周五戴鏡復查視力,依舊是0.15。
我現在很迷茫,基本上所有的人都說我太虛了,不能再用涼藥太傷精,可這位名醫(yī)開的苦藥多是寒涼之藥,明天親戚幫我過去換方子,不知道情況如何。
真不知道該怎么辦好,請大家給個建議吧,先謝謝~
-----------書名: 《證治準繩·雜病》
章節(jié): 第七冊·七竅門上 目昏
內容: 【視瞻昏眇證】謂目內外別無證候,但自視昏眇蒙昧不清也。有神勞,有血少,有元氣弱,有元精虧而昏眇者,致害不一。若人年五十以外而昏者,雖治不復光明。蓋時猶月之過望,天真日衰,自然日漸光謝,不知一元還返之道,雖有妙藥,不能挽回,故曰不復愈矣。此專言平人視昏,非因目病昏眇之比。各有其因,又當分別。凡目病外障而昏者,由障遮之故。欲成內障而昏者,細視瞳內亦有氣色。若有障治愈后昏眇者,因障遮久,滯澀其氣,故光隱 ,當培其本而光自發(fā)。有目病漸發(fā)漸生,痛損經絡,血液澀少,故光華虧耗而昏。有因目病治失其中,寒熱過傷,及開導針烙炮炙失當,當而失中,傷其血氣,耗其光華而昏者。以上皆宜培養(yǎng)根本,乘其初時而治之。久則氣脈定,雖治不愈。若目在痛時而昏者,此因氣塞火壅,絡不和暢而光澀,譬之煙不得透,火反不明。如目暴痛,愈后尚昏者,血未充足,氣未和暢也。宜謹慎保養(yǎng),以免后患。若目病愈久而昏眇不醒者,必因六欲七情、五味四氣、瞻視哭泣等故,有傷目中氣血精液脈絡也。早宜調治。久則,雖治亦不愈矣。若人年未五十,目又無痛赤內障之病,及斫喪精元之過,而視昏眇無精彩者,其人不壽。凡人年在富強,而多喪真損元,竭視苦思,勞形縱味,久患頭風,素多哭泣,婦女經產損血者,目內外別無證候,只是昏,月復月而年復年,非青
盲則內障來矣。
我覺得后面一句的成因好象比較符合我的情況“凡人年在富強,而多喪真損元,竭視苦思,勞形縱味,久患頭風,素多哭泣,婦女經產損血者,目內外別無證候,只是昏,月復月而年復年,非青盲則內障來矣”
-----------由于本病病因不明,現代醫(yī)學多應用激光光凝對癥治療,但如傷及黃斑中心凹則視力預后很差。本病因其自覺癥狀為視物昏?、視物變形及眼前暗影,屬中醫(yī)“視瞻昏渺、視直如曲”范疇!蹲C治準繩·七竅門》中將前者歸屬于目昏花、后者歸屬于目妄見范圍。書中謂視瞻昏渺:“目內外別無證候,但自覺昏渺,蒙昧不清也!惫湃苏J為本病主要是由神勞、血少、元虛、精虧等所致,故治療強調補虛培本。鄒教授經數十載臨床實踐,認為內眼病變多種多樣,有虛有實,應結合全身辨證,不可一味從虛論治。在臨床治療此病的過程中,鄒教授采用和營清熱、利濕化痰的治療方法,獲得了良好的療效,現總結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例1,患者,男,45歲。2004年2月2日初診。主訴:右眼正中黑影遮擋,視物模糊伴視物變小一年半,經外院檢查診斷為右眼
中心性滲出性脈絡膜視網膜炎,經治療效不佳?滔:右眼視力0.5,眼前節(jié)(-),黃斑區(qū)有灰白色圓形滲出
水腫,黃斑中心反光未見。脈細,苔薄。證屬濕濁上泛;治以和營健脾,活血利水化痰。處方:
生地12g,當歸12g,玄參12g,銀花12g,蒲公英30g,
白術9g,
陳皮9g,制
半夏9g,白
僵蠶12g,豬茯苓各12g,
車前子14g,
丹參12g,
赤芍12g,
雞血藤15g,
仙靈脾12g,
藁本12g。2004年3月1日復診:右眼視力0.8,黃斑區(qū)水腫滲出不甚,脈細,苔薄;治以和營活血健脾。處方:生地12g,當歸12g,玄參12g,銀花12g,蒲公英30g,甘草6g,白術9g,陳皮9g,
白僵蠶12g,豬茯苓各12g,丹參12g,赤芍12g,
薏苡仁15g,滑石15g,石
菖蒲10g,川
桂枝6g。2004年3月15日復診:主訴右眼正中黑影變淡,仍感視物變小,右眼視力0.8,黃斑區(qū)輕度水腫,中心反光未見,且有充血。處方:生地12g,當歸12g,玄參12g,銀花12g,蒲公英30g,白術9g,陳皮9g,
葫蘆巴12g,豬茯苓各12g,丹參12g,薏苡仁15g,滑石15g,
川斷12g,
楮實子12g,
白及9g。2004年5月18日復診:自覺右眼前黑影明顯變淡,視物變小已瘥,查VoD0.8+,黃斑中心反光隱約可見,仍見少量滲出;治以健脾利水,活血化痰。處方:薏苡仁15g,滑石15g,白術9g,陳皮9g,制半夏9g,白僵蠶10g,
牡蠣30g,
石菖蒲10g,
赤小豆15g,川桂枝6g,丹參12g,
毛冬青12g,蒲公英30g,仙靈脾12g,
枸杞子12g,F患者仍口服中藥治療,以鞏固療效。上方均水煎服,日1劑。
按:濕熱內蘊,熏蒸清竅,或痰濕化熱,上泛目內,引起脈絡膜視網膜水腫、滲出等病變,視物不清,眼見黑花。病變位于黃斑區(qū),則眼前正中出現暗影,視物變形,視力下降。 濕熱痰濁上蒙清竅,熏蒸目竅脈道,熱逼津液營血外滲,血不利則為水,引起黃斑區(qū)水腫、滲出、充血,故證屬濕熱痰瘀;治以和營清熱,健脾利水化痰;方用
四妙勇安湯加減。四妙勇安湯功效在于清熱活血,再佐以陳皮、白術、豬茯苓、車前子、薏苡仁、滑石等健脾利水化痰。
例2,患者,女,45歲。2004年4月27日初診。主訴:雙眼視物模糊,左眼前有黑影且視物變形。眼科檢查:右眼視力1.0,左眼視力0.6,雙眼黃斑區(qū)有滲出水腫,脈細,苔薄;診斷為雙眼中滲;治以利濕化濁,健脾化痰。處方:薏苡仁15g,滑石15g,白術9g,陳皮9g,豬茯苓各12g,車前子14g,生地12g,當歸12g,川
石斛12g,
麥冬12g,枸杞子12g,
黃精12g,
桑椹子12g,黃芪15g,
巴戟肉12g,14劑。2004年5月18日二診:雙眼視力1.0,雙眼黃斑區(qū)有滲出,水腫不著,脈細數,苔薄。處方:薏苡仁15g,滑石15g,白術9g,陳皮9g,制半夏9g,丹參12g,
莪術12g,
夏枯草12g,白僵蠶12g,
柴胡6g,當歸12g,
白芍12g,
炙甘草6g,毛冬青15g,生黃芪15g,14劑。2004年6月7日三診:雙眼視力1.2,脈細,苔薄。處方:薏苡仁15g,滑石15g,白術9g,陳皮9g,制半夏9g,茯苓12g,車前子14g,澤瀉12g,川桂枝6g,白僵蠶12g,石菖蒲10g,赤芍12g,丹參12g,白及9g,毛冬青12g,14劑。2004年6月22日四診:左眼視物變小較前明顯改善,眼前黑影變淡,右眼視力1.5,左眼視力1.2,雙眼黃斑區(qū)仍見少量滲出,夜寐欠安。處方:薏苡仁15g,滑石15g,白術9g,川桂枝6g,澤瀉12g,豬茯苓各12g,
葫蘆巴12g,毛冬青15g,
葛根12g,片
姜黃12g,川斷12g,
夜交藤30g,
五味子9g,石菖蒲10g,莪術12g,14劑。上方均水煎服,日1劑。以后服藥至今,未復發(fā)。
按:黃斑屬脾,脾主運化,喜燥惡濕,若運化失司,津液不得敷布,則濕從內生,聚濕成痰,痰濕滯于眼底,引起黃斑區(qū)水腫、滲出,故證屬濕濁上泛,因系濕邪致病,故病程纏綿;治以利濕化濁,健脾祛痰;方用
三仁湯加減。三仁湯功效在于運脾利濕化痰,藥用薏苡仁、滑石利濕退水腫為主藥;兼用陳皮、白術、制半夏、白僵蠶等健脾化痰;豬茯苓、車前子、澤瀉、赤芍、丹參等活血利水;石菖蒲利濕化痰通竅。
這是專家的學生的一篇論文,不知道有沒有參考價值
-----------那方子似乎很爛,人會越喝越糟
-----------第一個方子我已經服了十副,新方子開出來了,
柴胡 6克 當歸 12克 白芍 12克
炙甘草 6克 桂枝 6克 豬苓 12克
白茯苓 12克 車前子15克
白果 6克
白前 6克 僵蠶 12克
萊菔子 9克
半夏 9克 枸杞子 12克 片
姜黃 9克
桑椹12克 藥袋 1只